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电控制电路及应用其的移动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254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0 0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上电控制电路及应用其的移动电源装置。上电控制电路包括下拉电阻、下拉晶体管、二极管和电容。下拉电阻接收来自配置通道引脚的电压检测信号。当下拉晶体管导通时,下拉晶体管将下拉电阻下拉至接地电位。当电压检测信号在高电位时,二极管导通以充电电容至用以导通下拉晶体管的第一电压。当电压检测信号在低电位时,二极管关闭使电容上的跨压保持在第一电压而导通下拉晶体管。当发送电压检测信号的电子装置通过电压检测信号检测到下拉电阻被下拉至接地电位时,电子装置通过通用序列总线Type‑C插座供电至微控制器,使微控制器保持在上电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上电控制电路可以使微控制器保持在上电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电控制电路及应用其的移动电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电控制电路,特别是有关使微控制器保持在上电状态的一种上电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现今生活下,人们对移动装置(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依赖度日渐提升。此外目前有许多采用不可换电池设计的移动装置。许多使用者为了应付整日的使用而选择携带移动电源替自己的移动装置充电。此时,支援快速充放电以及双向充放电的符合USBType-C规格的移动装置成为使用者的一种重要选择。对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上电控制电路来支援USBType-C移动装置的特定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USBType-C电源传输(PowerDelivery,以下简称PD)技术的相关产品,例如移动电源(PowerBank)。在移动电源的低电量(DeadBattery)模式下,移动电源内部的微控制器(microcontrolunit)未能工作。此时,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上电控制电路得到外部双重用途端(DualRolePort,DRP)系统所提供的5V(vSafe5v)来对移动电源的电池和微控制器进行充电。移动电源在获得一定的电量后,再视需求进行PD的沟通。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上电控制电路,可通过一第一通用序列总线Type-C连接端连接一双重用途端装置,用以让一微控制器保持在一上电状态。该上电控制电路包括:一下拉电阻,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该第一端电性连接至该通用序列总线Type-C连接端的一配置通道引脚(configurationchannelpin);一下拉开关,分别电性连接至该下拉电阻的该第二端和一接地节点;以及,一使能装置,连接该第一开关和该配置通道引脚。其中,当该使能装置接收该双重用途端装置通过该配置通道引脚传送的一电压检测信号时,该使能装置将该第一开关导通,使该第一下拉电阻接地,藉此使该双重用途端装置得以通过该配置通道引脚检测到该第一下拉电阻,进而通过该电源供应引脚供电至该微控制器,使该微控制器保持在上电状态。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一种移动电源装置。该移动电源装置包括一第一通用序列总线Type-C连接端,包括一第一配置通道引脚(configurationchannelpin)和一第一供应电源引脚;一微控制器,分别耦接至该第一配置通道引脚和该第一供应电源引脚;以及,一第一上电控制电路,可通过该第一通用序列总线Type-C连接端连接一双重用途端装置。该第一上电控制电路包括:一第一下拉电阻,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该第一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一配置通道引脚;一第一下拉开关,分别电性连接该第一下拉电阻的该第二端和一接地节点;以及,一使能装置,连接该第一开关和该第一配置通道引脚。其中,当该使能装置接收该双重用途端装置通过该第一配置通道引脚传送的一第一电压检测信号时,该使能装置将该第一开关导通,使该第一下拉电阻接地,藉此使该双重用途端装置得以通过该第一配置通道引脚检测到该第一下拉电阻,进而通过该第一电源供应引脚供电至该移动电源装置的该微控制器,使该微控制器保持在上电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实现上电控制电路11的方框图;图2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实现移动电源装置2的方框图;图3是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实现移动电源装置3的方框图;图4是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实现移动电源装置4的方框图。附图标记说明:11、21、31、41、46~上电控制电路;12、22、32、42~微控制器;2、3、4~移动电源装置;20、30、40、47~外部双重用途端装置;110~使能装置;201、301、361、401、471~USBType-C接线;23、200、300、33、35、360、400、43、45、470~USBType-C插座;24、34、44~显示装置;320、420~桥接晶体管;36~下行端装置;RD、RD1~下拉电阻;RP~上拉电阻;R1~电阻;Q1~下拉晶体管;D1、D31、D32、D41、D42~二极管;C1~电容器。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所附图示的实施例或例子将如以下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非以此为限。现有技艺者应能知悉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构思和架构的前提下,当可作些许变动、替换和置换。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元件符号可能被重复地使用,本公开的数种实施例可能共用相同的元件符号,但为一实施例所使用的特征元件不必然为另一实施例所使用。图1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实现上电控制电路11的方框图。