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2_amino_3_hydroxymethylpyridine,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chemical synthesis. The invention adopts 2_aminopyridine and tervaloyl chloride as the initial reactants, and produces the intermediate 2_tervalylamide pyridine under the action of triethylamine. The intermediate product is dehydrogenated by n-butyllithium, formaldehyde by dimethylformamide is added, and then reduced by sodium borohydride to obtain the target product 2_aminopyridine_3_hydroxymethylpyridine. The raw material used is low cost, simple operation, short synthesis process,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high yield,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industrial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氨基-3-羟甲基吡啶的一种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化学合成
,具体涉及2-氨基-3-羟甲基吡啶的一种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自20世纪60年代初发现第一个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酮酸”以来,喹诺酮类药物已发展为一类品种繁多的抗感染药物。喹诺酮类药物分为四代,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是第三代,比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等抗生素。该类抗生素具有宽广的抗菌谱,对革兰氏阴性菌有很强的效力,对动物及人体产生低毒性,且对细菌DNA合成具有抑制特异性。而2-氨基-3-羟甲基吡啶作为合成萘啶酮类化合物最重要的中间体,合成方法有很多种。AllenA.Thomas等人在文献“Bioorganic&MedicinalChemistryLetters,2008,18,2206-2210”中报道了4步反应法制备2-氨基-3-羟甲基吡啶目标产物。工艺合成路线为:此合成工艺有明显的不足之处:1.第一步主原料价格较贵,且产生大量的酸水,危害环境;2.第二步反应温度过高,对反应设备要求高,在工业生产中很难达到要求;3.生产工艺复杂,产品收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 ...
【技术保护点】
1.2‑氨基‑3‑羟甲基吡啶的一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合成路线为:
【技术特征摘要】
1.2-氨基-3-羟甲基吡啶的一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合成路线为: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常温下,将2-氨基吡啶和三乙胺加入到有机溶剂中,降温至10-20℃,缓慢滴加特戊酰氯,待滴加完毕,升温至20-25℃反应2-3h,待反应结束,淬灭、分离、纯化得到2-特戊酰胺基吡啶;S2.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S1得到的2-特戊酰胺基吡啶于常温下溶于有机溶剂中,降温至-70℃--80℃,缓慢滴加正丁基锂,待滴加完毕,控温在-70℃--80℃,反应2-3h。待体系原料剩余<8%时,缓慢滴加DMF,滴加完毕,自然回温到10-20℃继续反应2-3h;待检测体系原料剩余<8%时,淬灭反应,分离、纯化得到2-特戊酰胺基-3-吡啶甲醛;S3.常温下,将步骤S2得到的2-特戊酰胺基-3-吡啶甲醛溶于有机溶剂中,降温至0-10℃,分批加入硼氢化钠固体,加料完毕后,回温至15-30℃反应1-2h,待反应完全,再次将体系降温至0-10℃,缓慢滴加质量浓度为40%的碱性水溶液,滴加完毕,升温至70-90℃反应1-2h;反应结束,降温至10-20℃,用酸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至7.5-8.5,萃取、分离、纯化得到2-氨基-3-羟甲基吡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2-氨基-3-羟甲基吡啶的一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氯仿和二氯乙烷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二氯甲烷;所述步骤S2中所述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乙醚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四氢呋喃;所述步骤S3中所述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醇和甲醇中的至少一种,优选无水乙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2-氨基-3-羟甲基吡啶的一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建业,李宏强,郭鹏,
申请(专利权)人:爱斯特成都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