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直流电机电枢线圈绕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5834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功率直流电机电枢线圈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线机构、送线机构、切断机构、成型机构;所述放线机构由线盘和整形机构组成,所述整形机构包含导轮组、纵向整形轮组和横向整形轮组;所述送线机构包括送线气缸安装座、送线气缸、传动机构、线型导轨和滑块;所述成型机构分为第一成型机构和第二成型机构;所述放线机构和送线机构之间还设置有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和送线机构之间设置有导线座;该装置可以自动进行线材整形,定长切断以及按照电枢线圈的设定形状成型加工,其自动化程度较高,生产的电枢线圈稳定性好,效率高,解决了大功率直流电机电枢大线径线圈的绕制问题,完全可以代替人工进行生产,大大的提高产能。

A winding device for armature coil of high-power DC mo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inding device for armature coil of high-power DC moto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winding device comprises a wire laying mechanism, a wire feeding mechanism, a cutting mechanism and a forming mechanism; the wire laying mechanism consists of a wire disc and a shaping mechanism, and the shap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guide wheel group, a longitudinal shaping wheel group and a transverse shaping wheel group. The wire feed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wire feeding cylinder mounting seat, a wire feeding cylinder,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 linear guide rail and a slider; the forming mechanism is divided into a first forming mechanism and a second forming mechanism; a pressing mechanism is also arranged between the wire feeding mechanism and the wire feeding mechanism; a wire sea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pressing mechanism and the wire feeding mechanism; and the device is divided into a first forming mechanism and a second forming mechanism. It can automatically shape the wire, cut off the length and shape the armature coil. It has high automation, good stability and high efficiency of the armature coil. It solves the winding problem of the large diameter armature coil of high power DC motor, and can completely replace the manual production and greatly improves it. Capa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功率直流电机电枢线圈绕制装置
本技术属于异形线圈生产装置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大功率直流电机电枢线圈绕制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对于小功率的直流电机电枢生产过程中,由于其线径较细,易于实现自动化的绕制,但是在大功率直流电机的工作电流大,导致大功率直流电机电枢的线圈线径较粗,并且匝数少,那么较粗线径的线材其强度大,不易弯折成型,那么小功率直流电机线圈机械化的绕制方法无法使用,传统的大功率直流电机电枢生产方式往往是通过人工将线材按照设计的线圈形状进行弯折成型,对于一些异性线圈,人工生产难度大,生产效率低下。那么为了实现高效率的生产和制造,就需要异形线圈的机械化生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功率直流电机电枢线圈绕制装置,其可以实现大功率直流电机的电枢所使用的异形线圈高效率的生产和制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功率直流电机电枢线圈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线机构、送线机构、切断机构、成型机构;所述放线机构由线盘和整形机构组成,所述整形机构包含导轮组、纵向整形轮组和横向整形轮组;所述送线机构包括送线气缸安装座、送线气缸、传动机构、线型导轨和滑块,所述线型导轨平行固定设置在基座上,所述送线气缸安装座的下端面两侧设置滑块,所述送线气缸安装座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线型导轨上,所述送线气缸安装座的上端垂直设置送线气缸,所述送线气缸输出端固连有送线压板;所述切断机构包括动切刀、静切刀、切断气缸以及切断气缸安装座,所述静切刀固连在切断气缸安装座上,所述切断气缸输出端连接动切刀,所述切断气缸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导线孔;所述成型机构分为第一