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田金属管柱施工用环保型润滑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9072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气田金属管柱施工用环保型润滑液,其加工工艺步骤为S1、准备,从天然植物种子提取油脂,形成原料,并测量初始碘值;S2、酸性氧化,在常温下,向步骤S1中的原料中加入弱酸和氧化剂,并逐渐升温至50℃~90℃,持续搅拌7h~9h;S3、检测,搅拌7h~9h的过程中,测量碘值和HLB值,若此时的碘值为初始碘值的80%~90%或测得的HLB值为8.8~9.2,S4、加添加剂,添加剂包括复配表面活性剂和增效剂,向步骤S3中的易溶于的表面活性剂中加入复配表面活性剂,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增效剂搅拌混合均匀;S5、调节PH值,向步骤S4中加入碱性溶液,调制PH至6~8,再持续搅拌1h~2h,最终形成环保型润滑液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分散性好、摩擦系数小、润滑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气田金属管柱施工用环保型润滑液
本专利技术涉及润滑剂领域,特别是一种油气田金属管柱施工用环保型润滑液。
技术介绍
润滑剂是用于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减少因接触而产生的摩擦与磨损的物质。润滑剂在各种领域广泛应用,依据润滑剂物理状态可分为下列四大类:固体润滑剂、气体润滑剂、液体润滑剂、半固体润滑剂。在油气田运用广泛的是液体润滑剂,特别是在石油天然气行业钻井工程中使用较多的钻井液用润滑剂。目前许多研究开始针对油类进行改性,增加吸附基,形成较强的吸附膜,从而增加其润滑、抗压能力和稳定性,达到满足大位移井钻井需要。但是这些润滑剂也有缺点:其分散性差,配制的润滑液体不稳定,使得采用金属管柱施工实际过程较为困难,并且效果不理想;同时由于润滑剂中添加有油类,从而导致后期废弃的润滑液体处理困难,不利于环保。在油气田采用连续油管进行通井等作业过程中,通常采用油性润滑剂,配合单一的水力振荡器井下工具施工,这种方式很难保证作业顺利到位,并且作业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分散性好、摩擦系数小、润滑效果好的油气田金属管柱施工用环保型润滑液。在用连续油管进行通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气田金属管柱施工用环保型润滑液,其特征在于:该润滑液加工工艺的步骤为:S1、准备,从天然植物种子提取油脂,形成原料,并测量初始碘值;S2、酸性氧化,在常温下,向步骤S1中的原料中加入弱酸和氧化剂,并逐渐升温至50℃~90℃,并持续搅拌7h~9h;S3、检测,步骤S2中,搅拌7h~9h的过程中,测量碘值和HLB值,若此时的碘值为初始碘值的80%~90%或测得的HLB值为8.8~9.2,则说明形成合格的易溶于水的表面活性剂;S4、加添加剂,添加剂包括复配表面活性剂和增效剂,向步骤S3中的易溶于的表面活性剂中加入复配表面活性剂,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增效剂搅拌混合均匀;S5、调节PH值,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田金属管柱施工用环保型润滑液,其特征在于:该润滑液加工工艺的步骤为:S1、准备,从天然植物种子提取油脂,形成原料,并测量初始碘值;S2、酸性氧化,在常温下,向步骤S1中的原料中加入弱酸和氧化剂,并逐渐升温至50℃~90℃,并持续搅拌7h~9h;S3、检测,步骤S2中,搅拌7h~9h的过程中,测量碘值和HLB值,若此时的碘值为初始碘值的80%~90%或测得的HLB值为8.8~9.2,则说明形成合格的易溶于水的表面活性剂;S4、加添加剂,添加剂包括复配表面活性剂和增效剂,向步骤S3中的易溶于的表面活性剂中加入复配表面活性剂,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增效剂搅拌混合均匀;S5、调节PH值,向步骤S4中加入碱性溶液,调制PH至6~8,再持续搅拌1h~2h,最终形成环保型润滑液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田金属管柱施工用环保型润滑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然植物种子包括油菜籽、棉花籽、花生或大豆中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气田金属管柱施工用环保型润滑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剂包括双氧水、臭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扬洲徐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创巨油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