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扬尘的超细粉动态计量投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1622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提供一种防扬尘的超细粉动态计量投料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投料站、输送计量机构和负压动力机构;输送计量机构包括支架,支架的上下分别设有第一称重模块和第二称重模块,第一称重模块的称重部固定有承载转运结构,第二称重模块的称重部固定有增重计量仓;负压动力机构包括通过首尾连通的真空输送机、负压储罐、过滤密封罐、负压源,负压储罐的底部连通有集尘箱,过滤密封罐内设有粉尘过滤器;投料站的顶部连通有气压平衡管道,气压平衡管道分别与承载转运结构、增重计量仓、集尘箱实现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防止超细粉喷粉而造成环境污染,安全性能高,系统整体的使用寿命长,能够实现可靠的高精度动态计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扬尘的超细粉动态计量投料系统
本技术涉及超细粉送料系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扬尘的超细粉动态计量投料系统。
技术介绍
超细粉是指直径小于10μm的颗粒,密度小于1g/ml,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塑料、新能源、新材料、制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由于单颗超细粉材料的体积和重量都十分小,所以在输运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扬尘,且不同超细粉材料的密度差异较大,因而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根据重量进行计量。超细粉使粉状材料的一种,传统技术没有针对超细粉设计专用的送料系统。现有粉状材料的送料系统通常设置有密封的投料站、上料仓、计量螺杆和接料仓,通过正压力以及重力的作用使上料仓中的粉状材料进入计量螺杆,计量螺杆再将粉状材料输送到接料仓中,由于现有送料系统中存在正压力,投料站在投料进入上料仓的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扬尘,计量螺杆送料到接料仓的过程中同样会产生严重的喷粉,粉状材料被喷出外界环境中不但严重影响空气质量、不利于环境中各装置的正常运作,同时还浪费材料,粉状材料配合正压动力系统存在爆炸的安全隐患;此外,现有送料系统的称重仅由计量螺杆通过流量计算完成,精确度低,且扬尘严重会影响实际到达接料仓中粉状材料的量,导致计量的可靠性低。特别是体积重量都极小的超细粉材料,使用上述现有的送料系统存在的问题更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扬尘的超细粉动态计量投料系统,能够有效防止超细粉喷粉,安全性能高,且节省材料,能够实现可靠的高精度计量。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一种防扬尘的超细粉动态计量投料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投料站、输送计量机构和负压动力机构,投料站电连接有总控制器,总控制器电连接有计量控制器和负压控制器,计量控制器与输送计量机构电连接,负压控制器与负压动力机构电连接;输送计量机构包括支架,支架的上下分别设有第一称重模块和第二称重模块,第一称重模块的称重部固定有承载转运结构,第二称重模块的称重部固定有增重计量仓,投料站的输出端与承载转运结构的输入端连接,承载转运结构的输出端与增重计量仓的输入端连接,增重计量仓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料管;负压动力机构包括通过首尾连通的真空输送机、负压储罐、过滤密封罐、负压源,真空输送机的输出端与承载转运结构连接,负压储罐的底部连通有集尘箱,过滤密封罐内设有粉尘过滤器;投料站的顶部连通有气压平衡管道,气压平衡管道分别与承载转运结构、增重计量仓、集尘箱实现连通。进一步的,承载转运结构包括失重计量仓和计量螺杆,失重计量仓的输出端与计量螺杆的输入端连接,失重计量仓的输入端为承载转运结构的输入端,计量螺杆的输出端为承载转运结构的输出端。进一步的,失重计量仓内设有第一搅拌结构。进一步的,增重计量仓内设有第二搅拌结构。进一步的,计量螺杆的输出端通过软管与增重计量仓的输入端连接,计量螺杆、增重计量仓分别与软管的连接处均设有防漏阀门。进一步的,负压储罐设有负压表。进一步的,真空输送机与负压储罐之间设有第一阀门,过滤密封罐连接有反吹装置。进一步的,气压平衡管道与承载转运结构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阀门。进一步的,气压平衡管道与增重计量仓的连接处设有第三阀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公开一种防扬尘的超细粉动态计量投料系统,采用负压和重力实现转运,同时设计可靠的气压平衡结构,能够有效防止超细粉喷粉而造成环境污染,防止环境中的工作人员健康受影响,还能确保环境中各种装置的使用寿命,安全性能高,且节省材料,系统整体的使用寿命长,还能防止因喷粉而影响实际计量的超细粉总量,配合特殊的计量机构,能够实现可靠的高精度动态计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投料站10、总控制器11、计量控制器12、负压控制器13、支架20、第一称重模块201、第二称重模块202、承载转运结构21、失重计量仓211、计量螺杆212、第一搅拌结构213、增重计量仓22、第二搅拌结构221、软管222、出料管23、真空输送机30、负压储罐31、负压表312、第一阀门313、过滤密封罐32、粉尘过滤器321、反吹装置322、负压源33、集尘箱34、气压平衡管道40、第二阀门401、第三阀门402。