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泵干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8785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泵干燥器,涉及干燥器技术领域,包括干燥器壳体,干燥器壳体内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干燥器壳体分成物料室和空气交换室,空气交换室内水平设置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将空气交换室分成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内设置有送风机、冷凝器和排风机,冷凝器和排风机之间设置有挡板,下腔体内垂直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滤风板,两个相互平行的滤风板将下腔体分成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第一腔体与送风机的位置上下相对应,第二腔体内设置有热回收器,送风机上设置有送风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根据需要改变气流方向、使气流能够均匀分布,从而提高热泵干燥器的干燥效率和干燥效果,达到均匀除湿的效果等优点。

A heat pump dry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eat pump dryer,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dryer, including a dryer shell, in which a first baffle is arranged, the dryer shell is divided into a material chamber and an air exchange chamber, the air exchange chamber is horizontally provided with a second baffle, and the air exchange chamber is divided into an upper chamber by the second baffle. A blower, a condenser and an exhaust fan are arranged in the upper chamber, a baffle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condenser and the exhaust fan, and two parallel air filters are arranged vertically in the lower chamber. The lower chamber is divided into the first chamber, the second chamber and the third chamber by two parallel air filters. The second cavity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heat recovery device, and the air supply machine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supply pip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hang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air flow according to the needs, making the air flow uniformly distributed, thereby improving the drying efficiency and drying effect of the heat pump dryer, and achieving the uniform dehumidification effect,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泵干燥器
本技术涉及干燥器
,具体涉及一种热泵干燥器。
技术介绍
由于热泵干燥器能够有效地回收利用空气中的热量,减少循环空气的直接排放,在节能减排方面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热泵干燥器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热泵干燥器仍存在能源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目前大多从系统结构部件的改造(如:蒸发器、冷凝器的结构优化、空气处理通道的改造等)、热泵循环工质的选取以及利用自动控制等几方面来提高热泵干燥器的干燥效果和干燥效率。目前,传统热泵干燥器干燥室的气流均采用从干燥室底端送入干燥室内,对物料进行干燥后,由干燥室顶部排出的方式。此种方式,存在干燥室内空气温度分布不均匀、气流速度偏低和分布不均匀等问题。这势必会导致热泵干燥器的干燥效果不理想。同时,由于干燥室内的空气速度较低,干燥室内的空气与待干燥物料之间的热质传递效率较低,导致所需要的干燥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干燥效率偏低,且能耗较大。另外,由于干燥室内的温度分布不均匀,也会影响物品的干燥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能根据需要改变气流方向、使气流能够均匀分布,从而提高热泵干燥器的干燥效率和干燥效果,达到均匀除湿的效果的热泵干燥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热泵干燥器,包括干燥器壳体,干燥器壳体内垂直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干燥器壳体分成物料室和空气交换室,空气交换室内水平设置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上还设置有若干进气孔,第二隔板将空气交换室分成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内设置有送风机、冷凝器和排风机,且送风机、冷凝器和排风机依次水平设置在上腔体内,冷凝器和排风机之间还设置有挡板,下腔体内垂直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滤风板,两个相互平行的滤风板将下腔体分成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第一腔体与送风机的位置上下相对应,第二腔体内设置有热回收器,且第二腔体与冷凝器的位置上下相对应,第三腔体与排风机的位置上下相对应,送风机上设置有送风管,且送风管的一端与送风机连接,送风管的另一端设置在物料室内的顶部,送风管为中空圆台形结构,送风管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出气孔,且出气孔为圆弧凹槽状,出气孔内活动设置有调节环,调节环为圆环状结构,调节环上还设置有排气口,两个相互平行的滤风板和送风管上均设置有风口,风口上还设置有除湿管。优选的,所述排气口为圆形孔,排气口的位置与出气孔的位置相对应,便于根据需要转动调节环,可调节排气口的位置,进而可调节出风方向。优选的,所述出气孔与调节环之间为过盈配合,便于根据需要转动调节环,调节环可在出气孔上的任意位置固定,进而可调节出风方向。优选的,所述进气孔设置有两个,且进气孔分别设置在送风机和排风机下端的第二隔板上,便于使得气体进行循环。优选的,所述除湿管包括外管体,外管体的两端为开口状,外管体固定设置在风口上,外管体内活动设置有内管体,内管体的两端为开口状,内管体内还填充有干燥剂,使得从物料室内潮湿的气体经过内管体进行干燥后可进行循环除湿。