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工程管道井内用施工攀登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1699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0 0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工程管道井内用施工攀登梯,包括U型钢板、承载板、方形条板、第一脚板、第一齿轮、方形孔、第二齿轮、第二脚板、U型框、螺纹杆、内螺纹管、弧形板、条形孔、橡胶滚轮、驱动电机和齿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便于整体固定在管道井内,增加自动伸展加长梯子使用长度的功能,改变了传统梯子的结构,避免了梯子的脚踏板一侧与物体表面之间的磨损,便于在使用完毕后将整体推动移至放置位置上,通过第一脚板4底部安装的两个橡胶滚轮贴靠在物体表面,避免了第一脚板与物体表面的磨损,便于使用完毕后进行推动放置。

Climbing ladder for construction of municipal engineering pipeline we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struction climbing ladder for pipeline well in municipal engineering, which comprises U-shaped steel plate, load-bearing plate, square strip plate, first foot plate, first gear, square hole, second gear, second foot plate, U-shaped frame, screw rod, inner thread pipe, arc plate, strip hole, rubber roller, driving motor and gear groove. The utility model has reasonable structure, is convenient for integrally fixing in the pipeline well, increases the function of automatically extending and lengthening the use length of the ladder, changes the structure of the traditional ladder, avoids the wear and tear between one side of the ladder's foot pedal and the surface of the object, and is convenient for pushing the whole body to the place after use and passing through the first foot. The two rubber rollers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plate 4 are attach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object, avoiding the wear and tear between the first footplate and the surface of the object, and facilitating the push placement after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工程管道井内用施工攀登梯
本技术涉及一种攀登梯,具体是一种市政工程管道井内用施工攀登梯,属于市政工程

技术介绍
市政工程一般是属于国家的基础建设,是指城市建设中的各种公共交通设施、给水、排水、燃气、城市防洪、环境卫生及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工作人员在对管道井内进行设施检修时,使用的传统攀登梯结构较为简单,梯长有限,不具有自重加长的功能,同时攀登梯一侧表面会与管道井内内壁发生磨损,在使用完毕后,攀登梯放置占据空间较大,且放置更为不便。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市政工程管道井内用施工攀登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市政工程管道井内用施工攀登梯。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市政工程管道井内用施工攀登梯,包括U型钢板以及方形条板,所述U型钢板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U型钢板之间通过多个等距相间的第二脚板相互固定连接,所述U型钢板两侧表面均开设有条形孔,且U型钢板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U型框,所述U型框通过螺纹杆与内螺纹管活动连接,所述U型钢板内部底部开设有方形孔,且U型钢板之间底部通过承载板相互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底部对称安装有两个驱动电机,且两个所述驱动电机的轴杆穿过承载板与对应的第一齿轮连接,所述方形条板两侧顶部均转动安装有第二齿轮,且方形条板设置在对应的U型钢板的U型槽内,所述方形条板通过第二齿轮与条形孔连接,且位于两个U型钢板内的两个方形条板之间通过多个第一脚板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脚板底部对称安装有两个橡胶滚轮。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分别穿过方形孔与等距开设在方形条板一侧的齿槽啮合连接。优选的,所述螺纹杆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螺纹杆均螺纹连接在同一个内螺纹管两端端口内,其中一个所述螺纹杆一端安装有弧形板。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条形孔内壁两侧均等距对称安装有若干个齿条块。优选的,所述第一脚板为U型结构,且第一脚板位于U型钢板底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市政工程管道井内用施工攀登梯结构合理,便于整体固定在管道井内,增加自动伸展加长梯子使用长度的功能,改变了传统梯子的结构,通过转动内螺纹管带动螺纹杆伸缩展开,有利于将弧形板移至井端口边缘,便于将整体承载固定住,通过启动两个驱动电机带动第一齿轮旋转以及第一齿轮与方形条板上的齿槽啮合,有利于带动方形条板移动,达到增大攀登梯的使用长度的效果,通过第二齿轮与条形孔啮合连接,提高了方形条板移动的稳定性。2.