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式浮动夹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0380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臂式浮动夹紧装置,具有一个纵向端制有圆柱夹柄的轴套装夹器,轴套装夹器制有L形截面的台阶面,其上制有U形开口矩形槽,U形封闭端设有穿过矩形槽连接两个相向对称的浮动夹臂的矩形头的螺杆,将两个相向对称的浮动夹臂活动连接在矩形槽的U形封闭端,两个浮动夹臂紧贴于两侧槽壁垂直面,从U形开口伸出,两个定位销从轴套装夹器两侧槽的围体上,分别穿过两个浮动夹臂外侧臂体上的凸耳孔,将浮动夹臂固定在轴套装夹器的两侧壁槽内,浮动夹臂前端制有通过转销(4)连接的弯头夹持爪,形成在螺杆控制下张合对夹细长杆工件的对夹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目前细长杆件的加工难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Arm floating clamp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rm-type floating clamping device, which has a shaft sleeve clamper with a cylindrical clamping handle at the longitudinal end, a step surface with L-shaped cross section, a U-shaped open rectangular groove on the shaft sleeve clamper, and a screw with a rectangular head connecting two opposite symmetrical floating clamping arms through a rectangular groove at the U-shaped closed end. Two opposite symmetrical floating clamp arms are movably connected to the U-shaped closed end of the rectangular groove. The two floating clamp arms stick to the vertical surface of the groove wall on both sides and extend from the U-shaped opening. The two locating pins pass through the convex ear holes on the outer arm body of the two floating clamp arms respectively and fix the floating clamp arm on the shaft sleeve. In the two side wall grooves of the clamp, the front end of the floating clamp arm is provided with an elbow clamping claw connected by a pin (4), and a pair of clamping arms are formed to tense and clamp the slender rod workpiece under the control of a screw.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ffective solution for the processing problems of the slender rod at pres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臂式浮动夹紧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主要用于装夹细长杆部位的浮动夹紧装置,尤其是在工件加工无法有效夹持,长度L与直径d之比≥25的细长杆零件。
技术介绍
