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炼型聚氨酯交联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泡材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混炼型聚氨酯交联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以塑料为基体,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在塑料内部填充大量气泡,得到聚合物发泡材料,发泡材料具有密度低、隔热隔音、比强度高和缓冲性能好等多种优点,在包装业、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军事工业、航天工业以及日用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常用的发泡材料有聚氨酯发泡材料、聚乙烯发泡材料、聚丙烯发泡材料和聚苯乙烯发泡材料等。聚氨酯发泡材料引起具有宽泛的硬度范围、优异的耐磨性、机械强度、耐油、耐水、耐腐蚀、耐霉菌和可回收等优点,在汽车、包装材料以及日用品等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现有的聚氨酯发泡材料包括热塑性聚氨酯发泡材料和浇注型聚氨酯发泡材料,热塑性聚氨酯发泡材料是依靠硬段形成的晶体结构起到物理交联点的作用而产生的,该发泡材料的分子链间可能会发生粘性流动,导致其缓冲和能量吸收性能不如分子链间产生了化学交联的聚氨酯发泡材料,因而在是实际生产中更多的采用浇注法制备分子链间具有化学交联的浇注型聚氨酯发泡材料。然而浇注型聚氨酯发泡材料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将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炼型聚氨酯交联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混炼型聚氨酯20‑95份,乙烯基共聚物5‑80份,交联剂0.1‑5份和发泡剂0.5‑15份,所述混炼型聚氨酯的门尼粘度为10‑150,优选为50‑120,更优选为80‑120;优选地,混炼型聚氨酯为50‑90份,乙烯基共聚物为10‑40份,交联剂为0.5‑5份,发泡剂为3‑8份;优选地,混炼型聚氨酯为70‑90份,乙烯基共聚物为10‑25份,交联剂为0.5‑5份,发泡剂为4‑7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炼型聚氨酯交联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混炼型聚氨酯20-95份,乙烯基共聚物5-80份,交联剂0.1-5份和发泡剂0.5-15份,所述混炼型聚氨酯的门尼粘度为10-150,优选为50-120,更优选为80-120;优选地,混炼型聚氨酯为50-90份,乙烯基共聚物为10-40份,交联剂为0.5-5份,发泡剂为3-8份;优选地,混炼型聚氨酯为70-90份,乙烯基共聚物为10-25份,交联剂为0.5-5份,发泡剂为4-7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炼型聚氨酯交联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炼型聚氨酯为聚醚型混炼型聚氨酯和/或聚酯型混炼型聚氨酯;优选地,所述混炼型聚氨酯为聚醚型混炼型聚氨酯;优选地,所述聚醚型混炼型聚氨酯主要由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和烯丙基醚聚合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炼型聚氨酯交联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为聚醚二元醇;优选地,所述聚醚二元醇选自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和聚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聚醚二元醇为聚丁二醇;优选地,所述聚丁二醇的数均分子量为600-3000,优选为1000-2000;优选地,所述异氰酸酯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二甲基联苯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联苯基-4,4’-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间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烯丙基醚选自α-烯丙基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单烯丙基醚和三羟甲基丙烷双烯丙基醚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炼型聚氨酯交联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共聚物的熔融指数为1-20g/10min,优选为1-6g/10min;优选地,所述乙烯基共聚物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或聚烯烃弹性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顺力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