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分析仪的固体废物的第二固体废物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1217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0 00:45
本申请公开了用于分析仪(120)的固体废物(124)的第二固体废物容器(100)。第二固体废物容器(100)包括侧壁(102)和冲击吸收构件(116)。侧壁(102)包括上端(104)和下端(106)。冲击吸收构件(116)连接于所述侧壁(102),使得所述冲击吸收构件(116)在侧壁(102)之间延伸并且在从下端(106)到上端(104)的方向上与下端(106)隔开。冲击吸收构件(116)配置为吸收来自分析仪(120)的固体废物(124)的冲击。此外,本申请公开了分析仪(120)和移除分析仪(120)的固体废物(124)的方法。

Second solid waste container for solid waste analysi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econd solid waste container (100) for solid waste (124) for analyzer (120). Second solid waste containers (100) include sidewalls (102) and impact absorbing components (116). The side wall (102) includes the upper end (104) and the lower end (106). The impact absorbing member (116) is connected to the side wall (102) such that the impact absorbing member (116) extends between the side walls (102) and is separated from the lower end (106) in a direction from the lower end (106) to the upper end (104). The impact absorbing member (116) is configured to absorb the impact of solid waste (124) from the analyzer (120). In addition, the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analyzing the solid waste (124) of the analyzer (120) and removing the analyzer (1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分析仪的固体废物的第二固体废物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分析仪的固体废物的第二固体废物容器、分析仪和移除分析仪的固体废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现代分析仪基于自动化样品处理系统。这样的系统可极大地提高样品处理吞吐量、减少手工劳动的需求、且允许在样品处理过程中富有成效地使用操作者的"走开时间"。这样的分析仪在操作过程中使用大量消耗品例如移液头和反应容器。消耗品一旦已经使用,则被弃置到一个或多个固体废物容器中。当替换装满的固体废物容器时,如果通过防止操作中断而使分析仪连续操作,则这样是有利的。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方式是使用两个固体废物容器,以便当一个固体废物容器装满时将消耗品的废物从一个固体废物容器转移到另一个固体废物容器,从而允许在不中断操作的情况下替换装满的固体废物容器。但是,使用这种排布,需要更多空间来容纳尺寸相同的两个固体废物容器,这几乎不可行,除非增加分析仪的占用空间和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出了第二固体废物容器,其相比于主固体废物容器具有减小的高度和较小的用于接收固体废物的容量。第二固体废物容器因此可以置于主固体废物容器的下面。使用这种排布,固体废物主要收集在主固体废物容器内,仅在替换装满的主固体废物容器时才收集在第二固体废物容器内。主固体废物容器一经卸料并重新插入分析仪中,固体废物就再次收集在主固体废物容器内而不收集在第二固体废物容器中。按照这种方式可使固体废物的空间需求最小化。由于固体废物可能包含传染性材料且如果固体废物未保持在第二固体废物容器内则存在污染分析仪的风险,使用第二固体废物容器的设计也可以防止落入第二固体废物容器的固体废物反弹和从第二固体废物容器跳出和停留在分析仪内部中的任意位置。特别地,本申请公开了用于分析仪的固体废物的第二固体废物容器、分析仪以及移除分析仪的固体废物的方法,其提供了确保固体废物一经丢弃在第二固体废物容器中可保持在其内且不会反弹出去的配置。用于分析仪的固体废物的第二固体废物容器、分析仪以及移除分析仪的固体废物的方法的实施方式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可以按单独方式或按任何随意组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方式列于从属权利要求中。如下文使用,术语“具有”、“包含”或“包括”或任何其任意语法变型以非排他性方式使用。因此,这些术语可以指代下述两种情形,其中一种情形是除了由这些术语介绍的特征之外该上下文中所述实体中不存在其它特征,另一种情形是还存在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例如,表述“A具有B”、“A包含B”和“A包括B”可以指代下述两种情形,其中一种情形是除了B之外,A中不存在其它要素(即,其中A唯一和排他地由B组成的情形),另一种情形是除了B之外,实体A中还存在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例如要素C,要素C和D或甚至其它要素。此外,应该注意,术语“至少一种”、“一种或多种”或类似表述表示当介绍各特征或要素时,该特征或要素可以存在一次或多于一次,通常仅使用一次。在下文的大多数情况中,当提及各特征或要素时,表述“至少一种”或“一种或多种”将不会反复出现,但是事实上各特征或要素可以存在一次或多于一次。此外,如下文使用,术语“优选地”、“更优选地”、“特别地”、“更特别地”、“具体地”、“更具体地”或类似术语与任选特征联用,而不会限制可替换的可能性。因此,由这些术语介绍的特征是任选特征,不意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使用可替换的特征来进行。