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毕蓉蓉专利>正文

减振降噪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2310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振降噪板。其特点是:板体是由两块板组成的夹板,夹板的两块板上分别对应均匀排布设有向两外侧面凸出的锥度凸台,两锥度凸台形成的内部空腔内设有阻尼球;板体上设有贯穿板体的孔。该结构设计使传来的振动形成三个振动振幅、振动频率,并且有相位差,产生了传递位移滞后,相互抵消作用,达到减振降噪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交通道路两侧的隔离栏,交通隧道内的外装饰板,交通车辆车厢装饰材料,工作场所的室内装饰等。(*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振降噪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振降噪板。
技术介绍
振动与噪音一直困绕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休息,是人类的生存条件、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一大危害,一直广泛地被人们重视着。近年来,特别是交通工程引起的振动和噪音,对人们危害越来越大,越来越严重。交通道路工程的隔音装置,采用的是塑料压制热合的瓦楞板、水泥混凝土板、废旧汽车轮胎等材料。瓦楞板装置仅能起到有限的隔音,而不能降低振动和噪音;水泥混凝土制品能起到吸收一部分振动和降低噪音的效果,但是结构体积庞大,而且重量也大,使交通设施的承重设计增大,设计建设费用也增加;废旧汽车轮胎装置有一定吸收振动和降低噪音的功效,同时也存在占用交通道路面积和影响市容美观的缺陷。机械产品的减小振动和降低噪音的途径有两条:一是提高运动部件的制造精度和运动部件的动平衡,以此达到减振降噪的目的,这样增加了机械产品的成本,而提高运动部件的制造精度并不是产品设计使用性能所需要的,仅是为了减小振动和噪音。动力机械的环境减振降噪采用密封隔振装置,一般多用密封罩,这样不利于动力设备工作时散热,也降低动力设备工作效率。如汽车的发动机密封罩。二是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消声装置,仅是利用增大排放尾气体积达到消声,其结果并不理想,如摩托车和拖拉机的尾气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减轻随着经济发展,由机械加工、交通工程等引起的振动和噪音的危害,本技术提供一种减振降噪板。具体的结构方案是这样的:减振降噪板,包括板体,其特征在于:板体是由两块板组成的夹板,夹板的两块板上分别对应均匀排布设有向两外侧面凸出的锥度凸台,两锥度凸台形成的内部空腔内设有阻尼球;板体上两个对应锥度凸台之间设有贯穿板体的孔。所述锥度凸台与孔在板体上的分布是,一排锥度凸台,一排孔交替排布。所述板体一侧或两侧可依次平行设一平板、一同权利要求1所述结构的板体。-->所述板体上的贯穿孔或为圆孔,或为矩形孔,或为三角形孔,或为多边形孔。所述阻尼球表面粗糙,表面上粘有阻尼液。所述锥度凸台或为圆锥度凸台,或为多边形锥度凸台。本技术由于板体上锥度凸台、平面和通孔的设计使传来的振动形成三个振动振幅、振动频率,并且有相位差,而产生了传递位移滞后,相互抵消作用,达到减振降噪目的;阻尼球的设计,与板1的振动、振幅、频率在空间上产生滞后和向反的方向的振动,相位抵消和干扰,也达到减振降噪的目的;根据减振降噪的需要,可以将板体进行多重组合。