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枇杷控梢促花的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9290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9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枇杷控梢促花的制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纤维素降解酶50~80份,15%粉锈宁0.1~0.5份;还公开了其相应的可使用的辅基和优选的使用方法。其通过促进枇杷内吸收循环和模拟枝干衰亡的综合作用模式,改变了现有技术中控梢促花的基本原理,调动枇杷本体的生长调节功能,达到控梢促花的目的;其各组分及其代谢产物均在枇杷体内均无残留,所以各组分所组合而成的酶制剂具备无残留的特性,加之所使用辅基同样无毒无害,故能够有效地保障了枇杷优异的食、药用价值;且具备制剂制备和使用简单,效果显著的特点;因此,具备优异的推广价值。

A preparation for flower bud control of Loqua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for loquat tip control and floral promotion, which comprises 50 to 80 copies of cellulose degrading enzyme and 0.1 to 0.5 copies of 15% fenxiuning by weight, and discloses the corresponding usable auxiliary group and the preferred usage method. By promoting the absorption cycle in loquat and simulating the decay of branches and trunks, it change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shoot control and floral promotion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mobilized the growth regulation function of loquat body, and achieved the goal of shoot control and floral promotion. The prepared enzyme prepara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 residue, and the coenzyme used is also non-toxic and harmless, so it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excellent food and medicinal value of loquat,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preparation and use, significant effect; therefore, it has excellent promotion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枇杷控梢促花的制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生长调节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枇杷控梢促花的制剂。
技术介绍
枇杷,蔷薇科、枇杷属植物,因其叶子形状似乐器琵琶而得名。区别与大多数果木,枇杷通常在秋季或初冬开花,在春季至初夏果实成熟,故又被称作“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其花淡白或淡黄色,花瓣五枚,可入药,也可作蜜源;其果近球形或长圆形,青绿色,外有锈色柔毛,成熟后变黄并脱落,风味独特且甘甜,营养丰富且有清热润肺功效,可直接作为食用水果,亦可入药。因此,枇杷具有丰富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此外,枇杷还因花期长、花型独特、花香浓郁的特点,具备相当高的观赏价值。因枇杷的花和果实具有极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所以如何通过优化栽培方法来实现枇杷的繁花增果,一直是农林工作者着重研究的课题之一。研究认为,枇杷花芽分化前枝条旺长所导致的树体营养消耗过度是造成花芽分化受阻和后期成花不健康、易落花、落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利用人工干预进行枝条生长和花茅分化的调控,是促进开花数量和质量的有效手段。传统的,可以通过人工环割、拉枝、轻折伤枝等方式促控花芽分化,但人工操作费时费力,成本过高。因此,现有技术中常使用植物调节剂来代替手工控梢促花,使用多效唑、矮壮素等生长抑制剂来达到控梢促花的目的,且效果较为明显。但是,由于生长抑制剂的作用和特性,易导致枇杷果树营养不均衡,枝叶枯黄变形,而需要进一步的复合肥来补充以营养,从而确保果树的健康均衡生长。传统植物调节剂的使用,以及复合肥的引入,或多或少地会引入一定的毒性物质。这些毒性物质可能来源于复合肥本身所携带的原子或者分子成分及其衍生物,也可能是随加工过程带入外界有害物质,它们在被枝干的吸收后会随果树代谢循环至果树各处,进而造成花、果实的污染。此外,以植物生长素为主的生长抑制剂,其作用机理至今尚未明确。虽然有数种针对其作用机理的猜测,但还都是从宏观现象出发分析可能的微观代谢情况,并不能为生长抑制剂的实际应用提供准确的理论指导。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以生长抑制剂为基础的控梢促花制剂,往往出现不可预测预测性,易导致控梢促花功能失效,或者需要大量重复试验才能取得合适的配方组合和用量比例,进而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枇杷控梢促花的制剂,以解决上述使用植物调节剂及其含复合肥制剂易造成枇杷花、果实污染,且作用机理不明确导致控梢促花效果波动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枇杷控梢促花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纤维素降解酶50~80份,15%粉锈宁0.1~0.5份;将上述各组分分别过筛后,混合即得所述酶制剂。