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6456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缓冲装置,包括外管以及安装于外管内部的内管,所述外管的一端设有杆孔,杆孔与内管一端设有的管孔相连通,杆孔内插装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沿管孔插入内管的内部,活塞杆的另一端安装有吊耳,外管另一端的管口内安装有管座,管座的中部设有注油孔,注油孔内嵌入有油塞,内管另一端的管口内设有逆止阀,逆止阀的进油口与注油孔相对应,内管的内部设有活塞,活塞安装于活塞杆的一端。本新能源汽车减震缓冲装置,利用缓冲弹簧产生的形变来抵消一部分震动力以减少活塞杆所受到的力,从而达到保护活塞杆的目的,使活塞杆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减少了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缓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能够在路面平稳行驶,主要是通过悬架上安装的减震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和车轿间受震动而出现相对运动时,减震器内的活塞会出现相应的上下移动,此时减震器内注入的油液便会因活塞的上下移动而反复从内腔流入外腔、外腔流入内腔,在这反复的流动过程中,孔壁与油液间的相互摩擦以及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形成阻碍震动的阻尼力,通过该阻尼力来抵消汽车震动产生的力,从而使汽车能够保持平稳的行驶。对于公告号202612469U提出的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汽车减震器,根据说明书记载“活塞杆总成的头部设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缓冲垫和缓冲块,通过该缓冲机构能够有效缓冲活塞杆头部受到的拉力和压力,从而增强汽车减震器的减震性能”其中存有一定的缺陷,由于缓冲垫和缓冲块为易磨损部件,长时间受到冲击力会出现断裂、穿孔现象,从而无法保障活塞杆在长时间工作下不会出现损坏。目前的汽车减震器由于未装配相应的缓冲机构,导致减震器在长时间工作下,其内部主要部件活塞杆出现裂纹而无法正常使用,频繁更换减震器不仅插装不便,而且增加了维护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缓冲装置,包括外管(1)以及安装于外管(1)内部的内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的一端设有杆孔(2),杆孔(2)与内管(4)一端设有的管孔(5)相连通,杆孔(2)内插装有活塞杆(3),活塞杆(3)的一端沿管孔(5)插入内管(4)的内部,活塞杆(3)的另一端安装有吊耳(6),外管(1)另一端的管口内安装有管座(7),管座(7)的中部设有注油孔(8),注油孔(8)内嵌入有油塞(9),内管(4)另一端的管口内设有逆止阀(10),逆止阀(10)的进油口与注油孔(8)相对应,内管(4)的内部设有活塞(11),活塞(11)安装于活塞杆(3)的一端;外管(1)的外侧壁上设有缓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缓冲装置,包括外管(1)以及安装于外管(1)内部的内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的一端设有杆孔(2),杆孔(2)与内管(4)一端设有的管孔(5)相连通,杆孔(2)内插装有活塞杆(3),活塞杆(3)的一端沿管孔(5)插入内管(4)的内部,活塞杆(3)的另一端安装有吊耳(6),外管(1)另一端的管口内安装有管座(7),管座(7)的中部设有注油孔(8),注油孔(8)内嵌入有油塞(9),内管(4)另一端的管口内设有逆止阀(10),逆止阀(10)的进油口与注油孔(8)相对应,内管(4)的内部设有活塞(11),活塞(11)安装于活塞杆(3)的一端;外管(1)的外侧壁上设有缓冲组件(12),所述缓冲组件(12)由保护外壳(121)、缓冲弹簧(122)、顶杆(123)、滑块(124)和侧板(125)组成,外壳(121)安装于外管(1)的另一端,缓冲弹簧(122)安装于外壳(121)的内腔中,顶杆(123)的一端沿外壳(121)上设有的插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娟赵文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知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