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机床用工件导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5048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用工件导出机构,包括承压板,所述承压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的内部夹持连接第一滑轨的一端,所述第一滑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板,所述承压板的上表面靠近第一夹持板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前表面转动连接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后端贯穿限位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伺服电机作为驱动装置,且可实现待加工工件的平稳推进和导出的目的;通过双向控制装置,可实现控制伺服电机的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进而便于工件的推进和导出处理,提高了工件导出机构的加工效率,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A workpiece export mechanism for CNC machine tool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orkpiece export mechanism for a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 which comprises a pressure plate, the upper surface of which is fixed with a first clamping plate, the inner clamping of the first clamp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first slide rail,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slide rail is fixed with a second clamping plate,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pressure plate is fixed with a second clamping plate.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limit plate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a servo motor, and the back end of the servo motor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a threaded rod through the inner part of the limit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servo motor as the driving device, and can realize the smooth propulsion and export of the workpiece to be processed; the forward and reverse rotation of the servo motor can be controlled by the bidirectional control device, thereby facilitating the processing of the workpiece to be pushed and exported, and improving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of the workpiece export mechanism. It is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safe and convenient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机床用工件导出机构
本技术涉及数控机床
,尤其涉及一种数控机床用工件导出机构。
技术介绍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Computernumericalcontrolmachinetools)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数控机床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加工问题,是一种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动化机床,代表了现代机床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数控机床在对工件进行加工时,需要借助工件导出机构来完成工件的推进和导出工作。但是目前数控机床常用的工件导出机构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并不适用于工件的推进导出工作,工件导出机构一般都采用气缸作为驱动装置来带动工件运动,进而实现工件在数控机床中的推进与导出,气缸带动工件运动的方式存在以下不足点:第一,由于气缸的结构特性,无法实现工件的平稳推进或导出,在工件移动的过程中,由于惯性的作用,会造成工件与数控机床之间的相对位移,进而影响工件的加工,同时,也会对工件造成一定的损伤;第二,气缸的运作需要较多的辅助装置,且气缸的结构较为复杂,发生故障时,检修较为麻烦,影响数控机床的加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件导出机构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并不适用于工件的推进导出工作,工件导出机构一般都采用气缸作为驱动装置来带动工件运动,进而实现工件在数控机床中的推进与导出,气缸带动工件运动的方式存在以下不足点:第一,由于气缸的结构特性,无法实现工件的平稳推进或导出,在工件移动的过程中,由于惯性的作用,会造成工件与数控机床之间的相对位移,进而影响工件的加工,同时,也会对工件造成一定的损伤;第二,气缸的运作需要较多的辅助装置,且气缸的结构较为复杂,发生故障时,检修较为麻烦,影响数控机床的加工进度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数控机床用工件导出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控机床用工件导出机构,包括承压板,所述承压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的内部夹持连接第一滑轨的一端,所述第一滑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板,所述承压板的上表面靠近第一夹持板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前表面转动连接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后端贯穿限位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后端转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板,所述承压板的上表面靠近限位板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三夹持板,所述第三夹持板的内部夹持连接第二滑轨的一端,所述第二滑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夹持板,所述第一滑轨、螺纹杆和第二滑轨的中部外侧均连接有工件固定板,所述承压板的上表面靠近第三夹持板的前表面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控制器,所述伺服电机控制器的一侧嵌入连接输电线的一端,所述输电线的另一端嵌入连接有双向控制装置。