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翁敏慈专利>正文

原料混合容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121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0 0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原料混合容器结构,包括有一杯体及一可盖合于杯体上的盖体。杯体具有一第一容室,盖体具有一顶壁且包围有一凹室,该凹室连通第一容室;凹室中设有至少一个以薄膜隔出的第二容室,且该薄膜可由于盖体受挤压而破裂,使得第二容室与第一容室连通,以混合填充于两个容室内的原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原料混合容器,其盖体与杯体分别具有一容室并相互分隔,用以盛装不同的内容物,区隔不同的内容物,需要混合内容物时,通过按压操作盖体即可,携带及使用方便。

Raw material mixing container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tructure of a raw material mixing container, which comprises a cup body and a cover body which can be covered on the cup body. The cup body has a first chamber, the cover body has a top wall and is surrounded by a concave chamber,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hamber; the concave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second chamber separated by a film, and the film can rupture due to the extrusion of the cover body, so that the second chamb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hamber to mix and fill the raw materials in the two chambers. . The raw material mixing container of the invention has a compartment and is separated from the cup body to hold different contents and separate different contents. When the contents need to be mixed, the cover body can be carried and used conveniently by pressing th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原料混合容器结构
本专利技术与容器有关,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两个分隔空间的容器结构。
技术介绍
市面上有许多美食,例如豆花或牛奶谷片等,是由干、湿两种不同形态的内容物所混合组成,并盛装于一杯子中,而为了防止液态的内容物从杯口溢漏,可更进一步地使用一盖子盖住杯口。盖子对杯子的密合能力并不高,其与杯口之间的间隙仍足以使液态的内容物漏出。因此,民众购买这类食物后,在携带过程中容易因为晃动而漏出,造成浪费食物以及影响食欲和食物风味的情形,若漏出的食物弄脏了环境,更造成后续环境清理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料混合容器结构,其盖体与杯体分别具有一容室并呈分隔状,分别用以盛装不同的内容物,以区隔不同的内容物,且可通过操作而于适当时机令二者混合。为达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原料混合容器结构,其包括有:一杯体,其具有一第一容室,且顶端设有一开口;一盖体,其可盖合于该杯体的开口;该盖体具有一顶壁且包围有一凹室,该凹室连通该第一容室;该凹室中设有至少一个以薄膜隔出的第二容室;该薄膜可由于该盖体受挤压而破裂,使得该第二容室与该第一容室连通。其中,该顶壁凹设有一环状沟而形成一柱状部,该柱状部包围有一柱形空间。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二容室以该薄膜封闭该柱形空间形成。于一实施例中,该凹室中设有两个第二容室,分别于该顶壁与该柱状部之间以该薄膜连接形成。于一实施例中,该盖体的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的原料混合容器结构,其盖体与杯体分别具有一容室并相互分隔,用以盛装不同的内容物,区隔不同的内容物,需要混合内容物时,通过按压操作盖体即可,携带及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容器结构,其包括有一杯体1及一盖体2。杯体1具有一第一容室11,可用以盛装食物,且于顶端形成有一开口12。盖体2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01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制成,其可盖合于杯体1的开口12。盖体具有一顶壁21,其呈球状而包围有一凹室22,且凹室22连通于第一容室11。承上,盖体2的顶壁21凹设有一环状沟23,并以此形成有一柱状部24,其中柱状部24包围有一柱形空间25。柱形空间25以一薄膜26封闭而形成有一第二容室27,且第二容室27通过薄膜26区隔于凹室22。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可将不同的内容物分别容纳于第一容室11及第二容室27中,以此暂时分隔二者并分别保存,可在适当时机令第一容室11与第二容室27相连通,进而混合两处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可应用于食品上,如图3所示,第一容室11可用以容纳干性或块状的物料,如豆花或谷片等,第二容室27可用以容纳液体状的物料,如糖水或牛奶等。由于第二容室27呈密闭状,故液体状物料可十分稳定地容纳于其中,不会因为携带或运输上的晃动而产生溢漏。当民众欲开始享用食物时,如图4所示地按压盖体2,令柱状部24受到推挤而产生变形;由于薄膜26的结构强度较弱,以致其所能承受的压力较低,以此在柱状部24变形后,薄膜26承受过大的压力而破裂产生一裂口261,使第二容室27与第一容室11经裂口261相连通,盛装于第二容室27的液体状物料将注入第一容室11,并与第一容室11中的干性或块状物料相混合,进而调和成完整的食品以供食用。据此,本专利技术可在民众尚未准备食用之前,通过密闭状态的第二容室27妥善保存液体状物料,达到防止其溢漏的功效,且可在适当的时机通过按压盖体2以使两容室11、27连通,并使物料相混合而调制成完整的食品。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以前述第一实施例为基础,而在盖体2的凹室22中设有两个第二容室27A、27B。于本实施例中,各第二容室27A、27B设于顶壁21与柱状部24之间,并以薄膜28连接二者而构成分隔的空间。如同前述第一实施例地,如图6所示,第一容室11用以容纳干性或块状的物料,两个第二容室27A、27B分别用以容纳液体状的物料,当盖体2被按压时,两个第二容室27A、27B受到挤压而使薄膜28破裂并产生一裂口281,使第二容室27A、27B与第一容室11经裂口281相连通,进而使物料混合。以上所述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原料混合容器结构

【技术保护点】
1.原料混合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杯体,其具有一第一容室,且顶端设有一开口;一盖体,其可盖合于该杯体的开口;该盖体具有一顶壁且包围有一凹室,该凹室连通该第一容室;该凹室中设有至少一个以薄膜隔出的第二容室;该薄膜可由于该盖体受挤压而破裂,使得该第二容室与第一容室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原料混合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杯体,其具有一第一容室,且顶端设有一开口;一盖体,其可盖合于该杯体的开口;该盖体具有一顶壁且包围有一凹室,该凹室连通该第一容室;该凹室中设有至少一个以薄膜隔出的第二容室;该薄膜可由于该盖体受挤压而破裂,使得该第二容室与第一容室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混合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凹设有一环状沟而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敏慈
申请(专利权)人:翁敏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