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人们工作、学习的环境中,如可应用在公路交通、轨道交通的道路两侧的隔离栏;可以应用于公路隧道、地铁隧道和火车隧道的外装饰板,以减少车辆通过时,轨道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和噪音,也可减少隧道回声对人们的干扰;也可用于交通车辆的车厢装饰材料,使车辆行驶中的振动和噪音以小于原振动和噪音的传递方式传入车厢内,提高乘车的舒适度;也可做成减振降噪又隔音通气的窗户,降低室外的噪音传入室内,改善人们居住条件;还可应用于工作场所的室内装饰,减少和降低工作机器设备产生的振动和噪音,也减少室内的噪音声波的反射;去掉板6将板体直接设置在机器设备表面,也能达到减振降噪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该减振降噪板,其板体是由两块板组成的夹板,夹板的板1、板2上分别对应均匀排布着向两外侧面凸出的圆锥度凸台3,两圆锥度凸台3形成的内部空腔内装有阻尼球4,见图2,阻尼球4表面粗糙,表面上粘有阻尼液;板体上两个对应锥度凸台之间开有贯穿板体的孔5。圆锥度凸台3与孔5在板体上是一排圆锥度凸台3,一排孔5交替排布的。板体上的贯通孔5或为圆孔,或为矩形孔,或为三角形孔,或为多边形孔;见图1。实施例2在板体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对板体进行复合使用,即在板体一侧可依次平行安装一平板6和一同实施例1所述结构的板体。实际使用中,外界通过空气传来的振动或机器内部的振动,产生振动位移和激振力频率,-->作用在板体的板1上,由于板1具有凸起的锥度凸台3、平面和不同规则的贯通孔5,使强大的振动振源在时空上分成三次作用在板1表面上。由于从板1的锥度凸台表面到板1的平面以及穿过板1不同规则的孔5有垂直方向高度距离差,振动力在物体中传递与在空气中传递速度不相同,故改变了原有单一振源垂直作用在平面物体上引起的振动振幅、振动频率的单一性。本技术形成三个振动振幅、振动频率,并且有一定的相位差,而产生了传递位移滞后,相互抵消作用,以达到减振降噪目的。其二,外界激振力传入板1表面,通过板1的振动又冲激阻尼球4的振动,由于阻尼球4的材质和阻尼液与板1的材质不相同、固有频率不相同,并相差很大,其产生的相应的振动、振幅、频率和阻尼也不相同,有着相位差,与板1的振动、振幅、频率在空间上产生滞后和向反的方向的振动,相位抵消和干扰,达到减振降噪的目的。其三,板体的板1与板2的锥度凸台形成的内部空腔内设有阻尼球,在外界激振力作用下,板1产生垂直方向左右振动,设于空腔内的阻尼球在斜面向上分力作用下,阻尼球向斜面垂直方向跳动,分解了外界激振力作用在板1上,使板1的垂直方向原有振幅大大减小。外界激振力传入板1,通过斜面、阻尼球、阻尼液的作用,以小于1的比例将作用在板1上的振动传入板2,达到减振降噪的目的。其四,板1、板2和板6开有不同规则的贯通孔5,外界激振力作用在板1的垂直面上,使板1产生振动,在阻尼球、阻尼液、空腔斜面的作用下,以小于原振动振幅传入板2,产生新的板2、板6振动振幅,在板1、板2和板6同时振动时,垂直板1、板6两侧面空气压力不相等。板1、板2和板6向左边振动时,板1左外侧空气压力是正的,板6的右外侧空气压力是负的,阻挠板1、板2和板6向左振动;板1、板2和板6向右边振动时,板6的右外侧空气压力是正的,板1的右外侧空气压力是负的,阻挠板1、板2和板6向右振动,起到空气阻尼和延时作用,使板1、板2和板6在受到外界激振力的作用下,振幅减小,达到减振降噪的目的。其五,根据减振降噪的需要,可以将板体进行多重组合,顺序为板体、板6、板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减振降噪板,包括板体,其特征在于:板体是由两块板组成的夹板,夹板的两块板上分别对应均匀排布设有向两外侧面凸出的锥度凸台,两锥度凸台形成的内部空腔内设有阻尼球;板体上两个对应锥度凸台之间设有贯穿板体的孔。

【技术特征摘要】
1、减振降噪板,包括板体,其特征在于:板体是由两块板组成的夹板,夹板的两块板上分别对应均匀排布设有向两外侧面凸出的锥度凸台,两锥度凸台形成的内部空腔内设有阻尼球;板体上两个对应锥度凸台之间设有贯穿板体的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降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度凸台与孔在板体上的分布是,一排锥度凸台,一排孔交替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降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宝庆毕蓉蓉
申请(专利权)人:毕蓉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