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内部带通孔的注塑件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0030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内部带通孔的注塑件的注塑模具,包括左模具、右模具、左力臂、右力臂、顶出装置和芯棒;左模具和右模具形成注塑模腔;左模具和右模具背向注塑模腔的一侧中部分别与左力臂和右力臂固定连接;顶出装置分别安装在左模具和右模具靠近左力臂和右力臂的一侧;左模具朝向注塑模腔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镶块,右模具朝向注塑模腔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镶块,芯棒的一端与第一镶块螺纹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镶块插接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芯棒的设计,使得注塑件内部形成力学性能优异的通孔;通过顶出装置的设计,实现注塑件均匀脱模。所得注塑件表面光滑,无气孔,内部通孔结构完好,无缺陷,综合性能优异。

Injection mold for injection molded part with internal through-ho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jection mold for preparing an injection molded part with an internal through hole, which comprises a left mold, a right mold, a left arm, a right arm, an ejection device and a mandrel; a left mold and a right mold form an injection mold cavity; a left mold and a right mold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left arm and a right arm respectively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back injection mold cavity. The ejection device is installed on one side of the left mold and the right mold close to the left arm and the right arm, respectively; the left mold is mounted on one side of the injection mold cavity towards the injection mold; the right mold is mounted on one side of the injection mold cavity with the second insert; one end of the mandr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insert thread,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insert. 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mandrel, a through hole with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is formed inside the injection part, and the uniform demoulding of the injection part is realized 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ejection device. The injection molded parts have smooth surface, no porosity, intact internal through-hole structure, no defects and excellent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备内部带通孔的注塑件的注塑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内部带通孔的注塑件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注塑工艺及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以高分子物质为原料,采用注塑方法成型。传统的注塑模具,一般分为上模具和下模具,这种模具适合生产结构简单的产品。对于内部带有孔状结构的复杂注塑件,现有技术采用在传统的上模具和下模具的注塑模具内部增设穿孔设备的方法来实现。这种注塑模具对于制备内部带有孔状结构的复杂注塑件存在如下缺点:1.在未完全冷却的注塑件内部进行穿孔,容易在孔的周边产生应力集中,降低成品的力学性能;2.模具结构复杂,成本高,在操作过程中对工艺的要求较高,从而降低注塑件的成品率;制品在合模过程中往往由于模具内空气未排净而导致制品有气孔或表面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制备内部带通孔的注塑件的注塑模具,能够解决传统模具对于制备内部带通孔的注塑件时存在的上述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制备内部带通孔的注塑件的注塑模具,包括:左模具、右模具、左力臂、右力臂、顶出装置和芯棒;其中,所述左模具和右模具相对形成注塑模腔;所述左模具背向所述注塑模腔的一侧中部与所述左力臂固定连接,所述右模具背向所述注塑模腔的一侧中部与所述右力臂固定连接;所述顶出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左模具和右模具靠近所述左力臂和右力臂的一侧;所述左模具朝向所述注塑模腔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镶块,所述右模具朝向所述注塑模腔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镶块,所述芯棒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镶块螺纹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镶块插接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芯棒包括芯轴和棒体,其中,所述芯轴的表面带有与所述第一镶块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一镶块的内部带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孔,所述第二镶块的内部带有盲孔,所述盲孔的形状与所述棒体的端部形状相配合。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棒体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芯轴的直径。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棒体为圆柱形或多棱柱形。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芯棒与所述第一镶块的连接处还套置有弹性密封圈。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的厚度为2~5mm。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顶出装置包括挡板和顶杆,所述挡板的中部带有通孔,用于套置在所述左力臂或右力臂上,其底端固定在模具设备上,所述顶杆的一端水平固定在所述挡板上,并位于所述通孔的上部和下部,其另一端插入到所述左模具或右模具内。