在本实施例中,上电控制电路11电性连接一微控制器12,并接收来自一通用序列总线Type-C连接端或插座(以下简称USBType-C插座)的一配置通道引脚(ConfigurationChannelpin,以下简称CC引脚)的一电压检测信号,其中该电压检测信号可以是一方波信号或其他类型的检测信号。在USBType-C规格的中,该CC引脚可以是24个引脚的中的CC1引脚或是CC2引脚。该CC引脚的作用有检测USBType-C设备间连接、检测USBType-C插座和USBType-C插头之间的正反插、USBType-C设备间数据以及VBUS的连接建立与管理等。该上电控制电路11可通过该通用序列总线Type-C连接端连接一外部的双重用途端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上电控制电路11和微控制器12是一移动电源装置的组成构件,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此;上电控制电路11和微控制器12亦可以是移动电源装置、转接卡、电脑设备或任何类型的双重用途端装置(DualRolePort,DRP)的组成构件。在本实施例中,微控制器12可以是由逻辑电路实现。在本专利技术其他实施例中,微控制器12亦可采用微处理器、模拟集成电路、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SIC)、可规划逻辑闸阵列(FPGA)、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chip)等实现。在本实施例中,该移动电源装置的上电控制电路11的主要作用在于:在外部双重用途端装置接入该移动电源装置的该USBType-C插座时,让该移动电源装置的微控制器12随时保持在上电状态,以避免该移动电源装置在低电量模式时微控制器12无法工作的情形发生。在本实施例中,上电控制电路11包括一下拉电阻RD、一上拉电阻RP、一电阻器R1、一下拉晶体管Q1、以及由一二极管D1和一电容器C1所构成的使能装置110。下拉晶体管Q1可以是双极型晶体管或是单极型晶体管(场效晶体管)。如图1所示,下拉电阻RD的一第一端通过一第一节点N1电性连接至一USBType-C插座的该CC引脚,以接收前述外部双重用途端装置发送至该CC引脚的该电压检测信号。上拉电阻RP分别电性连接至微控制器12和第一节点N1。下拉晶体管Q1分别电性连接至下拉电阻RD、一第二节点N2和一接地节点。二极管D1的阳极通过第一节点N1电性连接至该CC引脚,而二极管D1的阴极电性连接至第二节点N2。更明确的说,二极管D1的阳极通过电阻器R1电性连接至第一节点N1。电阻器R1分别电性连接至第一节点N1和二极管D1的阳极。电容器C1包括连接至第二节点N2的第一端和连接至接地节点GND的一第二端。当该使能装置110,接收该双重用途端装置通过该配置通道引脚CC传送的电压检测信号时,该使能装置110将该下拉晶体管Q1导通,使该第一下拉电阻RD接地。在本实施例中,当下拉晶体管Q1导通时,下拉晶体管Q1将下拉电阻RD的一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上电控制电路及应用其的移动电源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电控制电路,可通过一第一通用序列总线Type‑C连接端连接一双重用途端装置,用以让一微控制器保持在一上电状态,该上电控制电路包括:一下拉电阻,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该第一端电性连接至该通用序列总线Type‑C连接端的一配置通道引脚;一下拉开关,分别电性连接至该下拉电阻的该第二端和一接地节点;以及一使能装置,连接一第一开关和该配置通道引脚;当该使能装置接收该双重用途端装置通过该配置通道引脚传送的一电压检测信号时,该使能装置将该第一开关导通,使一第一下拉电阻接地,藉此使该双重用途端装置得以通过该配置通道引脚检测到该第一下拉电阻,进而通过一电源供应引脚供电至该微控制器,使该微控制器保持在上电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电控制电路,可通过一第一通用序列总线Type-C连接端连接一双重用途端装置,用以让一微控制器保持在一上电状态,该上电控制电路包括:一下拉电阻,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该第一端电性连接至该通用序列总线Type-C连接端的一配置通道引脚;一下拉开关,分别电性连接至该下拉电阻的该第二端和一接地节点;以及一使能装置,连接一第一开关和该配置通道引脚;当该使能装置接收该双重用途端装置通过该配置通道引脚传送的一电压检测信号时,该使能装置将该第一开关导通,使一第一下拉电阻接地,藉此使该双重用途端装置得以通过该配置通道引脚检测到该第一下拉电阻,进而通过一电源供应引脚供电至该微控制器,使该微控制器保持在上电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电控制电路,还包括一上拉电阻,耦接在该配置通道引脚和该微控制器之间;其中,该使能装置包括:一第一二极管和一第一电容器,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阴极分别耦接该配置通道引脚和该下拉开关的一控制端,该第一电容器连接于该控制端和该接地节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电控制电路,还包括一第一电阻,分别耦接至该配置通道引脚和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电控制电路,其中该电压检测信号是一方波信号。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电控制电路,其中当该双重用途端装置检测到该下拉电阻时,该双重用途端装置装置是切换为一下行端装置。6.一种移动电源装置,包括:一第一通用序列总线Type-C连接端,包括一第一配置通道引脚和一第一供应电源引脚;一微控制器,分别耦接至该第一配置通道引脚和该第一供应电源引脚;以及一第一上电控制电路,可通过该第一通用序列总线Type-C连接端连接一双重用途端装置;该第一上电控制电路包括:一第一下拉电阻,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该第一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一配置通道引脚;一第一下拉开关,分别电性连接该第一下拉电阻的该第二端和一接地节点;以及一使能装置,连接一第一开关和该第一配置通道引脚;当该使能装置接收该双重用途端装置通过该第一配置通道引脚传送的一第一电压检测信号时,该使能装置将该第一开关导通,使该第一下拉电阻接地,藉此使该双重用途端装置得以通过该第一配置通道引脚检测到该第一下拉电阻,进而通过一第一电源供应引脚供电至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殿河陈哲民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