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本技术方案公开一种防扬尘的超细粉动态计量投料系统,具有密封的计量送料空间,包括相互连通的投料站10、输送计量机构和负压动力机构,投料站10电连接有总控制器11,总控制器11电连接有计量控制器12和负压控制器13,计量控制器12与输送计量机构电连接,负压控制器13与负压动力机构电连接;输送计量机构包括支架20,支架20的上下分别设有第一称重模块201和第二称重模块202,第一称重模块201的称重部固定有承载转运结构21,第二称重模块202的称重部固定有增重计量仓22,投料站10的输出端与承载转运结构21的输入端连接,承载转运结构21的输出端与增重计量仓22的输入端连接,增重计量仓22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料管23;负压动力机构包括通过首尾连通的真空输送机30、负压储罐31、过滤密封罐32、负压源33,即真空输送机30的输入端与负压储罐31的输出端连接、负压储罐31的输入端与过滤密封罐32的输出端连接、过滤密封罐32的输入端与负压源33的输出端连接,真空输送机30的输出端与承载转运结构21连接,负压储罐31的底部连通有集尘箱34,过滤密封罐32内设有粉尘过滤器321;投料站10的顶部连通有气压平衡管道40,气压平衡管道40分别与承载转运结构21、增重计量仓22、集尘箱34实现连通,优选地,气压平衡管道40中设有用于导通和截止的气压平衡阀门。本技术的运作过程是:负压源33工作,通过过滤密封罐32、负压储罐31将负压动力传递到承载转运结构21和增重计量仓22中,确保本技术送料系统具有一个负压的内部环境;投料站10中的超细粉进入承载转运结构21中,再进入增重计量仓22中并通过出料管23输出,第一称重模块201和第二称模块202分别测得承载转运结构21和增重计量仓22的重量,根据第一称重模块201和第二称重模块202的读数变化调整承载转运结构21的转运速度,从而有效确保出料管23的输出流量能够配合其连接的下一步工序的需求,计量可靠、精确;由于单颗超细粉的体积和重量都极小,负压动力机构在给输送计量机构提供负压动力的过程中,会有少量超细粉进入负压动力机构中,粉尘过滤器321能够有效过滤超细粉,防止超细粉进入负压源33,过滤出的超细粉被储存于集尘箱34中,可以提高超细粉的利用率;投料站10由于输出超细粉而内部气压不断降低,承载转运结构21在转运调控超细粉的过程中其内部气压也不断变化,增重计量仓22在接受超细粉时其内部气压不断增大,集尘箱34不断收集被过滤的超细粉时其内部气压也不断增大,气压平衡管道40能够有机地平衡投料站10、承载转运结构21、增重计量仓22和集尘箱34之间的气压,从而确保本技术的送料动作顺畅可靠,还能有效防止发生扬尘。本技术采用负压和重力实现转运,同时设计可靠的气压平衡结构,能够有效防止超细粉喷粉而造成环境污染,防止环境中的工作人员健康受影响,还能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扬尘的超细粉动态计量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通的投料站(10)、输送计量机构和负压动力机构,所述投料站(10)电连接有总控制器(11),所述总控制器(11)电连接有计量控制器(12)和负压控制器(13),所述计量控制器(12)与所述输送计量机构电连接,所述负压控制器(13)与所述负压动力机构电连接;所述输送计量机构包括支架(20),所述支架(20)的上下分别设有第一称重模块(201)和第二称重模块(202),所述第一称重模块(201)的称重部固定有承载转运结构(21),所述第二称重模块(202)的称重部固定有增重计量仓(22),所述投料站(10)的输出端与所述承载转运结构(2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承载转运结构(21)的输出端与所述增重计量仓(2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增重计量仓(22)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料管(23);所述负压动力机构包括通过首尾连通的真空输送机(30)、负压储罐(31)、过滤密封罐(32)、负压源(33),所述真空输送机(30)的输出端与所述承载转运结构(21)连接,所述负压储罐(31)的底部连通有集尘箱(34),所述过滤密封罐(32)内设有粉尘过滤器(321);所述投料站(10)的顶部连通有气压平衡管道(40),所述气压平衡管道(40)分别与所述承载转运结构(21)、所述增重计量仓(22)、所述集尘箱(34)实现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扬尘的超细粉动态计量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通的投料站(10)、输送计量机构和负压动力机构,所述投料站(10)电连接有总控制器(11),所述总控制器(11)电连接有计量控制器(12)和负压控制器(13),所述计量控制器(12)与所述输送计量机构电连接,所述负压控制器(13)与所述负压动力机构电连接;所述输送计量机构包括支架(20),所述支架(20)的上下分别设有第一称重模块(201)和第二称重模块(202),所述第一称重模块(201)的称重部固定有承载转运结构(21),所述第二称重模块(202)的称重部固定有增重计量仓(22),所述投料站(10)的输出端与所述承载转运结构(2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承载转运结构(21)的输出端与所述增重计量仓(2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增重计量仓(22)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料管(23);所述负压动力机构包括通过首尾连通的真空输送机(30)、负压储罐(31)、过滤密封罐(32)、负压源(33),所述真空输送机(30)的输出端与所述承载转运结构(21)连接,所述负压储罐(31)的底部连通有集尘箱(34),所述过滤密封罐(32)内设有粉尘过滤器(321);所述投料站(10)的顶部连通有气压平衡管道(40),所述气压平衡管道(40)分别与所述承载转运结构(21)、所述增重计量仓(22)、所述集尘箱(34)实现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扬尘的超细粉动态计量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转运结构(21)包括失重计量仓(211)和计量螺杆(2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明能唐银黄春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中新能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