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拦沙取水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6911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拦沙取水坝,在拦沙坝和溢洪道内部设有引水廊道,引水廊道的进水口设在构成溢洪道溢流堰表面的后部,表面上设有栏栅。在拦沙坝溢洪道上设置栏栅进行取水,在保证拦沙坝发挥它的拦沙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取水功能。该取水设施是将栏栅式山溪取水工程嵌入拦沙坝体内,使栏栅式山溪取水工程与拦沙坝合二为一,使它的功能增加。平水季节(水量小),该工程发挥栏栅式山溪取水工程的作用,进行取水。洪水季节(水量大),它同时发挥拦沙坝和取水工程的作用,既能拦沙又能取水。平水季节进行栏栅的清淤及维护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兼备取水与拦沙功能的拦沙取水坝的设计,尤其是石砾型拦沙取水坝。
技术介绍
传统的拦沙坝主要是发挥拦沙的作用,没有取水的功能,保证拦沙坝在一定年限内有足够的容积来淤沙是必要条件。如果要从拦沙坝取水,需要在坝的上游另外设置取水设施,这样的话,势必占去拦沙坝的有效库容,这违反了拦沙坝拦沙的目的,会缩短拦沙坝的使用寿命。并且,既使设置在坝的上游取水塔或多空管等取水设施,也有被石砾破坏的危险。另外,虽然可以在拦沙坝的下游单独设置取水工程,以避免石砾对取水设施的破坏,但是,这样无疑会增加工程成本,是不经济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兼备取水与拦沙功能的拦沙取水坝,增加拦沙坝的功能,即在保证拦沙坝发挥它的拦沙功能的基础上,为了使拦沙坝具备取水功能而设计的一种新型水工建筑物。它既不占用拦沙坝的有效库容,又能保证从拦沙坝取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拦沙取水坝,其特征是在拦沙坝和溢洪道内部设有引水廊道,引水廊道的进水口设在构成溢洪道溢流堰表面的后部,表面上设有栏栅。拦沙坝的溢洪道上设有增加拦沙坝的功能,又通过溢流堰内的引水廊道上设有的栏栅引水,即在保证拦沙坝发挥它的拦沙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兼备取水与拦沙功能的坝。本专利技术所构建的拦沙取水坝,其特点在于通过设置在拦沙坝溢洪道上的栏栅进行取水,将栏栅式山溪取水工程与拦沙坝合二为一,使工程同时兼备拦沙与取水功能。当水流流经拦沙坝的溢洪道时,将以V=2gh(V为流速,h为拦沙坝的水位高度,g为重力加速度)的流速流过栏栅,当水量小时,水流可以全部流进栏栅,当水量大时,部分水流流进栏栅,水流进入栏栅以后通过引水廊道汇集后进行取水。根据不同的需要,取得的水量可用于供水、农用等方面。在枯水季节该工程发挥栏栅式山溪取水工程的作用从河流取水,而在洪水季节它除了取水外,还同时发挥拦沙坝的功能拦截水沙。洪水时的取水是对洪水进行分流,分流削减了洪水的能量,利于洪水中的推移质沙石在下游堆积,从而达到减轻洪水给下游带来的水沙灾害的目的。取水后可通过蓄水来满足枯水季节的用水需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将拦沙取水坝建成阶梯状,既能使河流的比降变缓,达到减轻洪水灾害的目的,同时还能通过阶梯状的拦沙取水坝进行多级取水获得更多的水量。本专利技术中的取水部位包括栏栅和引水廊道两部分,洪水季节由于水流中含沙量较高,水流流经栏栅时,对栏栅冲刷造成磨损,水流中夹带的碎石、枯枝落叶等杂物会造成栏栅堵塞,洪水过后即时维修、清除栏栅上的堵塞物是必要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正面示意2是本专利技术截面结构示意中拦沙坝1、拦沙坝增厚层1-1、引水廊道2、引水廊道进水口2-1、溢洪道溢流堰3、溢流堰表面3-1、栏栅4、溢流堰折流堤3-2。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2所示拦沙坝1,坝体比较高,由于坝体中间设有引水廊道,因此坝的表面设有增厚层1-1。一般在拦沙坝1上设有一个类似缺口的溢洪道,构成溢洪道的溢流堰亦是拦沙坝的部分,引水廊道从溢流堰和拦沙坝内部引出(溢流堰本身就是坝体的一部分),且引水廊道的进水口设在构成溢洪道溢流堰表面的后部,表面上设有栏栅,栏栅是倾斜地盖在引水口上,向下方倾斜。其与水平的夹角为20-65度,尤其是35-55度,图中标注了50度。栏栅盖在溢流堰表面与溢流堰折流堤之间,栏栅下部的引水廊道的尺寸有一些要求,其宽度一般是坝宽的1/3以内,引水廊道的宽度与溢流堰折流堤3-2形成有高度的比为1.1-1.5∶1。溢流堰折流堤的表面为斜坡,与水平的角度为10-30度,溢流堰折流堤的边缘是斜坡的高的一端,溢流堰折流堤与栏栅4接触的一端是斜坡低的一端,形成向引水廊道倾斜的取水口。图2所示,引水廊道设在坝体的中间,可如图1所示沿着坝体引出水流,也可以从坝体后面开有缺口引出水流。拦沙坝的溢洪道上设有增加拦沙坝的功能,又通过溢流堰内的引水廊道上设有的栏栅引水。权利要求1.拦沙取水坝,其特征是在拦沙坝和溢洪道内部设有引水廊道,引水廊道的进水口设在构成溢洪道溢流堰表面的后部,表面上设有栏栅。2.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拦沙取水坝,其特征是且引水廊道的进水口设在构成溢洪道溢流堰表面的后部,表面上设有栏栅倾斜的盖在引水口上,向下方倾斜,栏栅与水平的夹角为20-65度。3.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拦沙取水坝,其特征是栏栅与水平的夹角为35-55度。4.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拦沙取水坝,其特征是栏栅下部的引水廊道的尺寸是宽度是坝宽的1/3以内,引水廊道的宽度与溢流堰折流堤(3-2)形成的高度的比为1.1-1.5∶1。5.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拦沙取水坝,其特征是溢流堰折流堤的表面为斜坡,与水平的角度为10-30度,溢流堰折流堤的边缘是斜坡的高的一端,溢流堰折流堤与栏栅(4)接触的一端是斜坡低的一端,形成向引水廊道倾斜的取水口。全文摘要一种拦沙取水坝,在拦沙坝和溢洪道内部设有引水廊道,引水廊道的进水口设在构成溢洪道溢流堰表面的后部,表面上设有栏栅。在拦沙坝溢洪道上设置栏栅进行取水,在保证拦沙坝发挥它的拦沙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取水功能。该取水设施是将栏栅式山溪取水工程嵌入拦沙坝体内,使栏栅式山溪取水工程与拦沙坝合二为一,使它的功能增加。平水季节(水量小),该工程发挥栏栅式山溪取水工程的作用,进行取水。洪水季节(水量大),它同时发挥拦沙坝和取水工程的作用,既能拦沙又能取水。平水季节进行栏栅的清淤及维护工作。文档编号E02B7/00GK1743559SQ20051009458公开日2006年3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8日专利技术者张兴奇 申请人:南京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拦沙取水坝,其特征是在拦沙坝和溢洪道内部设有引水廊道,引水廊道的进水口设在构成溢洪道溢流堰表面的后部,表面上设有栏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