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突起路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2285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太阳能突起路标,有一个壳体(1),壳体表面有太阳能电池(2)和透光部位,壳体中有充电电池(3),发光二极管(4)和控制电路(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顶部有太阳能电池护窗(6),护窗(6)有窗栏(6-1)。(*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突起路标
本技术涉及一种道路安全标记,具体是一种太阳能为能源自发光和强力发光的突起路标。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文献CN2421317Y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自发光突起路标”,它有一个壳体,壳体中有太阳能电池,充电电池,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壳体表面有透光窗口。该路标在光线充足时,太阳能电池向充电电池充电;在光线不足时,充电电池向发光二极管供电,在控制电路控制下,闪烁发光,进行道路安全指示。但该路标有如下不足,一是壳体表面直接受车轮冲击,工况十分恶劣,太阳能电池和发光二极管外的透明部位极容易受损,影响使用寿命;二是壳体顶面十分平滑,对车辆制动有所影响。所以该路标还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和透光部分设有防护结构,使用寿命延长的太阳能突起路标,它能强力发光,能够适应各种道路环境。本技术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在壳体表面设有摩擦突点,以减少车轮打滑。本技术的太阳能突起路标,有一个壳体,壳体表面有太阳能电池和透光部位,壳体中有充电电池,发光二极管和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顶部有太阳能电池护窗,护窗有窗栏。有了窗栏结构,既保持了光线的采集,又大大加强了该部位的强度。护窗的设置可以有多种方案:或设在太阳能电池之上,或在窗栏间镶嵌太阳能电池,都能达到效果。提高斜面部位强度的方案是,在所述的壳体斜面设有长圆形凹槽,凹槽-->中有发光二极管孔,凹槽中封有透明树脂块。凹槽结构,一可以让透明树脂块结合更加牢固,二可以在凹槽底设有反光膜层,增加太阳能实地路标的反光效果。同时凹槽中封透明树脂块,则可以提高抗冲击力,还可以利用透明树脂的光特性,提高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果。所述的壳体上面有摩擦突点,则切实提高了路标的摩擦力。设计时,让摩擦突点的顶平面高于太阳能电池,则又可以减少太阳能电池受直接冲击的机会。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受冲击部位结构牢固,具有使用寿命延长,发光效率高,减少车轮打滑的优点,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见图1,本例太阳能突起路标有方底梯形凸块状壳体1,由铝合金制造。壳体中有充电电池3,发光二极管(LED)4,均受控制电路5控制。壳体顶部有太阳能电池护窗6,窗栏6-1将护窗分成6个小方形,窗口镶嵌有6块太阳能电池。壳体的两斜面各有一长圆形凹槽1-2,凹槽中有2个发光二极管孔1-3,孔中有发光二极管,凹槽底有反光膜层7(见图2),凹槽中封有透明树脂块1-4。壳体1上面有摩擦突点1-1,成斜点阵排列,其顶平面高于太阳能电池。本路标寿命长,采用LED作显示器件完全可以满足要求,单个LED的寿命已达10万小时以上即相当于12年时间。从保守的角度说至少也可以用5年,比现用的长得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突起路标,有一个壳体(1),壳体表面有太阳能电池(2)和透光部位,壳体中有充电电池(3),发光二极管(4)和控制电路(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顶部有太阳能电池护窗(6),护窗(6)有窗栏(6-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突起路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斜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满娥季胜平王铨海郭帮俊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阳新颖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