该种市政工程管道井内用施工攀登梯结构合理,避免了梯子的脚踏板一侧与物体表面之间的磨损,便于在使用完毕后将整体推动移至放置位置上,通过第一脚板4底部安装的两个橡胶滚轮贴靠在物体表面,避免了第一脚板与物体表面的磨损,便于使用完毕后进行推动放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侧视图。图中:1、U型钢板,2、承载板,3、方形条板,4、第一脚板,5、第一齿轮,6、方形孔,7、第二齿轮,8、第二脚板,9、U型框,11、螺纹杆,10、内螺纹管,12、弧形板,13、条形孔,14、橡胶滚轮,15、驱动电机,16、齿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市政工程管道井内用施工攀登梯,包括U型钢板1以及方形条板3,所述U型钢板1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U型钢板1之间通过多个等距相间的第二脚板8相互固定连接,所述U型钢板1两侧表面均开设有条形孔13,且U型钢板1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U型框9,所述U型框9通过螺纹杆11与内螺纹管10活动连接,通过转动内螺纹管10带动螺纹杆11伸缩展开,有利于将弧形板12移至井端口边缘,便于将整体承载固定住,所述U型钢板1内部底部开设有方形孔6,且U型钢板1之间底部通过承载板2相互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2底部对称安装有两个驱动电机15,且两个所述驱动电机15的轴杆穿过承载板2与对应的第一齿轮5连接,通过启动两个驱动电机15带动第一齿轮5旋转以及第一齿轮5与方形条板3上的齿槽16啮合,有利于带动方形条板3移动,达到增大攀登梯的使用长度的效果,所述方形条板3两侧顶部均转动安装有第二齿轮7,且方形条板3设置在对应的U型钢板1的U型槽内,所述方形条板3通过第二齿轮7与条形孔13连接,且位于两个U型钢板1内的两个方形条板3之间通过多个第一脚板4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脚板4底部对称安装有两个橡胶滚轮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一齿轮5分别穿过方形孔6与等距开设在方形条板3一侧的齿槽16啮合连接,便于辅助方形条板3稳定移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螺纹杆11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螺纹杆11均螺纹连接在同一个内螺纹管10两端端口内,其中一个所述螺纹杆11一端安装有弧形板12,有利于调节弧形板12的伸展收缩。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驱动电机15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起到为驱动电机15供电的作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条形孔13内壁两侧均等距对称安装有若干个齿条块,便于第二齿轮7的齿条啮合在对应的两个齿条块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一脚板4为U型结构,且第一脚板4位于U型钢板1底部,有利于方形条板3移动。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整体伸入井内,通过转动内螺纹管10带动螺纹杆11伸缩展开,有利于将弧形板12移至井端口边缘,便于将整体承载固定住,通过启动两个驱动电机15带动第一齿轮5旋转以及第一齿轮5与方形条板3上的齿槽16啮合,有利于带动方形条板3移动,达到增大攀登梯的使用长度的效果,通过第二齿轮7与条形孔13啮合连接,提高了方形条板3移动的稳定性,通过第一脚板4底部安装的两个橡胶滚轮14贴靠在物体表面,避免了第一脚板4与物体表面的磨损,便于使用完毕后进行推动放置。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工程管道井内用施工攀登梯,包括U型钢板(1)以及方形条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钢板(1)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U型钢板(1)之间通过多个等距相间的第二脚板(8)相互固定连接,所述U型钢板(1)两侧表面均开设有条形孔(13),且U型钢板(1)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U型框(9),所述U型框(9)通过螺纹杆(11)与内螺纹管(10)活动连接,所述U型钢板(1)内部底部开设有方形孔(6),且U型钢板(1)之间底部通过承载板(2)相互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2)底部对称安装有两个驱动电机(15),且两个所述驱动电机(15)的轴杆穿过承载板(2)与对应的第一齿轮(5)连接;所述方形条板(3)两侧顶部均转动安装有第二齿轮(7),且方形条板(3)设置在对应的U型钢板(1)的U型槽内,所述方形条板(3)通过第二齿轮(7)与条形孔(13)连接,且位于两个U型钢板(1)内的两个方形条板(3)之间通过多个第一脚板(4)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脚板(4)底部对称安装有两个橡胶滚轮(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工程管道井内用施工攀登梯,包括U型钢板(1)以及方形条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钢板(1)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U型钢板(1)之间通过多个等距相间的第二脚板(8)相互固定连接,所述U型钢板(1)两侧表面均开设有条形孔(13),且U型钢板(1)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U型框(9),所述U型框(9)通过螺纹杆(11)与内螺纹管(10)活动连接,所述U型钢板(1)内部底部开设有方形孔(6),且U型钢板(1)之间底部通过承载板(2)相互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2)底部对称安装有两个驱动电机(15),且两个所述驱动电机(15)的轴杆穿过承载板(2)与对应的第一齿轮(5)连接;所述方形条板(3)两侧顶部均转动安装有第二齿轮(7),且方形条板(3)设置在对应的U型钢板(1)的U型槽内,所述方形条板(3)通过第二齿轮(7)与条形孔(13)连接,且位于两个U型钢板(1)内的两个方形条板(3)之间通过多个第一脚板(4)相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东卿芳和嘉品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滇鹰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