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炭基复合肥料生产用生物质炭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906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炭基复合肥料生产用生物质炭化炉,炉体内部从上至下顺序设有储料室、干燥室、炭化室和陈化冷却室,储料室上方设有进料斗,炉体在储料室和干燥室之间安装有供料球,干燥室和炭化室之间设有第一翻门,炭化室和陈化冷却室之间设有第二翻门,陈化冷却室出炭口设有第三翻门,干燥室内设有干燥装置,炭化室内设有燃烧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储料室、干燥室、炭化室、陈化冷却室在炉体内从上至下顺序设置,生物质材料在任意一个腔室内完成炭化工艺后,打开翻门生物质材料即可落入下一个腔室内,不需要额外的转运设备来运输生物质材料,因而各级炭化腔室之间更加紧凑,各级炭化工艺之间也更加紧凑,进而炭化效率和炭化品质都得到了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炭基复合肥料生产用生物质炭化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炭化炉
,尤其涉及一种炭基复合肥料生产用生物质炭化炉。
技术介绍
农作物秸秆是一类重要的农业废弃物,也是一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然而,一直以来,农作物秸秆被随意丢弃、焚烧,不仅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农作物秸秆的有效处理和利用问题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且作为国家重点支持和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领域的重要内容。因此,大力发展农作物秸秆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目前,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直接还田、用作燃料、堆肥发酵、气化,液化等。但是,这些技术依然受到多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存在着种种问题,如处理周期较长、条件要求较高、处理效率较低,对环境存在着二次污染等。近年来,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的肥料化利用受到了各方的关注,其中将农作物秸秆炭化后形成的生物质炭应用于复合肥料的生产中,具有显著的土壤改良和作物增产效果,此外,农作物秸秆炭化形成生物质炭,还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于发展低碳农业和土壤固碳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然而,生物质炭的形成必须在高温、缺氧或厌氧的条件下才能实现,为了保证生物质炭良好的水肥吸附保蓄性能和物理化学品质,必须依赖于一种能够满足要求的高效生物质炭化炉。现有的生物质炭化炉存在着操作不方便、高耗能、炭化条件不稳定、炭化效率低、炭化物品质差等问题,亟待改进和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炭基复合肥料生产用生物质炭化炉。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炭基复合肥料生产用生物质炭化炉,包括炉体,炉体内部从上至下顺序设有储料室、干燥室、炭化室和陈化冷却室,储料室上方设有进料斗,炉体在储料室和干燥室之间形成有供料段,供料段内可转动地安装有供料球,供料球表面与供料段侧壁之间预留有供生物质材料通过的间隙,干燥室和炭化室之间设有第一翻门,炭化室和陈化冷却室之间设有第二翻门,陈化冷却室出炭口设有第三翻门,干燥室内设有干燥装置,炭化室内设有燃烧装置。优选地,供料球表面向外延伸形成有多个用于扒拉生物质材料的翅片。优选地,燃烧装置位于炭化室中部,燃烧装置上开设有多个导热孔。优选地,燃烧装置内设有燃烧腔室,干燥装置内设有干燥腔室,干燥腔室与燃烧腔室相连通。优选地,储料室进料口上铰接有盖板。优选地,还包括传送装置,传送装置位于陈化冷却室出炭口下方。优选地,炉体外侧壁上固定有爬梯。优选地,电机驱动供料球转动。优选地,第二翻门表面包覆有保温材料。