类似地,由“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或类似表述介绍的特征意指任选特征,对本专利技术的可替换实施方式不存在任何限制,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存在任何限制,且对将以这样的方式引入的特征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任选或非任选特征组合的可能性不存在任何限制。公开的第二固体废物容器包括侧壁和冲击吸收构件。侧壁具有上端和下端。冲击吸收构件连接于侧壁,使得冲击吸收构件在侧壁之间延伸并且在从下端到上端的方向上与下端隔开。冲击吸收构件配置为吸收来自分析仪的固体废物的冲击。本申请使用的术语“第二固体废物容器”是指仅用于次要或临时收集固体废物而不用于主要收集固体废物的固体废物容器。换言之,第二固体废物容器是在替换用于主要收集固体废物的主固体废物容器的过程中专门用于收集固体废物的固体废物容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固体废物”是指产生于消耗分析仪的消耗品的固体状态的任何种类的废物,所述消耗品例如移液头,反应容器例如试管,样品容器等一次性或单次使用产品。本申请使用的术语“侧壁”是指配置为侧面限定第二固体废物容器的储存容量的任何构造构件。因此,侧壁可以是连续形成由此彼此过渡的侧壁,或者可以作为框架形成,所述框架例如包绕预定体积的杆。本申请使用的术语“上端”和“下端”是指对侧壁在重力方向上的取向的定义。换言之,侧壁的预期或目标取向使得如果在重力方向观察则上端排布在下端的上方。本申请使用的术语“连接的”是指两个构造构件例如冲击吸收构件和侧壁的永久的、固定的、可移除的、或松动的连接。因此,冲击吸收构件可以永久地安装于侧壁、可移除地安装于侧壁、或松动地安装于侧壁例如靠放于侧壁。由于冲击吸收构件安置于距平行于侧壁的下端的平面一段预定的距离,因此冲击吸收构件可以如下吸收来自固体废物的冲击:至少部分朝平行于侧壁的下端的平面偏斜或变形。因此,冲击吸收构件具有类似于救生跳布或救生网的特性。由此防止固体废物以离开第二固体废物容器的方式反弹。第二固体废物容器可以进一步包括侧壁的下端所连接的底部。因此,第二固体废物容器可以类似于废物箱或废物盘形成。侧壁的上端可以限定开孔,固体废物可以通过该开孔丢弃在第二固体废物容器中。因此,固体废物可以落入第二固体废物容器并由冲击吸收构件接收。冲击吸收构件可以在下述位置连接于侧壁:位于侧壁相对于下端的高度的上一半或甚至上三分之一内的位置。因此,冲击吸收构件的安置可以相比于下端更接近于上端,这改善了冲击吸收特性。冲击吸收构件可以连接于侧壁与底部相对的边沿。因此,冲击吸收构件可以在其外边缘得到可靠支撑。冲击吸收构件可以具有阻尼特性。因此,冲击吸收构件可以阻抑来自固体废物的冲击,使得可靠地防止固体废物反弹出第二固体废物容器。阻尼特性可以根据固体废物的类型、固体废物的重量和固体废物在分析仪内的下落高度调整。因此,冲击吸收构件可以根据预期应用目的单独配置。冲击吸收构件可以是可变形的,由此吸收来自分析仪的固体废物的冲击。例如,冲击吸收构件可以是可弹性变形的。因此,这是材料、形状、和能够使冲击波耗散的冲击吸收构件下面的气垫的组合效果。冲击吸收构件可以由可灭菌的和/或可压热的材料制成。因此,冲击吸收构件不仅可以酌情清洁,而且也可以灭菌和/或压热。由此可以防止由从固体废物卸料的任何传染性材料引起的任何污染。冲击吸收构件可以至少部分、和优选完全由塑料或金属制成。因此,冲击吸收构件可以按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制造。冲击吸收构件由例如至少一个元件制成,所述元件选自: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四氟乙烯(Teflon),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金属箔例如铝箔。所列并非详尽列表。因此,冲击吸收构件可以由选自多种材料的材料制成。冲击吸收构件可以可移除地安装于侧壁。因此,根据材料、和/或维护目的,可以将冲击吸收构件从侧壁取下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分析仪的固体废物的第二固体废物容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分析仪(120)的固体废物(124)的第二固体废物容器(100),其包括侧壁(102)和冲击吸收构件(116),其中所述侧壁(102)包括上端(104)和下端(106),其中所述冲击吸收构件(116)连接于所述侧壁(102),使得所述冲击吸收构件(116)在侧壁(102)之间延伸并且在从下端(106)到上端(104)的方向上与下端(106)隔开,其中所述冲击吸收构件(116)配置为吸收来自所述分析仪(120)的固体废物(124)的冲击。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3.20 EP 17161803.61.一种用于分析仪(120)的固体废物(124)的第二固体废物容器(100),其包括侧壁(102)和冲击吸收构件(116),其中所述侧壁(102)包括上端(104)和下端(106),其中所述冲击吸收构件(116)连接于所述侧壁(102),使得所述冲击吸收构件(116)在侧壁(102)之间延伸并且在从下端(106)到上端(104)的方向上与下端(106)隔开,其中所述冲击吸收构件(116)配置为吸收来自所述分析仪(120)的固体废物(124)的冲击。2.根据权利要求1的第二固体废物容器(100),其中所述冲击吸收构件(116)在位于侧壁(102)的高度(114)的上一半内的位置处连接于侧壁(10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第二固体废物容器(100),其中所述冲击吸收构件(116)连接于侧壁(102)的边沿(112)。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的第二固体废物容器(100),其中所述冲击吸收构件(116)具有阻尼特性。5.根据权利要求4的第二固体废物容器(100),其中所述阻尼特性根据固体废物(124)的类型、固体废物(124)的重量和固体废物(124)在所述分析仪(120)内的下落高度调整。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的第二固体废物容器(100),其中所述冲击吸收构件(116)是可变形的,由此吸收来自所述分析仪(120)的固体废物(124)的冲击。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的第二固体废物容器(100),其中所述冲击吸收构件(116)由可灭菌的和/或可压热的材料制成。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的第二固体废物容器(100),其中所述冲击吸收构件(116)是至少部分、和优选完全由塑料或金属制成的。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的第二固体废物容器(100),其中所述冲击吸收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休伯B·科赫F·林德埃格M·圣杰尔马诺
申请(专利权)人:豪夫迈·罗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