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卷吊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1252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0 0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卷吊装机构,属于钢卷运输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基架,所述的基架的外表面设置有偏心钩,基架的上表面中心处设置有通心杆,所述的通心杆的外圈分别套装有活动套和固定套,通心杆的外圈还设置有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起重链,连接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弯曲钢筋,弯曲钢筋的顶端设置有吊钩,所述的连接板的底面设置有活动钩。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活动钩及固定套的限位功能直接决定了偏心钩的自重是否有效,令偏心钩能够自由地进行钢卷的夹取及卸载功能,因此减少了人员穿带及卸带的工作,进而有效的提高了装卸效率,减少人工用工成本,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消除装卸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A steel coil hoisting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teel coil hoisting mechanism,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teel coil transportation.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base frame, an eccentric hook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base frame, a concentric rod is arranged at the center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se frame, a movable sleeve and a fixing sleev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outer ring of the concentric rod, and a connecting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ring of the concentric rod, and a lifting chain and a connecting plate are fix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The upper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bending steel bars, the top end of the bending steel bars is provided with a hook, an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movable hook. The method directly determines whether the dead weight of the eccentric hook is effective or not by the restriction function of the movable hook and the fixing sleeve, so that the eccentric hook can freely carry out the clamping and unloading functions of the steel coil, thereby reducing the work of personnel wearing and unloading, thereby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loading and unloading efficiency, reducing the labor cost and reducing the labor of the staff. Dynamic strength to eliminate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during loading and unloa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卷吊装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卷运输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钢卷吊装机构。
技术介绍
钢卷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因为各方面的因素产生一部分的废卷,废次钢卷一般存在吨位较小、包装简易等特点,当废次钢卷数量达到一定数量时,生产单位将会集中将废次卷进行回炉再练,但在从钢卷成品线拉至练钢炉一般相隔较远,均需半挂等车辆进行倒运,然而废次钢卷装车一般均采用钢丝绳或吊带进行吊装,同时在吊装的过程中需1人始终在车辆上方进行钢卷上吊具的拆卸,1人在车辆下方进行钢卷上吊具的安装,该工作含行车工共需3人方可进行,且一车装卸数量一般在40卷左右,装卸时间需达到近2小时方可装完,同时因半挂车内的空间有限,其车上人员经常没有位置立足,车上的钢卷又是双层码放,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故其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钢卷吊装机构,该装置有效的提高装卸速度,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减少了人员数量,并消除了装卸过程中废次钢卷给车上人员带来的不安全因素。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钢卷吊装机构,包括基架,所述的基架的外表面设置有偏心钩和一号螺栓,偏心钩通过一号螺栓与基架固定装配,所述的基架的底部固定焊接有平衡钢筋,平衡钢筋在基架的底部间隔设置,基架的上表面中心处设置有通心杆;所述的通心杆的外圈分别套装有活动套和固定套,活动套与固定套均在通心杆的外圈水平设置,通心杆的外圈还设置有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起重链,连接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弯曲钢筋,弯曲钢筋的底端与连接板固定焊接,弯曲钢筋的顶端设置有吊钩,所述的连接板的底面还分别设置有二号螺栓和活动钩,活动钩的顶端通过二号螺栓与连接板固定装配。进一步地,所述的基架的外表面开设有多组螺栓孔,连接板与基架水平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的通心杆在基架的上表面竖直设置,通心杆的底部与基架固定连接,通心杆的顶部贯穿连接板并与连接板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活动套滑动套装在通心杆的外圈,固定套固定套装在通心杆的外圈。