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鼎专利>正文

异形伞伞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164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伞的骨架结构(支撑开合结构)。原有同心圆形伞的骨架结构不足以为近年提出的非同心圆形伞面提供有效支撑。本伞架特征在于:各撑骨(短骨)长度可分别根据其对应水流骨(长骨)的长度确定;伞开合时,马鞍(夹马)可沿水流骨上下滑动,撑骨及中盘的运动方向与公知伞相反。从而可为各种形状的伞面提供有效支撑,并仍能顺利开合。(*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伞的骨架结构(支撑开合结构)。近年来国内陆续有人提出偏心圆形伞面、方形伞面等技术,使伞面形状突破了传统的同心圆形的局限,更加实用、多样。不足之处在于,上述技术除将各水流骨(长骨)的长度根据各自的伞面形状作了相应调整外,仍采用着原同心圆形伞的骨架结构,即以等长的撑骨(短骨)来支撑不等长的水流骨进而支撑整个伞面,这就使得伞面的支撑强度受到影响,较长的水流骨所获得并向该部位伞面所提供的支撑强度明显减弱。因此非同心圆形的伞面必须有一种撑骨亦不等长的骨架结构与之相适应。但是,撑骨不等长在通常情况下又易使伞的开合发生困难。所以,适合非同心圆形伞面的骨架结构必须同时满足既可为整个伞面提供有效支撑,又仍能顺利开合二条件。近年来国内还有人提出一种双人同用的椭圆形伞面的技术,其专用骨架结构符合上述二条件,但对其它异形伞面(相对于同心圆形伞面而言)却不适用。本技术的目的正在于提供一种可适合于各种形状伞面的骨架结构,以弥补上述技术之不足并利于伞的实用、多样。本技术系列用原有伞的骨架结构改进而成。其特征在于各撑骨长度可分别根据各对应水流骨的长度确定;伞开合时,马鞍(夹马)可沿水流骨上下滑动,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异形伞伞架,由伞杆(1)、上盘(2)、中盘(3)、下盘(4)、水流骨(长骨)(6)、定位骨(7)、撑骨(短骨)(8)、动力骨(9)、定位圈(10)、活马鞍(活夹马)(13),及开伞压簧(主簧)(5)、关伞片簧[带按钮(12)](11)或撑伞片簧(14)组成,其特征在于:上盘(2)固定于伞杆(1)顶端并与各水流骨(6)、定位骨(7)的上端连接;中盘(3)与伞杆滑动配合并与各撑骨(8)里端连接;各撑骨的长度根据各对应水流骨的长度确定;下盘(4)与伞杆滑动配合并与各动力骨(9)下端连接;各定位骨下端、动力骨上端分别连接在各对应撑骨上,且连接点至中盘的距离前者<后者;活马鞍(13)与水流骨滑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鼎
申请(专利权)人:陈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