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相姬专利>正文

多功能砌块及使用该多功能砌块的多功能砌块组合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6930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施工时较容易与其它多功能砌块连接,且其连接状态较坚固的多功能砌块及使用该多功能砌块的多功能砌块组合体,其铺设于河川或海岸的倾斜面和底面,从而防止土地流失,进而,在施工时与其它护岸砌块牢固结合,从而有效地防止土地流失。为达到该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铺设于河川或海岸的倾斜面上的多功能砌块包括:中央部贯通的圆筒形主体部;在主体部的下表面的圆周上形成的多个凸起;槽部,其在主体部的上表面的圆周形成,在施工时能够使其它多功能砌块的凸起插入;连接槽部,其沿着上述主体部的圆周方向形成;贯通部,其呈放射状形成于上述主体部的连接槽部并贯通主体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续铺设于河川或海岸的底面来防止地面流失的多功能砌块、及使用上述多功能砌块的多功能砌块组合体,特别是涉及一种在施工时与其它多功能砌块容易连接、且连接坚固的多功能砌块及使用上述多功能砌块的多功能砌块组合体。
技术介绍
通常,为了防止因急流或波涛等作用而造成的沙土流失或土地侵蚀,在河川或海岸等的倾斜面或底面设置护岸砌块。图1及图2为表示现有的护岸砌块的立体图及铺设状态图。如图所示,上述护岸砌块10由具有一定厚度的四方板状砌块构成,这些砌块相互连接被铺设在堤坝的倾斜面L上。但是现有护岸砌块10与地面相接触的其底面呈平面,因此,地面与砌块之间容易渗入河水,由此减弱砌块与地面的结合力。特别是发生洪水或海浪等自然灾害,河水的流速加快的情况下,会发生上述护岸砌块10抵抗不住流速而被冲失的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韩国专利申请第0402162号中提出了形成有多个凸起的护岸砌块20。图3为基于现有技术的护岸砌块的立体图。上述护岸砌块20包括主体部21;凸起22,突出形成于上述主体部21的上部表面和下部表面,从而在施工时与其它护岸砌块20相连;形成于中央部的通孔23;槽24,与其它护岸砌块一起在被铺设后用作鱼道;与其它护岸砌块相连的连接钩25。上述护岸砌块20,尤其是在铺设于建有大桥等结构物的地方时,如果浮游物与水流一起流进来,上述浮游物就会挂在形成于上述主体部21的上部表面的凸起上,从而阻挡水流。因此,支承上述结构体的支承梁露在外面,带来安全上的隐患。另外,现有的护岸砌块20只着重于减小水流的流速方面的作用,而不能提供理想的生态环境。另外,在河川或海岸的部分土地流失的情况下,因上述护岸砌块20相互间的结合力弱,所以存在着护岸砌块20连续流失的问题。为了防止上述问题,在现有的护岸砌块20的侧面设置了结合用连接钩25,通过连接各自的连接钩来25来提高护岸砌块之间的结合力。但是,现有的护岸砌块20、及使用上述护岸砌块的护岸砌块组合体,因为利用连接钩25与邻接的护岸砌块连接的工序较复杂,因此施工效率下降,并且,只能与位于侧面的护岸砌块相连接,而不能与位于上下方向上的护岸砌块相连接,即使能与位于上下方向上的护岸砌块相连接,其结合力不牢固,有可能会倒塌,从而在使用上受到限制。另外,以往,为了保护海岸、码头或堤坝等设施,使用的是四周都形成有圆形凸起的三角架型砌块(tripod block)。经常有人因为好奇而在上述三脚架型砌块上行走,但是由于上述砌块呈圆形,因此行人步行时比较危险,另外砌块之间的空间较大,所以行走时一失足就会受伤,另外,其不规则的形状也有碍于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砌块及使用该多功能砌块的多功能砌块组合体,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上述多功能砌块铺设于河川或海岸的倾斜面或底面来防止土地的流失,进而,在施工时与其它护岸砌块紧密相连,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土地流失。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砌块及使用该多功能砌块的多功能砌块组合体,上述多功能砌块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层叠,从而可以制作出大型组合体,该组合体可在如海堤等大型结构体中使用。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范围广的多功能砌块及使用该多功能砌块的多功能砌块组合体,上述多功能砌块在施工时可以并排铺设,外观美观;具有这种结构的多功能砌块组合体之间形成空间,一些小动物可以在该空间内活动;提供植物能够生长的环境,而且在多功能组合体之间的空间可以放入用来提高水质等的添加物;根据施工情况,可以增加或减少多功能砌块之间的空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铺设于河川或海底面上的多功能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筒形的主体部,其中央部被贯通;在上述主体部的下表面的圆周上突出形成的多个凸起;槽部,其在上述主体部的上表面的圆周形成,在施工时能够使其它多功能砌块的凸起插入;连接槽部,其沿着上述主体部的圆周方向形成;贯通部,其呈放射状形成于上述主体部的连接槽部并贯通主体部。