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纲专利>正文

一种大面积海上溢油的清除.回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17581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大面积海上溢油的清除、回收方法。其特点是利用沥青粉末作为凝结剂,将其播洒到溢油层上,使溢油与沥青结成固体块状物,该固体物易用机械的方法将其移出海面,并可重新回用作炼油厂的原料。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从海面清除并回收溢油施工方便,成本很低,除油效率高,并可使溢油回用。与其它海面溢油的清除方法相比,当溢油面积特大且远离陆地时,本方法的优越性就更加突出。(*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更详细地说属于一种适用于大面积海上溢油的油水分离方法。由各种原因造成大面积海上石油污染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急需一种迅速而有效的除去海上溢油的方法。在US 3198731号专利中叙述一种用熔融石腊从海上除去石油的方法,先加热使石腊熔化,然后将其分散到油污染的海面上,用它捕集油层,并随即凝聚起来,这样就可以用机械将油除去。该专利中还提出用天然羊毛脂皂作凝聚剂。另外还有人用氨基酸衍生物、聚乙烯短纤维的水胶浆以及聚丙烯酰胺作凝聚剂从水中除去石油。但这些方法还存在一些缺点。例如用熔融石腊作凝聚剂,虽然它能在海上与溢油形成较硬的油块,但在空中播洒融石腊的操作不便,耗能多,回收物难以利用,因而难以采用。其它凝聚剂有些形成沉淀后悬浮或沉到海中,难以回收,有些则不能与浮油形成足够硬的油块,而是形成凝胶状或较软的松散聚集体,这给下一步机械分离造成麻烦,而且其成本较高难以在海上大面积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它用沥青粉末作海上溢油的凝结剂,沥青与石油的粘结力强,密度小,而且凝结后形成的油块较硬,极易用机械方法将其从海上移出,因而它能快速地清除、回收大面积海上溢油。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是用机械粉碎的沥青粉末作海上石油的凝结剂,其粒度在10mm以下。将此沥青粉末播洒到溢油层上,沥青颗粒可与石油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并凝结成固体。这种固体极易用机械的方法如大面积的金属网将其从海面上移出,收回的固体物可送到炼油厂处理。本方法所用的主要原料沥青,其来源广泛,成本远远低于其它任何凝结剂。使用的沥青粉末便于大面积、快速播洒,而且凝成的固体物易于在短期内大面积快速回收,因此该方法可提供很高的施工效率。而且该固体物仍可作为炼油厂的原料,这是任何其他凝结法所不能比拟的。实施例在1m2见方的水池中加入一定量的海水,使其表面漂浮500克的石油,水温17℃。播洒500克的沥青粉末,最大颗粒为5mm,1小时后,几乎全部石油与全部沥青都凝结在一起,6小时后形成更硬的固体。用金属丝网可将此固体物一次捞出水面,此时看不出水面上有油珠,除油率为98%以上。权利要求,其特征在于使用粒度为10mm以下的沥青粉末作为凝结剂,将其播洒到海面的溢油层上,待溢油与沥青凝结成固体后,再用机械方法将其移出海面并送到炼油厂处理。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为。其特点是利用沥青粉末作为凝结剂,将其播洒到溢油层上,使溢油与沥青结成固体块状物,该固体物易用机械的方法将其移出海面,并可重新回用作炼油厂的原料。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从海面清除并回收溢油施工方便,成本很低,除油效率高,并可使溢油回用。与其它海面溢油的清除方法相比,当溢油面积特大且远离陆地时,本方法的优越性就更加突出。文档编号C02F1/40GK1065441SQ9110639公开日1992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1991年4月2日 优先权日1991年4月2日专利技术者潘纲 申请人:潘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面积海上溢油的清除、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粒度为10mm以下的沥青粉末作为凝结剂,将其播洒到海面的溢油层上,待溢油与沥青凝结成固体后,再用机械方法将其移出海面并送到炼油厂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纲
申请(专利权)人:潘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