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过滤孔隙的机织过滤布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13571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0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过滤孔隙的机织过滤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节过滤孔隙的机织过滤布采用了具有弹性的纺织纤维尼龙6长丝纤维作为经纬纱和在所述过滤布的四周增设了用于增大过滤布孔隙度的三个挡位的固定扣。固定扣的每个挡位的间距为5cm。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过滤布较之于目前普遍使用的机织过滤布,具有明确可靠的过滤孔隙度增大调节的效果。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woven filter cloth with adjustable filtration por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woven filter fabric with adjustable filter pores,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woven filter fabric with adjustable filter pores adopts elastic textile fiber nylon 6 filament fiber as warp and weft yarn and adds three baffles around the filter fabric for increasing the porosity of the filter fabric. A fixed fastener. The spacing of each stop of the fixed buckle is 5cm. Compared with the commonly used woven filter cloth, the filter cloth of the invention has a definite and reliable effect of increasing and adjusting the filtration poros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过滤孔隙的机织过滤布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过滤孔隙的机织过滤布的制造方法,涉及纺织
;特别涉及产业用纺织品中的工业过滤布
;具体涉及机织组织结构的机织过滤布

技术介绍
目前,产业用纺织纤维过滤介质被广泛应用于矿产资源产业的选矿脱水、洗煤、炼油厂石油脱蜡、工业流体液/固分离、物料提纯或回收的过滤工序中。且板框压滤机上所用的过滤介质大都是由化学纤维或天然纤维制成的机织过滤布。但是,由于化纤滤布或天然纤维滤布在其制造过程和工艺中,采用的是经纱和纬纱交错织造的方式,其过滤的孔隙度控制是靠经纱和纬纱的纤度、及经纱和纬纱交织的密度和方式来实现的。而且,经纱和纬纱的交织或交错所形成的过滤孔隙或密度一经成品定型和投入应用,其过滤孔隙或密度便无法调整和改变。并且随着过滤周期的增加其过滤孔隙或密度只能越来越小;机织过滤布表面形成的全面均匀分布的经纬交织点或缝隙,使得被过滤物颗粒极易在频繁的过滤作业过程中在这些交织点或缝隙逐渐集结和积累,使得过滤布孔隙变小、不易卸饼、滤布堵塞、过滤液输入系统泵压增高、过滤效率降低、过滤布更换周期变短、滤布使用寿命减少、过滤布不易清洗、过滤布即使清洗后重复使用的次数减少、致使过滤布用户方生产效率下降和生产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过滤孔隙的机织过滤布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过滤孔隙的机织过滤布所采用的原料为具有弹性的纺织纤维;所述的过滤布的纹织组织为常规机织组织结构中的一种;所述的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过滤孔隙的机织过滤布四周的固定用扣孔采用了三挡调节位置,每个挡位之间的调节距离设置为5cm。初始使用时采用第一挡位固定过滤布,经过一段过滤运行后可将固定用扣调节到第二挡位,此时可将过滤布在四周方向上向外拉伸一个挡位的距离,即:5cm。其实用效果是经过拉伸后的过滤布的过滤孔隙度相应地等量加大。第三挡位的原理和效果与第二挡同理。这样一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过滤布较之于目前普遍使用的机织过滤布,具有明确可靠的过滤孔隙度增大调节的效果。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可调节过滤孔隙的机织过滤布的示意图。图中1为过滤布上的进料孔,图中2为出料口,图中3为过滤布的纬纱尼龙6长丝弹力纤维,图中4为过滤布的经纱尼龙6长丝弹力纤维,图中5为过滤布四周分布的固定用扣孔,图中6为过滤布四周分布的第一挡过滤布固定用扣孔,图中7为过滤布四周分布的第二挡过滤布固定用扣孔,图中8为过滤布四周分布的第三挡过滤布固定用扣孔,图中9为过滤布布体,图中10为过滤布固定用边道。固定扣的孔径为8cm,足以适用于各种常规的专用绑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1中示出。所述的过滤布其经纬纤维所用的原料为尼龙6长丝纤维;纹织结构为平纹组织结构;所述的过滤布四周的固定用扣孔采用了三挡调节位置,每个挡位之间的调节距离设置为5cm。本专利技术完毕后,进行了考核性试验,经考核试验,获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其具体工艺步骤如下:(1)选取100%的尼龙6长丝纤维,纤度:120D,作为过滤布的经纱,备用。(2)选取100%的尼龙6长丝纤维,纤度:120D,作为过滤布的纬纱,备用。(3)将经上述经纱在并捻机上进行并捻加工,并丝股数纬2股,捻度为30捻/10cm,捻向为Z捻,备用。(4)将经上述纬纱在并捻机上进行并捻加工,并丝股数纬2股,捻度为30捻/10cm,捻向为Z捻,备用。(5)将上述备用的经纱通过整经机制成一个经轴,以备用作过滤布的经纱。(6)将上述备用的纬纱进行络筒加工,制成筒纱,以备用作过滤布的纬纱。(7)将上述的经轴上机、穿筘:筘号为62.99/10cm,穿筘16入/筘,8页综框,穿综为飞穿。(8)将上述的筒纱上机用作纬纱。(9)然后,进行过滤布的织造。(10)将织成的过滤布下机,进行裁断和缝制。(11)裁断和缝制后,在过滤布四周用于固定扣的边框部位进行三个挡位的打孔和钉扣。(12)成品检验和包装。过滤布首次上机安装使用时,采用专用绑绳对过滤布四周用于固定的扣孔的第一挡位进行过滤布的固定。待压滤机运行到一定周期过滤布出现堵塞或系统泵压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再用专用绑绳在过滤布四周用于固定的扣孔的第二挡位进行过滤布的固定。这样一来,由于每个挡位之间的距离是5cm。因此,每增加一个固定挡位时,便从四个方向上将过滤布向外各拉伸了5cm。也就是说将过滤布的经纬交织密度或过滤孔隙度从四个方向上向外各加大了5cm。第三挡同理。由于采用了具有丰富弹性的尼龙6长丝纤维作为过滤布的经纬原料,进行三个挡位的拉伸不会影响过滤布本身的组织结构和相应的强力。此举的直接和明确的效果是有效地增加了过滤布的过滤孔隙和过滤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顺畅地实施本专利技术。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专利技术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过滤孔隙的机织过滤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节过滤孔隙的机织过滤布采用了具有弹性的纺织纤维尼龙6长丝纤维作为经纬纱和在所述过滤布的四周增设了用于增大过滤布孔隙度的三个挡位的固定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过滤孔隙的机织过滤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节过滤孔隙的机织过滤布采用了具有弹性的纺织纤维尼龙6长丝纤维作为经纬纱和在所述过滤布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天彦韩明悦曲冠星曲宸锋蒋锵张明光蒋立宪吴海燕孙小聃梁红艳王红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天泽产业集团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