上述中:纤维素降解酶,即β-1,4-葡聚糖-4-萄聚糖水解酶,是降解纤维素生成葡萄糖的一组酶的总称,其能够转化不溶性纤维素成葡萄糖从而对植物细胞达到破壁作用。在农业方面,常用作高纤维腐堆饲料酶解发酵的主要酶种。由于是生物酶制剂,其本身无毒无害,且受生物代谢后产物也无毒无害,因而被广泛用于涉及可食用物质的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是生物酶解饲料的制造领域。粉锈宁,又称三唑酮,化学名称为1-(4-氯苯氧基)-3,3-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2-丁酮,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的三唑类杀菌剂,在低剂量下就能达到明显的药效,且持效期较长。被植物的各部分吸收后,能在植物体内传导。对人、畜、鱼、蜜蜂低毒,对人粘膜和皮肤均无刺激性。其中,15%粉锈宁为可湿性粉剂,相对于其他百分含量的粉锈宁制剂,前者中的三唑酮有效含量始终,既能够保证其药效,又能够将植物单位时间内的吸入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使三唑酮在植物体内形成良好的代谢循环周期,进而保证了粉锈宁在植物体内的无残留特性。优选的,所述制剂还包括农业、农药领域所认可的辅基。优选的,所述辅基为水;按重量份计,所述制剂包括:纤维素降解酶50~80份,15%粉锈宁0.1~0.5份,水100~200份。优选的,所述辅基为凡士林;按重量份计,所述制剂包括:纤维素降解酶50~80份,15%粉锈宁0.1~0.5份,凡士林300~350份。上述中:水作为常见的农药领域允许的绿色辅基,常用来使个各有效组分形成均匀体系,以保证植物的顺利吸收。同时,所形成的包括悬浮液在内的溶液体系,既可以直接喷淋,又可以作涂覆使用,取料方便且无污染。在本技术方案中,用水进行分散的制剂体系,具有制作和使用方便,随用随制,并能够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对制剂体系浓度进行有效调节的特点,因此具备成本低、灵活性好的特点。凡士林为一种烷系烃或饱和烃类半液态的混合物,也叫矿脂,由石油分馏后制得,其状态在常温时介于固体及液体之间,是一种常见的无毒无害的膏状物质。因其结构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化学物质发生反应,且具有良好的保水作用,常用作膏状药品和化妆品的辅剂。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凡士林混合分散的制剂体系,由于凡士林本身化学物理性质稳定且成膏状,所以一方面便于制剂的精确实施,即便于准确地涂覆到需要进行生长调控的枝干端部;另一方面则对制剂中各组分具有良好的保持作用,所述保持作用,一是指因凡士林本体体积随时间变化慢而对各组分浓度的保护,二是指因凡士林枝干端部的保湿作用使各组分与枝干内细胞之间保持良好的交互作用。正是上述,使得使用凡士林作为辅基的酶制剂对所作用的枝干的调控效果更佳明显和稳定,避免了使用水作为辅基的酶制剂体系可能因水分蒸发导致浓度升高而改变其作用机理,进而影响到原有调控作用的正常进行。本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现有技术中通常直接采用植物生长抑制剂将枇杷正常枝干正常的发育过程进行改变,从而延缓后者的生长,使被调控枝干从营养生长转变为繁殖生长。这种方式下,虽然能够强行转变期生长状态至繁殖生长,从而避免枝干疯长并促使花芽的分化,最终达到控梢促花的目的,但是由于改变了枇杷正常的生长习性,被控梢的枝干在发育不成熟的情况下进行花芽的分化,其本身就不符合枇杷自然生长的规律,而被控梢的枇杷也常见枝叶枯黄、营养不均衡的现象。正是如此,如
技术介绍
所描述,需要引入复合肥对枇杷进行营养调节,以保证后者的正常生长。但是,又因为复合肥本身成分较为复杂,且常见的复合肥加工过工艺较为粗鄙,贮存条件较为简陋,所以存在着如砷元素、亚硝酸盐、微量氰化物等毒害物质污染的风险。一旦复合肥受到污染,有毒有害物质随新陈代谢作用至枇杷果树各种,进而污染花蕾和果实,最终影响到枇杷的食、药用价值。而本技术方案中所采用的制剂,其控梢促花的作用机理与现有技术完全不同,可简要归纳为:在粉锈宁施加于枝干端部时,由于植物对粉锈宁具有良好的仔细作用,因此枝干端部细胞的细胞内外交换能力加强。此时,纤维素降解酶一部分受因粉锈宁所增强的植物细胞内外交换作用而吸附到细胞壁外侧,对细胞壁的主要构成成分纤维素起到分解作用,另一部分则随细胞壁代谢循环进入到细胞壁内,利用其分解能力修复细胞壁损伤的新的纤维素的形成。两种作用结合,做种达到取出枝干被调控部位细胞细胞壁的破除作用。由于细胞壁对于植物细胞来说,起到的是保护和锁水的功能。当植物细胞失去细胞壁结构,其细胞膜则不足以维持细胞的生命状态,进而进入失水、破裂的衰亡状态。而枇杷本体感应到枝端细胞的衰亡,采取应激性地保护措施,通过自身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枇杷控梢促花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纤维素降解酶50~80份,15%粉锈宁0.1~0.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枇杷控梢促花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纤维素降解酶50~80份,15%粉锈宁0.1~0.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枇杷控梢促花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还包括农业、农药领域所认可的辅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枇杷控梢促花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春晏琳张华张才彬王彩张国薇王浩王燕
申请(专利权)人:会东县隆峰农业农机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