成型机构和第二成型机构;所述第一成型机构包含导向纤、第一气缸、第一成型支架、成型模具(760)、第一气缸输出端固连有导向纤,所述导向纤端部设置有成型推板,所述成型推板可插入成型槽内,并沿成型槽线性移动;所述第二成型机构包含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含第一上夹持部和第一下夹持部,所述第一上夹持部和第一下夹持部相铰接于固连在第一夹持机构支架上的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一上夹持部和第一下夹持部前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上咬合口上第一下咬合口,后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上夹持部连接柄和第二上夹持部连接柄,所述第二上夹持部连接柄固连有第一夹持气缸,所述夹持气缸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上夹持部连接柄相铰接;所述第一夹持机构还包含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由翻转气缸、与翻转气缸输出端固连的第一齿条以及与第一齿条传动连接的第一扇形齿组成,所述第一扇形齿可带动第一上夹持部和第一下夹持部同步转动;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含第二上夹持部和第二下夹持部,所述第二上夹持部和第二下夹持部前端设置有第二上咬合口和第二下咬合口,所述第二上咬合口和第二下咬合口可形成咬合从而夹紧。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纵向整形轮组由转动设置于纵向支撑板上的若干辊轮以及纵向调节装置组成,所述纵向调节装置包含纵向固定板以及若干调节螺栓组成,调节所述调节螺栓可调节纵向支撑板的高度。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成型模具包含第一成型块、第二成型块、成型模具支座组成,所述第一成型块、第二成型块安装于成型模具支座顶面,所述第一成型块、第二成型块具有设定间隙,所述设定间隙稍大于所述成型推板的厚度,所述成型模具支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设定间隙共同组成所述成型推板的导向槽;所述第一成型块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一成型槽,所述第二成型块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槽和第二成型槽,所述第一定位槽、第一成型槽、第二成型块、第二成型槽以及所述导向槽围合成十字形结构的成型槽。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成型推板前端设置有线材卡槽。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一成型槽、所述第二定位槽和第二成型槽相连接处具有设置有第一圆弧和第二圆弧。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放线机构和送线机构之间还设置有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底板、压紧气缸、压紧气缸安装板和压板,所述压紧气缸安装板通过压紧底板固定设置在基座上,所述压紧气缸垂直设置在压紧气缸安装板上,所述压紧气缸的输出端连接压板。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压紧机构和送线机构之间设置有导线座,所述导线座内设置有第二导线孔。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该装置可以自动进行线材整形,定长切断以及按照电枢线圈的设定形状成型加工,其自动化程度较高,生产的电枢线圈稳定性好,效率高,解决了大功率直流电机电枢大线径线圈的绕制问题,完全可以代替人工进行生产,大大的提高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整形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是切断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一成型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是成型模具结构示意图。图6是成型槽主视图。图7是AA剖视图。图8是第二成型机构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图9是第二成型机构夹紧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0是第二成型机构翻转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已给出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未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见图1,一种大功率直流电机电枢线圈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线机构、送线机构、切断机构、成型机构;见图1-2,所述放线机构由线盘(图中未示出)和整形机构200组成,所述整形机构200包含导轮组210、纵向整形轮组220和横向整形轮组230,所述纵向整形轮组220由转动设置于纵向支撑板225上的若干辊轮221以及纵向调节装置组成,所述纵向调节装置包含纵向固定板224以及若干调节螺栓223组成,调节所述调节螺栓223可调节纵向支撑板225的高度。横向整形轮组230结构与纵向整形轮组220结构相同,这里不在赘述。见图1,所述送线机构包括送线气缸安装座541、送线气缸540、传动机构、线型导轨530和滑块,所述线型导轨530平行固定设置在基座100上,所述送线气缸安装座541的下端面两侧设置滑块,所述送线气缸安装座541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线型导轨530上,所述送线气缸安装座541的上端垂直设置送线气缸540,所述送线气缸540输出端固连有送线压板542。