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出的炭基复合肥料生产用生物质炭化炉,储料室、干燥室、炭化室、陈化冷却室在炉体内从上至下顺序设置,生物质材料在任意一个腔室内完成炭化工艺后,打开翻门生物质材料即可落入下一个腔室内,不需要额外的转运设备来运输生物质材料,因而各级炭化腔室之间更加紧凑,各级炭化工艺之间也更加紧凑,炭化效率和炭化品质都得到了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炭基复合肥料生产用生物质炭化炉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炭基复合肥料生产用生物质炭化炉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炭基复合肥料生产用生物质炭化炉,包括炉体,炉体内部从上至下顺序设有储料室11、干燥室12、炭化室13和陈化冷却室14,储料室11上方设有进料斗15,生物质材料通过进料斗15进入储料室11,炉体在储料室11和干燥室12之间形成有供料段,供料段内可转动地安装有供料球2,供料球2表面与供料段侧壁之间预留有间隙,供料球2有电机驱动转动,电机未图示,当供料球2转动时,在供料球2的带动下,储料室11内的生物质材料经供料球2和供料段内壁之间的缝隙落入干燥室12内,干燥室12内设有干燥装置4,干燥装置4用于对生物质材料进行预热,使得生物质材料内部的水分蒸发掉,干燥室12和炭化室13之间设有第一翻门31,打开第一翻门31干燥室12内的生物质材料即可进入炭化室13内,炭化室13内设有燃烧装置5,燃烧装置5用于对生物质材料进行加热,使得生物质在炭化室13内进行热分解形成生物炭,炭化室13和陈化冷却室14之间设有第二翻门32,打开第二翻门32炭化室13内的生物炭即可进入陈化冷却室14内,陈化冷却室14用于对高温生物质炭进行冷却降温,陈化冷却室14出炭口设有第三翻门33,打开第三翻门33,陈化冷却后的生物炭即可从陈化冷却室14内下落出来。本实施例中,供料球2表面向外延伸形成有多个翅片21,供料球2转动时,翅片21扒拉储料室11内的生物质材料进入干燥室12内,同时,当供料球2停止转动后,翅片21恰好位于供料球2和供料段内壁之间的缝隙中,将储料室11和干燥室12之间完全隔开,防止储料室11内的生物质材料自由落至干燥室12内,造成干燥室12内拥堵。燃烧装置5呈柱状结构安装在炭化室13中部,燃烧装置5内设有燃烧腔室,燃烧装置5上开设有多个导热孔51用于燃烧腔室的热量传导至炭化室13内;干燥装置4呈圆锥状安装在干燥室12底部,干燥装置4内设有干燥腔室,干燥腔室底部与燃烧腔室顶部相连通,燃烧腔室内的热量会传导至干燥腔室内,因而干燥腔室不需要额外设有供热装置,这样设计起到了节能环保的作用。储料室11进料口上铰接有盖板6,防止炭化过程中氧气进入炉体内部,影响炭化品质;在陈华冷却室出炭口下方还设有传送装置7,本实施例中的传送装置7为履带式输送机,履带式输送机将从陈化冷却室14出来的生物炭转运至其他地方;第二翻门32表面包覆有保温材料,防止炭化室13内的热量进入陈化冷却室14,影响陈化冷却速度。炉体外侧壁上固定有爬梯8,方便操作人员爬至炉体顶部对炭化进行操作、检查、维修等。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炭基复合肥料生产用生物质炭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炉体内部从上至下顺序设有储料室(11)、干燥室(12)、炭化室(13)和陈化冷却室(14),储料室(11)上方设有进料斗(15),炉体在储料室(11)和干燥室(12)之间形成有供料段,供料段内可转动地安装有供料球(2),供料球(2)表面与供料段侧壁之间预留有供生物质材料通过的间隙,干燥室(12)和炭化室(13)之间设有第一翻门(31),炭化室(13)和陈化冷却室(14)之间设有第二翻门(32),陈化冷却室(14)出炭口设有第三翻门(33),干燥室(12)内设有干燥装置(4),炭化室(13)内设有燃烧装置(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炭基复合肥料生产用生物质炭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炉体内部从上至下顺序设有储料室(11)、干燥室(12)、炭化室(13)和陈化冷却室(14),储料室(11)上方设有进料斗(15),炉体在储料室(11)和干燥室(12)之间形成有供料段,供料段内可转动地安装有供料球(2),供料球(2)表面与供料段侧壁之间预留有供生物质材料通过的间隙,干燥室(12)和炭化室(13)之间设有第一翻门(31),炭化室(13)和陈化冷却室(14)之间设有第二翻门(32),陈化冷却室(14)出炭口设有第三翻门(33),干燥室(12)内设有干燥装置(4),炭化室(13)内设有燃烧装置(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基复合肥料生产用生物质炭化炉,其特征在于,供料球(2)表面向外延伸形成有多个用于扒拉生物质材料的翅片(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基复合肥料生产用生物质炭化炉,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政辉杨友坤张智慧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