在此,上述贯通部可以形成为圆形或长孔。另外,在形成有上述贯通部的主体部的外周面可以形成支承部,上述支承部在施工时与相邻的多功能砌块相接触。在上述主体部的中央部,优选形成用来挂接铁丝网的止挡部。另外,上述止挡部可以为形成在上述中央部的台阶部、或结合于上述主体部内周面的卡合凸起。而且,在上述主体部的外周面上部的一端,可形成排水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砌块结构体为层叠上述多功能砌块的多功能砌块组合体,其包括设置于下方的多功能砌块;上部多功能砌块,层叠于上述下部多功能砌块的上部,并且形成于上述上部多功能砌块下方的凸起插入设于下方的多功能砌块的槽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多功能砌块结构体为层叠上述多功能砌块的多功能砌块组合体,其包括设置于下层的多个多功能砌块;多个上层多功能砌块,搭设在上述下层多功能砌块上方,并且形成于上述上层多功能砌块下方的凸起插入上述下层多功能砌块的槽部、或主体部的中央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多功能砌块结构体为层叠上述多功能砌块的多功能砌块组合体,其包括设置于下层的多功能砌块;和上层多功能砌块,层叠于上述下层多功能砌块上方,形成于上述上层多功能砌块下方的凸起插入上述下层多功能砌块的槽部。上述多功能砌块组合体,优选还包括盖住层叠在最上端的多功能砌块上部的盖子。另外,还可以包括连接在上述多功能砌块的贯通部上的连接部件。上述连接部件可以包括U形螺栓或钢丝。附图说明图1及图2为表示现有的护岸砌块的立体图及铺设状态图;图3为表示现有的另一实施例的护岸砌块的立体图;图4至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砌块的立体图、正视图及俯视图;图7为沿图6的A-A线剖面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多功能砌块立体图;图9为铺设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多功能砌块的状态图;图10为铺设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多功能砌块的多功能砌块组合体的立体图;图11为铺设了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砌块的俯视图;图12为以其它形式铺设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砌块的俯视图;图13为根据另一铺设方法铺设的多功能砌块组合体的立体图;图14为把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砌块铺设在河川上的状态图。标号说明50多功能砌块51主体部52中央部54凸起56槽部 58连接槽部59贯通部60排水部64支承部100桥墩P连接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图4至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砌块的立体图、正视图及俯视图,而图7为图6的A-A线剖面图。如图4至7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砌块50由其中央部52被贯通的圆筒形主体部51所构成,在上述主体部51的下表面突出形成有多个凸起54。上述凸起54可以以规定的倾斜度形成为锥形,以便随着接近下方其截面积逐渐变小。另外,在上述主体部51的上表面的圆周上,形成有能够使上述凸起54插入的多个槽部56。在施工时,上述凸起54插入上述主体部51的中央部52、或上述主体部51上表面的槽部56中。另外,在上述主体部51上,形成有沿着其圆周方向有台阶的连接槽部58。另外,在上述主体部51的连接槽部58上形成有贯通部59。上述贯通部59从上述主体部51的中心,沿放射方向贯通上述主体部51。在上述贯通部59中,插入用于连接上述贯通部59之间的连接部件,以便在施工时多功能砌块与其它多功能砌块50之间紧密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铺设于河川或海底面上的多功能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筒形的主体部,其中央部被贯通;在上述主体部的下表面的圆周上突出形成的多个凸起;槽部,其在上述主体部的上表面的圆周上形成,在施工时能够让其它多功能砌块的凸起插入;连接槽部,其 沿着上述主体部的圆周方向形成;贯通部,其呈放射状形成于上述主体部的连接槽部并贯通上述主体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相姬
申请(专利权)人:韩相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