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腔密封泡棉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2005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音腔密封泡棉,所述泡棉包括泡棉本体和设置在泡棉本体四周的至少一层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包括内表面层和外表面层,所述内表面层与泡棉本体通过双面胶带粘接,所述无纺布内表面层均匀涂覆有纳米粒子或碳纳米管,所述无纺布外表面层均匀沉积有纳米金属膜。

Sound cavity sealing foam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ound cavity sealed foam cotton. The foam cotton comprises a foam body and at least one layer of non-woven cloth layers arranged around the foam body. The non-woven cloth layer comprises an inner surface layer and an outer surface layer. The inner surface layer is bonded with the foam body through a double-sided adhesive tape, and the inner surface layer of the non-woven cloth is uniformly coated with nanometer particles. A nano metal film is uniformly deposited on the outer surface layer of the non-woven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音腔密封泡棉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泡棉,更具体涉及一种音腔密封泡棉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手机声腔对于铃声音质的优劣影响很大。同一个音源、同一个SPEAKER在不同声腔中播放效果的音色可能相差较大,有些比较悦耳,有些则比较单调。合理的声腔设计可以使铃声更加悦耳。除了声腔的设计外,声腔的密闭性也至关重要,尤其是后声腔是否有效的密闭对声音的低频部分影响很大,当后声腔出现泄漏时,低频会出现衰减,对音质造成损害,它的影响程度与泄漏面积、位置都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泄漏面积越大,低频衰减越厉害。泄漏面积与低频谐振点的衰减成近似线性的关系。在同等泄漏面积情况下,后声腔越小,低频衰减越厉害,即泄漏造成的危害越大。泡棉是音腔常用的密封材料,目前现有的密封泡棉不仅存在密封性有待提高的缺陷外,还存在漏音、易脱胶、易变形等缺陷,严重影响音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高泡棉的密封性,同时改善泡棉漏音、易脱胶、易变形等缺陷。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音腔密封泡棉,所述泡棉包括包括泡棉本体和设置在泡棉本体四周的至少一层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包括内表面层和外表面层,所述内表面层与泡棉本体通过双面胶带粘接,所述无纺布内表面层均匀涂覆有纳米粒子或碳纳米管,所述无纺布外表面层均匀沉积有纳米金属膜。进一步地,所述无纺布层内表面层纳米粒子或碳纳米管厚度为500nm-50μm。进一步地,所述无纺布层内表面层纳米粒子或碳纳米管厚度为800nm-10μm。进一步地,所述纳米粒子为纳米氧化锆、纳米二氧化硅或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三氧化二铝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进一步地,所述碳纳米管为单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进一步地,所述无纺布外表面层的纳米金属膜厚度为100μm-500μm。进一步地,所述无纺布外表面层的纳米金属膜厚度为250μm。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金属膜为钛、铝、银、锆、镍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复合的金属膜。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金属膜为纳米银铝复合金属膜。本专利技术还保护一种所述音腔密封泡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无纺布作为基底布,采用复合离子镀膜生产线,以钛、铝、银、锆、镍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金属作为靶材,制备单面含有纳米金属膜的复合无纺布,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纳米金属膜达到所需厚度;S2、将纳米粒子或碳纳米管投入无水乙醇中,搅拌分散均匀,将制备得到的分散液均匀喷涂于S1制备得到的复合无纺布不含纳米金属膜的另一面,然后真空干燥,完全除去溶剂,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纳米粒子或碳纳米管达到所需厚度;S3、将S2制备的无纺布含有纳米粒子或碳纳米管的一面与泡棉本体通过双面胶带完成粘接。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传统密封泡棉表面设置至少一层无纺布,该无纺布层与泡棉本体粘接的一面均匀涂覆有纳米粒子或碳纳米管,纳米粒子或碳纳米管有良好的吸声效果,能显著的提升泡棉的密封效果,且纳米粒子或碳纳米管与双面胶带的粘接力更强,能有效的防止泡棉脱胶;该无纺布层外表面层沉积有纳米金属膜,沉积的纳米金属膜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密封性,有效的减缓了漏音的问题,且金属膜的存在还能有效的屏蔽外界电磁辐射,获得更好的音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密封泡棉中的纳米粒子或碳纳米管涂覆以及纳米金属膜沉积均为成熟技术,生产工艺简单易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音腔密封泡棉结构示意图。其中:1、泡棉本体;2、无纺布层;21、无纺布层内表面;22、无纺布层外表面;3、双面胶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泡棉本体1和无纺布层2,所述无纺布层2包括无纺布层内表面21和无纺布层外表面22,其中,无纺布层内表面21通过双面胶带3与泡棉本体1粘接。所述无纺布层内表面21均匀涂覆有氧化锆纳米粒子,所述无纺布层外表面22均匀沉积有纳米银铝复合金属膜,其中,无纺布层内表面21上的氧化锆纳米粒子的厚度为800nm,所述无纺布层外表面22上的纳米银铝复合金属膜的厚度为250μm。本实施例的密封泡棉的制备方法为:S1、将无纺布基材作为基底布,采用复合离子镀膜生产线,以铝、银作为金属靶材,制备单面含有纳米金属膜的复合无纺布,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纳米金属膜达到所需厚度;S2、将纳米氧化锆投入无水乙醇中,搅拌分散均匀,将制备得到的分散液均匀喷涂于S1制备得到的复合无纺布不含纳米金属膜的另一面,然后真空干燥,完全除去溶剂,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纳米氧化锆达到所需厚度;S3、将无纺布层内表面21与泡棉本体1通过双面胶带3完成粘接。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密封泡棉结构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无纺布层内表面21均匀涂覆的氧化锆纳米粒子的厚度为10μm,无纺布层外表面22上的纳米银铝复合金属膜的厚度为100μm。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密封泡棉结构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无纺布层内表面21均匀涂覆有单壁碳纳米管,其厚度为800nm,纺布层外表面22上的纳米银铝复合金属膜的厚度为500μm。实施例4本实施例的密封泡棉结构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无纺布层内表面21均匀涂覆有多壁碳纳米管,其厚度为10μm,纺布层外表面22上的纳米银铝复合金属膜的厚度为100μm。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音腔密封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棉包括包括泡棉本体和设置在泡棉本体四周的至少一层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包括内表面层和外表面层,所述内表面层与泡棉本体通过双面胶带粘接,所述无纺布内表面层均匀涂覆有纳米粒子或碳纳米管,所述无纺布外表面层均匀沉积有纳米金属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腔密封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棉包括包括泡棉本体和设置在泡棉本体四周的至少一层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包括内表面层和外表面层,所述内表面层与泡棉本体通过双面胶带粘接,所述无纺布内表面层均匀涂覆有纳米粒子或碳纳米管,所述无纺布外表面层均匀沉积有纳米金属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腔密封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层内表面层纳米粒子或碳纳米管厚度为500nm-5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腔密封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层内表面层纳米粒子或碳纳米管厚度为800nm-1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音腔密封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子为纳米氧化锆、纳米二氧化硅或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三氧化二铝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音腔密封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为单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腔密封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外表面层的纳米金属膜厚度为100μm-500μ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千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国市千洪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