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提升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9726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船舶提升设备,它包括可浸没在船坞内的平台[1],该平台有一个甲板[2]和一个位于平台下部,向下敞开的提升裙[3].这种船舶提升设备还包括向提升裙供给空气和从提升裙放出空气的装置,以及将平台和码头连接起来的联接臂[4],[4'].每个联接臂上在彼此分开的位置分别与平台和码头可转动地连接,其转动轴[5].[6],[5'],[6']基本上是水平的.(*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舶提升设备,该设备包括可浸没在船坞内的平台,该平台有一个甲板和一个向下敞口的提升裙,该提升裙位于平台的下部,且装有向提升裙供气和从提升裙放气的装置以调节平台的浮力;该设备还包括将平台与码头或码头相关部分连接起来的联接臂,每个联接臂上在彼此分开的位置分别与平台和码头可转动地连接起来,其转动轴基本上是水平的,从而使平台维持在水平方位。 已有技术美国书4381723号公开了一种船舶提升设备,该设备包括甲板和向下敞口的提升裙,该裙位于平台下部,并装有阀门,通过这些阀门向提升裙供气和从提升裙放气来控制甲板的浮力。空气从底部流经沿船坞底部设置的排放阀门来提供。甲板及与其相连的提升裙借助平行四边形连杆系统与固定基础可转动地连接。这种船舶提升设备的不足之处是不可能足够精确地控制甲板向上和向下运动。 专利技术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面提到的那种类型的船舶提升设备,这种船舶提升设备能安全可靠地控制平台向上和向下运动,平台在运动期间的任一时刻可以停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船舶提升设备,其特点在于联接臂构成浮力装置,每个联接臂的浮心在第一区和第二区间运动,第一区紧靠通过联接臂与码头转动连接的转动轴的水平平面,第二区紧靠通过同一转动轴的垂直平面,当平台位于其最低位置(底位)时,浮心位于第一区,当平台位于其最高位置(顶位)时,浮心位于第二区。因而提供了一种比较容易操纵的船舶提升设备。这特别是由于如下的事实联接臂作用在平台上的浮力从平台位于底位时的最大值减小到平台位于顶位时的最小值。当平台提升时,提升裙内的空气量对平台起作用,增加的浮力抵偿了联接臂作用在平台上的浮力的变化,因而增加了平台升降的稳定性。由于这种抵偿作用,平台在连续向提升裙供气时平台仅能上升,在连续从提升裙排出空气时,平台下降。 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平台同一侧的联接臂用一根连杆相互连接起来,连杆与连接臂之间是可转动连接,连杆和联接臂所组成的转动轴平行于联接臂分别与平台和码头相连的每个转动轴,且位于后两个转动轴所处的平面之外,这样就以简单的方式使平台总是维持在其水平方位。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实施例,联接臂由具有水平轴线、断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构成,当平台位于其底位时,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基本上是垂直的,当平台位于其顶位时,该斜边基本上是水平的,联接臂与码头可转动连接的转动轴位于联接臂断面上的直角顶角处,联接臂与平台可转动连接的转动轴位于三角形的一个锐顶角处,平台位于其底位时该顶角的位置在下面,联接臂与连杆可转动连接的转动轴位于三角形的另一锐顶角处,当平台位于其底位时,该顶角位置在上面。此实施例在实践中已经证明具有特殊优点,即达到预期的联接臂浮力作用的减小。 根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联接臂之间的连杆可以下述方式设置使连杆在任何时候都位于正常水位的水面之上,这样将环境的影响减至最小。 根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调节平台和最大负荷的重量及调节联接臂浮力的浮力装置可设置在平台甲板的下边,因而可将平台调整到其位于底位时仅具有为克服联接臂的浮力所需要的过余重量。 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当平台位于其顶位时浮力装置基本上位于正常水位的水面之上。这个实施例在实践中已被证明有特殊的优点当平台接近其顶位时,浮力装置的浮力减小,因而改善了动作的稳定性。 根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联接臂和位于平台中的浮力装置可以制成不透水的密闭室。从生产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很简单很经济的解决办法。 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升裙可设置在浮力装置的下面,其顶表面基本上总是在正常水位的水面之下,因而当平台离开水面时,提升裙对浮力的作用并不减小。 根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这种船舶提升设备可以包括4个成对设置的联接臂,这种实施例特别简单,特别适用于小船。 根据本专利技术最后的实施例,升降时船舶可系于其上的系船装置或壁固定在甲板上,因而船舶能固定在平台上。 附图的简单描述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 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船舶提升设备的一个实施例,是沿图3的Ⅰ-Ⅰ线所作的剖视图,图中平台位于其顶位。 