进一步地,所述的起重链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板、偏心钩固定连接。3.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活动钩及固定套的限位功能直接决定了偏心钩的自重是否有效,令偏心钩能够自由地进行钢卷的夹取及卸载功能,因此减少了人员穿带及卸带的工作,进而有效的提高了装卸效率,减少人工用工成本,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同时也避免了装卸过程中对人员所带来的不安全因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初始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吊运状态示意图。图中:1、偏心钩;2、一号螺栓;3、起重链;4、活动钩;5、连接板;6、通心杆;7、吊钩;8、弯曲钢筋;9、二号螺栓;10、固定套;11、活动套;12、基架;13、平衡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从图1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一种钢卷吊装机构,包括基架12,基架12的外表面设置有偏心钩1和一号螺栓2,偏心钩1在无外力的状态下保持张开状态,偏心钩1通过一号螺栓2与基架12固定装配,基架12的外表面开设有多组螺栓孔,当钢卷尺寸不同时,通过将一号螺栓2安装在不同的螺栓孔中,即可调节偏心钩1相互之间的间距,从而与不同尺寸的钢卷形成匹配,通过合理的调整偏心钩1相互之间的间距即可覆盖98%的废次卷的规格,基架12的底部固定焊接有平衡钢筋13,平衡钢筋13平衡基架12,使其始终水平,平衡钢筋13在基架12的底部间隔设置,基架12的上表面中心处设置有通心杆6。通心杆6的外圈分别套装有活动套11和固定套10,活动套11与固定套10均在通心杆6的外圈水平设置,活动套11滑动套装在通心杆6的外圈,活动套11可沿着通心杆6的外圈上下滑动,固定套10固定套装在通心杆6的外圈,通心杆6的外圈还设置有连接板5,通心杆6在基架12的上表面竖直设置,通心杆6的底部与基架12固定连接,通心杆6的顶部贯穿连接板5并与连接板5滑动连接,当吊钩7在外力的作用下向上吊装时,连接板5随即沿着通心杆6的外圈向上滑动,连接板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起重链3,起重链3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板5、偏心钩1固定连接,连接板5的上表面设置有弯曲钢筋8,弯曲钢筋8的底端与连接板5固定焊接,弯曲钢筋8的顶端设置有吊钩7,连接板5的底面还分别设置有二号螺栓9和活动钩4,连接板5与基架12水平间隔设置,连接板5与基架12均水平,避免在吊装过程中发生重心偏移的现象,活动钩4的顶端通过二号螺栓9与连接板5固定装配,从图2可以看出,初始状态时,活动钩4处于活动套11的上方且处于固定套10的下方,起重链3不受力,偏心钩1处于张开状态,从图3可以看出,吊装过程中,吊钩7下降,活动钩4落于活动套11的下方,此时起重链3不受力,偏心钩1处于张开状态,随即上升吊钩7,吊钩7上升过程中,首先将连接板5吊起,活动钩4带动活动套11沿着通心杆6的外圈向上滑动,当活动套11与固定套10接触时,活动套11在固定套10阻挡下停止上升,而活动钩4持续上升,并依次滑过活动套11、固定套10,而后,从图4可以看出,连接板5与基架12的间距越来越大,起重链3逐步拉直,偏心钩1也在外力的影响下夹紧钢卷,至此,即可完成整体起吊工作,当钢卷位移至运输车辆上方时,下降吊钩7,当钢卷与运输车辆接触时,持续下降吊钩7,使得活动钩4处于活动套11的上方且处于固定套10的下方,随后,上升吊钩7,此时活动钩4被固定套10所限制,起重链3不受力,偏心钩1处于张开状态,操作人员即可直接进行下一个钢卷的吊运工作,整个操作过程中,无需操作人员在钢卷附件提供安装辅助操作,有效降低吊装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而有效的提高了装卸效率,减少人工用工成本,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同时也避免了装卸过程中对人员所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本专利技术通过活动钩4及固定套10的限位功能直接决定了偏心钩1的自重是否有效,令偏心钩1能够自由地进行钢卷的夹取及卸载功能,因此减少了人员穿带及卸带的工作,进而有效的提高了装卸效率,减少人工用工成本,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同时也避免了装卸过程中对人员所带来的不安全因素。以上示意性的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钢卷吊装机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卷吊装机构,包括基架(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架(12)的外表面设置有偏心钩(1)和一号螺栓(2),偏心钩(1)通过一号螺栓(2)与基架(12)固定装配,所述的基架(12)的底部固定焊接有平衡钢筋(13),平衡钢筋(13)在基架(12)的底部间隔设置,基架(12)的上表面中心处设置有通心杆(6);所述的通心杆(6)的外圈分别套装有活动套(11)和固定套(10),活动套(11)与固定套(10)均在通心杆(6)的外圈水平设置,通心杆(6)的外圈还设置有连接板(5),所述的连接板(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起重链(3),连接板(5)的上表面设置有弯曲钢筋(8),弯曲钢筋(8)的底端与连接板(5)固定焊接,弯曲钢筋(8)的顶端设置有吊钩(7),所述的连接板(5)的底面还分别设置有二号螺栓(9)和活动钩(4),活动钩(4)的顶端通过二号螺栓(9)与连接板(5)固定装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卷吊装机构,包括基架(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架(12)的外表面设置有偏心钩(1)和一号螺栓(2),偏心钩(1)通过一号螺栓(2)与基架(12)固定装配,所述的基架(12)的底部固定焊接有平衡钢筋(13),平衡钢筋(13)在基架(12)的底部间隔设置,基架(12)的上表面中心处设置有通心杆(6);所述的通心杆(6)的外圈分别套装有活动套(11)和固定套(10),活动套(11)与固定套(10)均在通心杆(6)的外圈水平设置,通心杆(6)的外圈还设置有连接板(5),所述的连接板(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起重链(3),连接板(5)的上表面设置有弯曲钢筋(8),弯曲钢筋(8)的底端与连接板(5)固定焊接,弯曲钢筋(8)的顶端设置有吊钩(7),所述的连接板(5)的底面还分别设置有二号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一备刁俊胜于伟东尹德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马钢和菱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