优选的,所述双向控制装置包括壳体、转轴、踩压板、第一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第一凸起块、第二凸起块、正转开关和反转开关,所述双向控制装置的外部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嵌入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踩压板,所述壳体的内部顶端与踩压板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壳体的内部底端与踩压板的下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踩压板的上表面靠近第一复位弹簧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一凸起块,且踩压板的下表面靠近第二复位弹簧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二凸起块,所述壳体的内部底端靠近第二复位弹簧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正转开关,且壳体的内部顶端靠近第一复位弹簧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反转开关,所述正转开关与输电线之间和反转开关与输电线之间均为双向电性连接,所述输电线的输出端与伺服电机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伺服电机控制器的输出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的两端外部均套接有防护套,防护套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优选的,所述工件固定板的底部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螺纹杆与工件固定板之间通过螺纹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工件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永久磁铁。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起块的上端与第二凸起块的下端均套接有防滑套,所述第一凸起块与防护套之间和第二凸起块与防滑套之间均通过树脂胶粘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控机床用工件导出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采用伺服电机作为驱动装置,且可实现待加工工件的平稳推进和导出的目的,避免了工件在推进和导出的过程中,因在惯性的作用下,发生损伤的问题;通过双向控制装置,可实现控制伺服电机的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进而便于工件的推进和导出处理,提高了工件导出机构的加工效率,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提高了工件导出机构的实用性能,让工件导出机构更加适用于数控机床的工件加工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双向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承压板;2、第一夹持板;3、第一滑轨;4、第二夹持板;5、限位板;6、伺服电机;7、螺纹杆;8、第二限位板;9、第三夹持板;10、第二滑轨;11、第四夹持板;12、工件固定板;13、伺服电机控制器;14、输电线;15、双向控制装置;151、壳体;152、转轴;153、踩压板;154、第一复位弹簧;155、第二复位弹簧;156、第一凸起块;157、第二凸起块;158、正转开关;159、反转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一种数控机床用工件导出机构,包括承压板1,承压板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夹持板2,第一夹持板2的内部夹持连接第一滑轨3的一端,第一滑轨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板4,承压板1的上表面靠近第一夹持板2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限位板5,限位板5的前表面转动连接有伺服电机6,且伺服电机6的后端贯穿限位板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7,螺纹杆7的后端转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板8,承压板1的上表面靠近限位板5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三夹持板9,第三夹持板9的内部夹持连接第二滑轨10的一端,第二滑轨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夹持板11,第一滑轨3、螺纹杆7和第二滑轨10的中部外侧均连接有工件固定板12,承压板1的上表面靠近第三夹持板9的前表面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控制器13,伺服电机控制器13的一侧嵌入连接输电线14的一端,输电线14的另一端嵌入连接有双向控制装置15。为了便于控制伺服电机6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双向控制装置15包括壳体1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控机床用工件导出机构,包括承压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板(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夹持板(2),所述第一夹持板(2)的内部夹持连接第一滑轨(3)的一端,所述第一滑轨(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板(4),所述承压板(1)的上表面靠近第一夹持板(2)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限位板(5),所述限位板(5)的前表面转动连接有伺服电机(6),且伺服电机(6)的后端贯穿限位板(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的后端转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板(8),所述承压板(1)的上表面靠近限位板(5)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三夹持板(9),所述第三夹持板(9)的内部夹持连接第二滑轨(10)的一端,所述第二滑轨(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夹持板(11),所述第一滑轨(3)、螺纹杆(7)和第二滑轨(10)的中部外侧均连接有工件固定板(12),所述承压板(1)的上表面靠近第三夹持板(9)的前表面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控制器(13),所述伺服电机控制器(13)的一侧嵌入连接输电线(14)的一端,所述输电线(14)的另一端嵌入连接有双向控制装置(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机床用工件导出机构,包括承压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板(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夹持板(2),所述第一夹持板(2)的内部夹持连接第一滑轨(3)的一端,所述第一滑轨(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板(4),所述承压板(1)的上表面靠近第一夹持板(2)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限位板(5),所述限位板(5)的前表面转动连接有伺服电机(6),且伺服电机(6)的后端贯穿限位板(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的后端转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板(8),所述承压板(1)的上表面靠近限位板(5)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三夹持板(9),所述第三夹持板(9)的内部夹持连接第二滑轨(10)的一端,所述第二滑轨(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夹持板(11),所述第一滑轨(3)、螺纹杆(7)和第二滑轨(10)的中部外侧均连接有工件固定板(12),所述承压板(1)的上表面靠近第三夹持板(9)的前表面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控制器(13),所述伺服电机控制器(13)的一侧嵌入连接输电线(14)的一端,所述输电线(14)的另一端嵌入连接有双向控制装置(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用工件导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控制装置(15)包括壳体(151)、转轴(152)、踩压板(153)、第一复位弹簧(154)、第二复位弹簧(155)、第一凸起块(156)、第二凸起块(157)、正转开关(158)和反转开关(159),所述双向控制装置(15)的外部设置有壳体(151),所述壳体(151)的一侧嵌入转动安装有转轴(152),所述转轴(15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踩压板(153),所述壳体(151)的内部顶端与踩压板(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裕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永春信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