细长轴车削在机械加工中较为常见,由于其刚性差,加工难度较大。在生产制造中,常出现对细长杆部位的加工,加工时,由于涉及到基准要素等因素,往往这部分细长杆不能被直接夹持加工,即使能够直接夹持,也没有效的装夹部位用以提升被加工部位的刚性。细长杆的车削加工极易产生弯曲、鼓形、棱带和锥度。减小刀具与工件间的相对振动就成为细长杆车削加工中的主要难题。装夹细长轴,其刚性较差,细长轴弯曲变形较大,而且容易产生振动.长度L与直径d之比≥25细长杆的零件与一般的轴类零件相比,细长杆零件存在工件细长、刚度差及受热影响变形较大的特点。装夹细长轴刚性较差,细长轴弯曲变形较大,而且容易产生振动,这给车削加工带来很大的困难,不容易获得良好的几何精度。普通车床加工细长杆件的生产效率不高,但废品率却较高。主要原因是由于细长杆件的长径比大,刚度小,在加工时受切削力、装夹力和切削热等因素影响,极易导致弯曲变形,致使细长杆件在加工后出现波纹、锥度、多棱、竹节、圆柱度差和弯曲等加工缺陷;同时细长杆件的弯曲变形还会引起工艺系统的振动,进而降低工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在某些严重情况下还会造成打刀,导致最终无法加工。目前,细长杆件主要是采用普通车床加工,因而装夹方式对细长杆件的加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用的装夹方式有如下3种。1)卡盘和顶尖夹持。该种装夹方式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的细长杆件加工。2)卡盘、顶尖和跟刀架夹持。该种装夹方式可加工较长的细长杆,但对于较细的细长杆件,调节困难。3)卡盘和拉力尾座夹持。常规的装夹方法是用普通车床上的三爪卡盘和顶尖将细长杆零件刚性夹紧。在车削过程中,细长杆零件由于切削力、切削热及自重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形无法调整,切削过程中这种变形的不断积累,必然导致细长杆零件产生严重的弯曲变形。常规车削方法是将细长杆零件装夹于车床主轴箱的三爪自定心卡盘和尾座的顶尖之间,然后在中心架、跟刀架的配合下,采用正向切削法用标准刀具进行车削。由于细长杆零件刚性装夹于三爪自定心卡盘上,无法消除切削产生的轴向分力,这就使细长杆零件受压而产生弯曲变形。由于细长杆零件本身结构的特点以及加工工艺的原因,车削完成的细长杆零件有较大的弯曲变形。为了使零件达到图样要求的精度,需要增加校直工序,零件精度要求越高,校直的次数越多。尽管经过了校直工序,有些细长杆零件还是因为不能满足图样要求而报废。根据细长杆车削的特点,人们设计出了一些专用跟刀架,较典型的有磁力跟刀架、加磁车刀、动轴承跟刀架等。磁力跟刀架相当于在车刀两侧各设置一副磁性吸附装置,用该装置所产生的径向吸附力来抵消刀具给工件的径向力。其不足之处是免温度过高会导致失磁,需要考虑使永磁材料的散热问题,对直径过小的轴和无磁性材料行不通。加磁车刀由套在刀杆上的励磁线圈产生磁场,刀杆本身在车削时实际上为一带磁体,削时磁场通过刀具,除工件偏心自重产生的不利影响外,刀具沿工件径向施加的切削力F也是构成振动的主要因素。其不足是磁达场也会吸引切屑,使一部分切屑粘在刀具前端(粘屑)。而且需要在车床上安装电子仪器、仪表,十分不便,也影响工人操作,还需要另配供电电源。工件在振动的同时也在作回转运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振动都会增大加工误差。常规的动轴承跟刀架架结构为2个支承爪结构,上面1个,后面1个。细长杆零件由于没有对称的平衡力夹紧,在车削过程中,由于本身的重力及不可避免的弯曲,会因离心力瞬时离开或接触支承爪而产生振动,从而不能保证细长杆零件加工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细长杆类零件杆件的长径比大,切削加工中的振动,严重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缩短刀具和机床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使用、调整更方便的浮动夹紧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臂式浮动夹紧装置,具有一个纵向端制有圆柱夹柄的轴套装夹器,其特征在于:轴套装夹器的轴向方向制有L形截面的台阶面,台阶面上制有向下投影的U形开口矩形槽,U形封闭端设有穿过所述矩形槽连接两个相向对称的浮动夹臂矩形头的螺杆,螺杆径向通过U形封闭端,将两个相向对称的浮动夹臂活动连接在所述矩形槽的U形封闭端,两个浮动夹臂紧贴于所述矩形槽两侧槽壁垂直面,从U形开口伸出,两个定位销从轴套装夹器两侧槽的围体上,分别穿过两个浮动夹臂外侧臂体上的凸耳孔,将浮动夹臂固定在轴套装夹器的两侧壁槽内,浮动夹臂前端制有通过转销连接的弯头夹持爪,形成在螺杆控制下张合对夹细长杆工件的对夹臂。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双臂浮动夹对称夹持夹细长杆工件,以夹持臂中部凸耳作支点,利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杠杆原理,形成刚性封闭环状态进行浮动夹紧。