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左模具或右模具内带有用于所述顶杆伸入或伸出的筒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制备内部带通孔的注塑件的注塑模具,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其通过芯棒的设计,使得注塑件内部形成力学性能优异的通孔;通过顶出装置的设计,实现注塑件均匀脱模。所得注塑件表面光滑,无气孔,内部通孔结构完好,无缺陷,综合性能优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制备内部带通孔的注塑件的注塑模具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所示芯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左模具,2.右模具,3.左力臂,4.右力臂,5.顶出装置,6.芯棒,7.注塑模腔,8.第一镶块,9.第二镶块,10.套筒,11.注胶孔,12.抽气孔,51.挡板,52.顶杆,61.芯轴,62.棒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用于制备内部带通孔的注塑件的注塑模具,包括:左模具1、右模具2、左力臂3、右力臂4、顶出装置5和芯棒6;其中,所述左模具1和右模具2相对形成注塑模腔7;所述左模具1背向所述注塑模腔7的一侧中部与所述左力臂3固定连接,所述右模具2背向所述注塑模腔7的一侧中部与所述右力臂4固定连接;所述顶出装置5分别安装在所述左模具1和右模具2靠近所述左力臂3和右力臂4的一侧。所述左模具1朝向所述注塑模腔7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镶块8,所述右模具2朝向所述注塑模腔7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镶块9,其中,所述第一镶块8的中部带有螺纹孔,所述第二镶块9的中部带有盲孔,所述芯棒6包括芯轴61和棒体62,所述芯轴61安装在棒体62的一端,其直径小于等于所述棒体的直径,该芯轴为圆柱体,其表面带有与所述第一镶块配合的螺纹孔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其棒体的端部与所述第二镶块的盲孔插接连接,棒体62为圆柱形或多棱柱形,盲孔内的形状与所述棒体62的形状相匹配。棒体62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左模具1和右模具2合模后形成的注塑模腔7的宽度。另外,所述芯棒6与所述第一镶块8的连接处外周还套置有厚度为2~5mm的弹性密封圈,通过弹性密封圈的设置,使得注射件内部的通孔的端部为倒角形式,使通孔更加光滑。通过在左模具和右模具内设置第一镶块和第二镶块,一方面,可以通过更换第二镶块内的盲孔的结构,满足注塑件具有不同通孔结构的要求;另一方面,当出现芯棒与的磨损后,可以通过更换与之对应的镶块更换芯棒,降低模具成本。所述顶出装置5包括挡板51和顶杆52,所述挡板51的中部带有通孔,所述挡板51通过其通孔套置在对应的所述左力臂3或右力臂4上,其底端固定在模具设备上,所述顶杆52水平放置,其一端水平固定在所述挡板51上,其另一端贯穿所述左模具1或右模具2,同时,所述左模具1或右模具2内带有用于所述顶杆52伸入或伸出的筒套10。每组顶出装置上带有两组顶杆,每组顶杆分布在对应挡板51的通孔的上部和下部,用于将注塑件均匀顶出,实现脱模。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制备内部带通孔的注塑件的注塑模具,其工作原理为:将芯棒水平螺旋安装在左模具的第一镶块内,合模,使芯棒的另一端插入连接到右模具内的第二镶块的盲孔内;通过左模具的注胶孔11向注塑模腔7内注入熔融胶液,同时通过右模具上的抽气孔12将注塑模腔7内的空气抽出;待注满后,开启冷却装置(位于左模具和右模具内),使注塑件均匀冷却,然后启动开模系统,使模具的左力臂和右力臂分别向左、向右打开,在打开的过程中,左力臂和右力臂分别带动对应的挡板左模具和右模具向两侧移动,在此过程中,由于顶杆通过挡板固定不动,因此,顶杆相对于左模具或右模具板对注塑件产生向前的推力,从而实现注塑件脱模。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制备内部带通孔的注塑件的注塑模具,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其通过芯棒的设计,使得注塑件内部形成力学性能优异的通孔;通过顶出装置的设计,实现注塑件均匀脱模。所得注塑件表面光滑,无气孔,内部通孔结构完好,无缺陷,综合性能优异。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备内部带通孔的注塑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模具、右模具、左力臂、右力臂、顶出装置和芯棒;其中,所述左模具和右模具相对形成注塑模腔;所述左模具背向所述注塑模腔的一侧中部与所述左力臂固定连接,所述右模具背向所述注塑模腔的一侧中部与所述右力臂固定连接;所述顶出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左模具和右模具靠近所述左力臂和右力臂的一侧;所述左模具朝向所述注塑模腔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镶块,所述右模具朝向所述注塑模腔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镶块,所述芯棒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镶块螺纹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镶块插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备内部带通孔的注塑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模具、右模具、左力臂、右力臂、顶出装置和芯棒;其中,所述左模具和右模具相对形成注塑模腔;所述左模具背向所述注塑模腔的一侧中部与所述左力臂固定连接,所述右模具背向所述注塑模腔的一侧中部与所述右力臂固定连接;所述顶出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左模具和右模具靠近所述左力臂和右力臂的一侧;所述左模具朝向所述注塑模腔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镶块,所述右模具朝向所述注塑模腔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镶块,所述芯棒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镶块螺纹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镶块插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内部带通孔的注塑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包括芯轴和棒体,其中,所述芯轴的表面带有与所述第一镶块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一镶块的内部带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孔,所述第二镶块的内部带有盲孔,所述盲孔的形状与所述棒体的端部形状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备内部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升徐明峰戴静
申请(专利权)人:吴中区甪直磊鑫模具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