图2描述了平台位于底位时沿图3的Ⅰ-Ⅰ线所作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 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描述图1给出了一种船舶提升设备,此设备包括一个可浸没在船坞内的平台〔1〕,该平台有甲板〔2〕以及位于平台下部的、向下敞口的提升裙〔3〕。在其上安放船舶的运送装置可设置在甲板〔2〕上。利用在图中未表示出的装置将空气供给提升裙〔3〕或将空气从提升裙〔3〕放出来控制平台的浮力。4个联接臂成对地设置在平台的两侧,上述联接臂的一部分可转动地悬挂在与码头壁面连接的转动轴〔6〕、〔6′〕上,联接臂的另一部分可转动地悬挂在与平台连接的转动轴〔5〕、〔5′〕上,设置在平台同一侧的联接臂〔4〕、〔4′〕进一步由连杆〔8〕相互连接起来,连杆与联接臂可转动连接的转动轴〔9〕、〔9′〕平行于联接臂的另两根转动轴〔5〕、〔6〕;〔5′〕、〔6′〕。每个联接臂〔4〕、〔4′〕由具有水平轴、断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中空三棱柱构成。当平台位于其顶位时,联接臂的浮心〔7〕、〔7′〕在与码头连接的转动轴〔6〕、〔6′〕的正上方,由于这个原因,联接臂的浮力对平台没有浮力作用。当平台位于图2的底位时,联接臂的浮心位于通过与码头相连的转动轴的水平面上,联接臂的浮力给予平台的浮力最大。当平台升高时这种浮力作用减小,一方面由于浮心与和码头相连的转动轴间的距离的水平投影(力矩臂)减小,另一方面由于联接臂接近顶位时有更多的部分离开了水面。 调节平台和最大负荷的重量以及调节联接臂浮力的浮力装置〔10〕设置在平台〔1〕的甲板〔2〕下边,上述浮力装置〔10〕由一个不透水的密封室构成,当平台接近其顶位时,该密闭室位于水面之上,相反提升裙〔3〕的顶表面在正常水位时的水面之下。 当平台〔1〕位于其底位时,供给空气使之向上运动。为了保证运动的稳定性,即平台的运动在任意位置能够停止或重新开始,在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中提升裙〔3〕内的空气量应维持这样的数量,即空气量的10%用来补偿联接臂所失去的浮力作用。在平台〔1〕即将到达其顶位之前,位于平台甲板〔2〕下面的浮力装置逐渐离开水面,进一步增加了浮力作用的损失,因而平台以可控制的方式导向码头。 借助于将空气从提升裙〔3〕放出的装置就实现了平台〔1〕的下降。因为当平台向下离开水面时,平台〔1〕甲板下面的浮力装置〔10〕的浮力作用增加,联接臂的浮力作用也成比例地增加,就可以实现平台的可控制下降。 升降时船舶系在其上的系船装置〔11〕固定在甲板〔2〕上。为清楚起见图2和图3中省略了这些系船装置。 平台和联接臂最好用比较廉价的平板材料制成,如铁,在这之后进行表面加工,使其能够防止所经受到的腐蚀作用。 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超出其范围的条件下作多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舶提升设备,包括一个可浸没在船坞内的平台〔1〕,该平台有一个甲板〔2〕和一个向下敞口的提升裙〔3〕,该提升裙位于平台的下部,且装有向提升裙供给空气和从提升裙放出空气的装置,从而调节平台的浮力,该设备还包括将平台与码头或码头相关部分连接起来的联接臂〔4〕、〔4′〕,每个联接臂上在彼此分开的位置分别与平台和码头可转动地连接,其转动轴〔5〕、〔6〕,〔5′〕、〔6′〕基本上是水平的,从而平台维持在水平方位,其特征是:联接臂构成浮力装置,其每个的浮心〔7〕、〔7′〕都在第一区和第二区之间运动,第一区紧靠通过上述联接臂〔4〕、〔4′〕与码头相连的转动轴〔6〕、〔6′〕的水平平面,第二区紧靠通过同一转动轴〔6〕、〔6′〕的垂直平面,当平台〔1〕位于其最低位置(底位)时,联接臂浮心位于第一区,当平台〔1〕位于其最高位置(顶位)时,联接臂浮心位于第二区。

【技术特征摘要】
DK 1985-4-16 1714/851.一种船舶提升设备,包括一个可浸没在船坞内的平台[1],该平台有一个甲板[2]和一个向下敞口的提升裙[3],该提升裙位于平台的下部,且装有向提升裙供给空气和从提升裙放出空气的装置,从而调节平台的浮力,该设备还包括将平台与码头或码头相关部分连接起来的联接臂[4]、[4′],每个联接臂上在彼此分开的位置分别与平台和码头可转动地连接,其转动轴[5]、[6],[5′]、[6′]基本上是水平的,从而平台维持在水平方位,其特征是联接臂构成浮力装置,其每个的浮心[7]、[7′]都在第一区和第二区之间运动,第一区紧靠通过上述联接臂[4]、[4′]与码头相连的转动轴[6]、[6′]的水平平面,第二区紧靠通过同一转动轴[6]、[6′]的垂直平面,当平台[1]位于其最低位置(底位)时,联接臂浮心位于第一区,当平台[1]位于其最高位置(顶位)时,联接臂浮心位于第二区。2.如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船舶提升设备,其特征是位于平台〔1〕同一侧的联接臂〔4〕、〔4′〕用一根连杆相互连接起来,连杆和联接臂之间是可转动连接,连杆和联接臂〔4〕、〔4′〕构成的转动轴〔9〕、〔9′〕平行于联接臂分别与平台和码头相连的转动轴〔5〕、〔6〕,〔5′〕、〔6′〕,且不在后两个转动轴所处的平面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要求的船舶提升设备,其特征是联接臂〔4〕、〔4′〕由具有水平轴线、断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构成,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文莱维格
申请(专利权)人:DME赖逊素斯卡宝贸易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K[丹麦]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