夹持臂一端夹持工件细长杆件的末端进行夹紧,能起到良好的浮动夹紧效果,有效提升被加工部位的刚性,增加了杆件刚度,保证切削过程的平稳,防止细长杆件加工部位在切削过程中因离心力的作用而引起的甩动,避免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直线度的变化;二是起到夹持零件的作用,另一端用于调整浮动夹紧力的双臂,调整螺杆松紧程度达到被加工零件的浮动夹紧,使刀具与工件夹持部位一直保持最小距离,避免了由于径向切削力所引起的工件弯曲变形,是保证细长杆件加工精度的根本要素,这一特点与其他数控车床及普通车床之间最大的区别。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控制细长杆零件在车削过程中的变形,从而减小或避免细长杆零件的弯曲变形。在加工细长杆件方面具有普通车床无可比拟的优点,不但零件精度可以得到稳定保证,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为目前细长杆件的加工难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技术在浮动夹臂前端通过转销连接的弯头夹持爪,形成对夹细长杆工件的对夹臂,螺杆通过上述矩形槽对端螺纹孔,将围绕定位销转动的浮动夹臂,同步向细长杆工件杆部向心收拢,夹紧细长杆零件时,弯头夹持爪产生夹紧力,形成一个定心装夹细长杆工件的刚性封闭刚体,通过相关构件的移动、同步锁紧,达到对被加工产品的有效夹紧。这种装夹方法可使车削稳定,避免振动,减小细长轴车削时的鼓形误差,可有效改善传统装夹方式中存在的弊端,保证工件稳定,避免了工件的弯曲变形。与传统的加工方法相比较,可以极大地提高细长杆件的加工效率。夹紧时,本装置可形成一个针对悬臂式细长杆类零件刚性提升固定的刚性封闭环,臂式浮动夹紧装置。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细长杆、薄壁件等加工时的加工条件改善。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浮动夹紧装置未进行夹紧时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对空速管夹紧加工时的实施例状态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参图中:1轴套装夹器,2定位销,3浮动夹臂,4转销,5弯头夹持爪,6螺杆,7细长杆工件(空速管)、螺母8。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在以下描述的实施例中,一种臂式浮动夹紧装置,具有一个纵向端制有圆柱夹柄的轴套装夹器1,轴套装夹器1的轴向方向制有L形截面的台阶面,台阶面上制有向下投影的U形开口矩形槽,U形封闭端设有穿过所述矩形槽连接两个相向对称的浮动夹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臂式浮动夹紧装置,具有一个纵向端制有圆柱夹柄的轴套装夹器(1),其特征在于:轴套装夹器(1)的轴向方向制有L形截面的台阶面,台阶面上制有向下投影的U形开口矩形槽,U形封闭端设有穿过所述矩形槽连接两个相向对称的浮动夹臂(3)矩形头的螺杆(6),螺杆(6)径向通过U形封闭端,将两个相向对称的浮动夹臂(3)活动连接在所述矩形槽的U形封闭端,两个浮动夹臂(3)紧贴于所述矩形槽两侧槽壁垂直面,从U形开口伸出,两个定位销(2)从轴套装夹器(1)两侧槽的围体上,分别穿过两个浮动夹臂(3)外侧臂体上的凸耳孔,将浮动夹臂(3)固定在轴套装夹器(1)的两侧壁槽内,浮动夹臂(3)前端制有通过转销(4)连接的弯头夹持爪(5),形成在螺杆(6)控制下张合对夹细长杆工件(7)的对夹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臂式浮动夹紧装置,具有一个纵向端制有圆柱夹柄的轴套装夹器(1),其特征在于:轴套装夹器(1)的轴向方向制有L形截面的台阶面,台阶面上制有向下投影的U形开口矩形槽,U形封闭端设有穿过所述矩形槽连接两个相向对称的浮动夹臂(3)矩形头的螺杆(6),螺杆(6)径向通过U形封闭端,将两个相向对称的浮动夹臂(3)活动连接在所述矩形槽的U形封闭端,两个浮动夹臂(3)紧贴于所述矩形槽两侧槽壁垂直面,从U形开口伸出,两个定位销(2)从轴套装夹器(1)两侧槽的围体上,分别穿过两个浮动夹臂(3)外侧臂体上的凸耳孔,将浮动夹臂(3)固定在轴套装夹器(1)的两侧壁槽内,浮动夹臂(3)前端制有通过转销(4)连接的弯头夹持爪(5),形成在螺杆(6)控制下张合对夹细长杆工件(7)的对夹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臂式浮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圆柱夹柄中心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斌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