传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510、丝杠固定座550、丝杠520、丝杠螺母521,所述伺服电机510固定在基座100上,所述伺服电机510输出端连接丝杠520,所述丝杠520两端通过丝杠固定座550设置在基座100上,所述丝杠520上通过丝杠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功率直流电机电枢线圈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线机构、送线机构(500)、切断机构(600)、成型机构;所述放线机构由线盘和整形机构(200)组成,所述整形机构(200)包含导轮组(210)、纵向整形轮组(220)和横向整形轮组(230);所述送线机构(500)包括送线气缸安装座(541)、送线气缸(540)、传动机构、线型导轨(530)和滑块,所述线型导轨(530)平行固定设置在基座(100)上,所述送线气缸安装座(541)的下端面两侧设置滑块,所述送线气缸安装座(541)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线型导轨(530)上,所述送线气缸安装座(541)的上端垂直设置送线气缸(540),所述送线气缸(540)输出端固连有送线压板(542);所述切断机构(600)包括动切刀(630)、静切刀(640)、切断气缸(610)以及切断气缸安装座(620),所述静切刀(640)固连在切断气缸安装座(620)上,所述切断气缸(610)输出端连接动切刀(630),所述切断气缸安装座(620)上设置有第一导线孔(650);所述成型机构分为第一成型机构(700)和第二成型机构(800);所述第一成型机构(700)包含导向纤(710)、第一气缸(720)、第一成型支架(730)、成型模具(760)、第一气缸(720)输出端固连有导向纤(710),所述导向纤(710)端部设置有成型推板(711),所述成型推板(711)可插入成型槽(762)内,并沿成型槽(762)线性移动;所述第二成型机构(800)包含第一夹持机构(820)和第二夹持机构(840),所述第一夹持机构(820)和第二夹持机构(840)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机构(820)包含第一上夹持部(821)和第一下夹持部(822),所述第一上夹持部(821)和第一下夹持部(822)相铰接于固连在第一夹持机构支架(860)上的第二铰接轴(861),所述第一上夹持部(821)和第一下夹持部(822)前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上咬合口(8211)上第一下咬合口(8221),后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上夹持部连接柄(8212)和第二上夹持部连接柄(8222),所述第二上夹持部连接柄(8222)固连有第一夹持气缸(850),所述夹持气缸输出端(851)与所述第一上夹持部连接柄(8212)相铰接;所述第一夹持机构(820)还包含有翻转机构(830),所述翻转机构(830)由翻转气缸(833)、与翻转气缸输出端固连的第一齿条(831)以及与第一齿条(831)传动连接的第一扇形齿(832)组成,所述第一扇形齿(832)可带动第一上夹持部(821)和第一下夹持部(822)同步转动;所述第二夹持机构(840)包含第二上夹持部(841)和第二下夹持部(842),所述第二上夹持部(841)和第二下夹持部(842)前端设置有第二上咬合口(8411)和第二下咬合口(8421),所述第二上咬合口(8411)和第二下咬合口(8421)可形成咬合从而夹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功率直流电机电枢线圈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线机构、送线机构(500)、切断机构(600)、成型机构;所述放线机构由线盘和整形机构(200)组成,所述整形机构(200)包含导轮组(210)、纵向整形轮组(220)和横向整形轮组(230);所述送线机构(500)包括送线气缸安装座(541)、送线气缸(540)、传动机构、线型导轨(530)和滑块,所述线型导轨(530)平行固定设置在基座(100)上,所述送线气缸安装座(541)的下端面两侧设置滑块,所述送线气缸安装座(541)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线型导轨(530)上,所述送线气缸安装座(541)的上端垂直设置送线气缸(540),所述送线气缸(540)输出端固连有送线压板(542);所述切断机构(600)包括动切刀(630)、静切刀(640)、切断气缸(610)以及切断气缸安装座(620),所述静切刀(640)固连在切断气缸安装座(620)上,所述切断气缸(610)输出端连接动切刀(630),所述切断气缸安装座(620)上设置有第一导线孔(650);所述成型机构分为第一成型机构(700)和第二成型机构(800);所述第一成型机构(700)包含导向纤(710)、第一气缸(720)、第一成型支架(730)、成型模具(760)、第一气缸(720)输出端固连有导向纤(710),所述导向纤(710)端部设置有成型推板(711),所述成型推板(711)可插入成型槽(762)内,并沿成型槽(762)线性移动;所述第二成型机构(800)包含第一夹持机构(820)和第二夹持机构(840),所述第一夹持机构(820)和第二夹持机构(840)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机构(820)包含第一上夹持部(821)和第一下夹持部(822),所述第一上夹持部(821)和第一下夹持部(822)相铰接于固连在第一夹持机构支架(860)上的第二铰接轴(861),所述第一上夹持部(821)和第一下夹持部(822)前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上咬合口(8211)上第一下咬合口(8221),后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上夹持部连接柄(8212)和第二上夹持部连接柄(8222),所述第二上夹持部连接柄(8222)固连有第一夹持气缸(850),所述夹持气缸输出端(851)与所述第一上夹持部连接柄(8212)相铰接;所述第一夹持机构(820)还包含有翻转机构(830),所述翻转机构(830)由翻转气缸(833)、与翻转气缸输出端固连的第一齿条(831)以及与第一齿条(831)传动连接的第一扇形齿(832)组成,所述第一扇形齿(832)可带动第一上夹持部(821)和第一下夹持部(822)同步转动;所述第二夹持机构(840)包含第二上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岳荣
申请(专利权)人:海盐龙博直流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