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福寿螺诱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96246 阅读:4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稻田福寿螺诱捕装置,包括浮环、网兜、至少三个支撑组件和置物台,所述网兜的边缘与所述浮环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和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固定设置在网兜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铰接设置在浮环上,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可伸入所述定位槽内,所述网兜内设置在置物台,所述置物台上设置有用于福寿螺诱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网兜内放置福寿螺诱饵,将福寿螺诱导至网兜内实现福寿螺的捕捉,无需人工实时参与,减少了福寿螺防治所需的人力物力,降低了福寿螺防治的成本,提高了福寿螺捕捉的效率。

Inada Fukuzu trap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ice field snail trapp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loating ring, a net pocket, at least three supporting components and a placement table. The edge of the net pock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loating ring. The support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supporting rod and a positioning groove which are fix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net pocket and one end of the supporting rod is articulated. The oth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rod can be extended into the positioning groove, and the net pocket is arranged in the placement table, which is provided with bait for the longevity snail. The utility model induces the snail into the net pocket by placing the snail bait in the net pocket to realize the snail capture without manual and real-time participation, reduces the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needed for snail control, reduces the cost of snail control, and improves the snail capture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稻田福寿螺诱捕装置
本技术涉及福寿螺防治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稻田福寿螺诱捕装置。
技术介绍
福寿螺,瓶螺科瓶螺属软体动物,外观与田螺极其相似,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食用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1981年引入中国,目前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很强,又繁殖得快,因此迅速扩散于河湖与田野;其食量大且食物种类繁多能破坏粮食作物、蔬菜和水生农作物的生长,已成为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浙江、上海、江苏等地的有害动物。在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福寿螺可自然越冬,年发生两个世代。在广西鹿寨县等地,福寿螺在稻田的发生密度高达16.95个/平方米;水稻受害株率一般为7%~15%,最高达64%。此外,福寿螺还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极易给周围居民带来健康问题。因此,对稻田里福寿螺的防治非常重要,目前福寿螺的防治通常分为人工捕捉和化学防治,人工捕捉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效率低下,化学防治施加的化学药品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稻田福寿螺诱捕装置,通过福寿螺诱饵将福寿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稻田福寿螺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环(1)、网兜(2)、至少三个支撑组件和置物台(3),所述网兜(2)的边缘与所述浮环(1)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4)和定位槽(5),所述定位槽(5)固定设置在网兜(2)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杆(4)的一端铰接设置在浮环(1)上,所述支撑杆(4)的另一端可伸入所述定位槽(5)内,所述网兜(2)内设置在置物台(3),所述置物台(3)上设置有用于福寿螺诱饵(6)。

【技术特征摘要】
1.稻田福寿螺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环(1)、网兜(2)、至少三个支撑组件和置物台(3),所述网兜(2)的边缘与所述浮环(1)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4)和定位槽(5),所述定位槽(5)固定设置在网兜(2)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杆(4)的一端铰接设置在浮环(1)上,所述支撑杆(4)的另一端可伸入所述定位槽(5)内,所述网兜(2)内设置在置物台(3),所述置物台(3)上设置有用于福寿螺诱饵(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福寿螺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环(1)的内侧固设有多个扣环(8),所述网兜(2)的边缘通过所述扣环(8)与浮环(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福寿螺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稻田福寿螺诱捕装置还包括用于封闭所述浮环(1)的盖板,所述盖板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浮环(1)上。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良玉唐洪魏文燕陈霞张小丽李毅王恒程东进杨马杨壮志陈健刘家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