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及抗菌非织造布
本专利技术属于非织造布
,具体涉及一种抗菌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及抗菌非织造布。
技术介绍
水刺非织造布是将高压微细水流喷射到一层或多层纤维网上,由于其原料来源广泛、手感柔软蓬松、具有适当的强度、无经纬线、剪裁和缝纫方便且质轻容易定型,因此广泛应用于美容、卫生、医疗领域。现有技术中的生态抗菌非织造布分为三种,第一是采用抗菌纤维作为非织造布纤维或者共混纤维之一,第二是采用生态抗菌剂作为整理剂接枝,第三位上述第一种和第二种的结合。第一种天然的抗菌纤维包括麻纤维、竹纤维、茶纤维甲壳素与壳聚糖纤维,抗菌剂按照成分和结构属性不同分为无机、有机和天然抗菌剂三大类,植物类天然抗菌剂包括芦荟素、艾蒿、松柏油、甘草、石榴果皮和茶叶提取物等,动物类天然抗菌剂研究最用、适用范围最广的是壳聚糖,非溶出型有机抗菌剂包括季铵盐和有机硅季铵盐系列。现有技术中的聚乳酸纤维具有抗菌效果,但是聚乳酸纤维的硬度较大,柔软性不足,用做非织造布的共混纤维,会使得非织造布的手感变差,而且达到一定的抗菌性能,需要控制聚乳酸在非织造布中的用量,但聚乳酸纤维成本较高。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聚乳酸纤维在水和脂肪酶的混合溶液下亲水改性,获得亲水聚乳酸纤维;S2:亲水聚乳酸纤维浸渍于含有纳晶纤维素、酯化催化剂、离子液体的接枝处理液中接枝反应,得纤维素接枝聚乳酸纤维;S3:将纤维素接枝乳酸纤维铺网得单组份、纤网,或者将纤维素接枝乳酸纤维与第二纤维共混铺网得混合纤网,水刺,清洗烘干,得抗菌非织造布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聚乳酸纤维在水和脂肪酶的混合溶液下亲水改性,获得亲水聚乳酸纤维;S2:亲水聚乳酸纤维浸渍于含有纳晶纤维素、酯化催化剂、离子液体的接枝处理液中接枝反应,得纤维素接枝聚乳酸纤维;S3:将纤维素接枝乳酸纤维铺网得单组份、纤网,或者将纤维素接枝乳酸纤维与第二纤维共混铺网得混合纤网,水刺,清洗烘干,得抗菌非织造布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的脂肪酶为猪胰脂肪酶L3126,S1混合溶液的组成包含脂肪酶和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的pH值为7.4~7.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亲水改性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43~45℃,反应时间为9~12h,脂肪酶L3126的浓度为0.3~0.5g/L。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抗菌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离子液体为选自1-烷基-3甲基咪唑氯化物、1-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瑜,孙一帆,曹秀明,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卫生医疗新材料江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