优选的,所述外管体和内管体的开口方向相同,且内管体与外管体之间为螺纹连接,便于更换内管体内填充的干燥剂,有利于保证对潮湿气体的除湿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出气孔与调节环之间为过盈配合,排气口的位置与出气孔的位置相对应,便于根据需要转动调节环,可使得调节环可在出气孔上的任意位置固定,进而可调节出风方向。(2)除湿管包括外管体,外管体内活动设置有内管体,内管体内还填充有干燥剂,使得从物料室内潮湿的气体经过内管体进行干燥后可进行循环除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优选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热泵干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热泵干燥器的调节环与送风管位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热泵干燥器的出气孔位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热泵干燥器的除湿管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干燥器壳体;2、第一隔板;21、物料室;22、空气交换室;221、上腔体;222、下腔体;2221、第一腔体;2222、第二腔体;2223、第三腔体;3、第二隔板;31、进气孔;4、送风机;5、冷凝器;6、排风机;7、挡板;8、两个相互平行的滤风板;81、风口;82、除湿管;821、外管体;822、内管体;9、热回收器;10、送风管;101、出气孔;102、调节环;103、排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为本实施例的一种热泵干燥器,包括干燥器壳体1,干燥器壳体1内垂直设置有第一隔板2,第一隔板2将干燥器壳体1分成物料室21和空气交换室22,空气交换室22内水平设置有第二隔板3,第二隔板3上还设置有若干进气孔31,第二隔板3将空气交换室22分成上腔体221和下腔体222,上腔体221内设置有送风机4、冷凝器5和排风机6,且送风机4、冷凝器5和排风机6依次水平设置在上腔体221内,冷凝器5和排风机6之间还设置有挡板7,下腔体222内垂直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滤风板8,两个相互平行的滤风板8将下腔体222分成第一腔体2221、第二腔体2222和第三腔体2223,第一腔体2221与送风机4的位置上下相对应,第二腔体2222内设置有热回收器9,且第二腔体2222与冷凝器5的位置上下相对应,第三腔体2223与排风机6的位置上下相对应,送风机4上设置有送风管10,且送风管10的一端与送风机4连接,送风管10的另一端设置在物料室21内的顶部,送风管10为中空圆台形结构,送风管10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出气孔101,且出气孔101为圆弧凹槽状,出气孔101内活动设置有调节环102,调节环102为圆环状结构,调节环102上还设置有排气口103,两个相互平行的滤风板8和送风管10上均设置有风口81,风口81上还设置有除湿管82。排气口103为圆形孔,排气口103的位置与出气孔101的位置相对应,便于根据需要转动调节环102,可调节排气口103的位置,进而可调节出风方向,出气孔101与调节环102之间为过盈配合,便于根据需要转动调节环102,调节环102可在出气孔101上的任意位置固定,进而可调节出风方向,进气孔31设置有两个,且进气孔31分别设置在送风机4和排风机6下端的第二隔板3上,便于使得气体进行循环,除湿管82包括外管体821,外管体821的两端为开口状,外管体821固定设置在风口81上,外管体821内活动设置有内管体822,内管体822的两端为开口状,内管体822内还填充有干燥剂,使得从物料室21内潮湿的气体经过内管体822进行干燥后可进行循环除湿,外管体821和内管体822的开口方向相同,且内管体822与外管体821之间为螺纹连接,便于更换内管体822内填充的干燥剂,有利于保证对潮湿气体的除湿效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干燥空气通过送风管10进入物料室21后,吸收物料室21湿气,再依次经过第一隔板2上的除湿管82、两个相互平行的滤风板8上的除湿管82分成两路:一路通过热回收器、冷凝器5和送风机4进行循环;另一路进入第三腔体2223内,再经过排风机6排出;气体内管体822内填充有干燥剂,可对潮湿气体进行潮湿,有利于提高气体循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热泵干燥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泵干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器壳体(1),干燥器壳体(1)内垂直设置有第一隔板(2),第一隔板(2)将干燥器壳体(1)分成物料室(21)和空气交换室(22),空气交换室(22)内水平设置有第二隔板(3),第二隔板(3)上还设置有若干进气孔(31),第二隔板(3)将空气交换室(22)分成上腔体(221)和下腔体(222),上腔体(221)内设置有送风机(4)、冷凝器(5)和排风机(6),且送风机(4)、冷凝器(5)和排风机(6)依次水平设置在上腔体(221)内,冷凝器(5)和排风机(6)之间还设置有挡板(7),下腔体(222)内垂直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滤风板(8),两个相互平行的滤风板(8)将下腔体(222)分成第一腔体(2221)、第二腔体(2222)和第三腔体(2223),第一腔体(2221)与送风机(4)的位置上下相对应,第二腔体(2222)内设置有热回收器(9),且第二腔体(2222)与冷凝器(5)的位置上下相对应,第三腔体(2223)与排风机(6)的位置上下相对应,送风机(4)上设置有送风管(10),且送风管(10)的一端与送风机(4)连接,送风管(10)的另一端设置在物料室(21)内的顶部,送风管(10)为中空圆台形结构,送风管(10)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出气孔(101),且出气孔(101)为圆弧凹槽状,出气孔(101)内活动设置有调节环(102),调节环(102)为圆环状结构,调节环(102)上还设置有排气口(103),两个相互平行的滤风板(8)和送风管(10)上均设置有风口(81),风口(81)上还设置有除湿管(8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泵干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器壳体(1),干燥器壳体(1)内垂直设置有第一隔板(2),第一隔板(2)将干燥器壳体(1)分成物料室(21)和空气交换室(22),空气交换室(22)内水平设置有第二隔板(3),第二隔板(3)上还设置有若干进气孔(31),第二隔板(3)将空气交换室(22)分成上腔体(221)和下腔体(222),上腔体(221)内设置有送风机(4)、冷凝器(5)和排风机(6),且送风机(4)、冷凝器(5)和排风机(6)依次水平设置在上腔体(221)内,冷凝器(5)和排风机(6)之间还设置有挡板(7),下腔体(222)内垂直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滤风板(8),两个相互平行的滤风板(8)将下腔体(222)分成第一腔体(2221)、第二腔体(2222)和第三腔体(2223),第一腔体(2221)与送风机(4)的位置上下相对应,第二腔体(2222)内设置有热回收器(9),且第二腔体(2222)与冷凝器(5)的位置上下相对应,第三腔体(2223)与排风机(6)的位置上下相对应,送风机(4)上设置有送风管(10),且送风管(10)的一端与送风机(4)连接,送风管(10)的另一端设置在物料室(21)内的顶部,送风管(10)为中空圆台形结构,送风管(10)的外壁上设置有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涛王结义盛灵白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枫叶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