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污陷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104321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9 21:50
一种聚污陷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环保设备领域,是设置在养殖区域下部或后部的设施渔业设备系统。是由底板、框架结构及围隔材料构成的一个中空腔隙系统,三者相互连接相互依存,底板、框架结构支撑围隔材料确定中空腔隙形状;下部底板由硬质材料制作成为汇聚集中粪便残饵的沉降区,同时作为吸污设备的吸污口的移动走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水产养殖领域、微污染水体净化领域及污泥沉降领域,能实现水污分流,高效收集粪便和残饵等污物,减少水产养殖对水体的污染,提升养殖水产品品质,推广应用有望提高水产养殖的设备化和装备化水平,解决水产养殖面源污染,提高养殖污染治理技术。

A pollution trap system and its use metho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ewage trap system and the use method thereof,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and is a facility fishery equipment system arranged at the lower part or the rear part of the breeding area. It is a hollow cavity system composed of floor, frame structure and enclosure material, which are interconnected and interdependent. The supporting enclosure material of floor and frame structure determines the shape of hollow cavity; the bottom plate is made of hard material to become the settlement area of fecal residue in the collection, and it is also used as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suction mouth of the suction equipment. Move the aisle. The invention is applicable to the field of aquaculture, the field of micro-polluted water purification and the field of sludge sedimentation, can realize water pollution diversion, efficiently collect wastes such as feces and baits, reduce the pollution of aquaculture to the water bod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quaculture aquatic products,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aquaculture is expected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equipment and equipment, and solve the problem. Non 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aquaculture and improvement of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污陷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处理设施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置在水产养殖区域内的养殖生物粪便及残饵的汇聚收集设备系统。
技术介绍
水产养殖利用天然饵料资源或人工投饵,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动物蛋白质,但是淡水池塘养殖和基于大型湖泊、水库的网箱养殖在养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残余饲料、粪便等固形废弃物,会造成养殖水体严重富营养化,危害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养殖废弃物收集及尾水处理技术已成为行业研究难点和热点。加拿大独资的艾格莫林公司,采用封闭式罐体水产养殖系统,通过将鱼粪过滤收集,制作生物有机肥料,减少污染水体环境,但系统造价太昂贵。国内学者吴宗文等针对水库网箱养殖过程中排泄物污染问题做了多方面的探讨,具体方法是在网箱底部安装集粪斗及在斗壁安装振动装置、筛动装置,以提高集粪斗对鱼体排泄沉积物的收集效率,但是这些网箱底部废弃物汇集装置针对网箱进行一对一的设置,不符合网箱区域化设置的实际情况,集粪斗的串联和组合应用非常复杂,管理和操作极不方便。一种浮岛流水聚藻控藻系统及其使用方法(CN201610117617.0);一种后吸式流水养殖系统及其使用方法(CN201610117533.7);一种水基流水养殖系统及其使用方法(CN201510489015.3);一种水基流水养殖容器(CN201520600752.1)等技术方案构建的流水养殖系统等池塘养殖设施设备采用后端收集养殖对象的排泄物的方案,由于粪便与养殖生物长时间接触,粪便易被搅散而增加沉降难度,影响后续收集和转移出水体的效率。只能在流水高密度养殖中部分解决粪便收集问题,减少水产养殖对环境的破坏,减少水产养殖对外界水环境的依赖,降低养殖尾水污染养殖水域。网箱养殖、流水养殖及水槽促流循环水养殖等高密度养殖提供了收集养殖生物粪便的基础条件,但是至今没有及时短距离收集储存粪便的设备设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构建一种聚污陷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实现底部废弃物汇集装置的集成和模块化;设备设置在养殖区域的下部和/或后部,让养殖粪便沉降储存到聚污陷阱系统所属的中空腔隙里,让转移粪便的吸污装置在中空腔隙内移动及时将沉积废弃物及高浓度尾水进行收集转移,在技术路线和生产实践上实现分路排污,大幅降低高密度养殖区域的各项排放指标,有效降低养殖区域的污染。本专利技术对高密度养殖区域进行区域化改造,集成模块化废弃物汇集装置,改变聚污设备形状,及时将在底部沉积的废弃物及高浓度尾水储存在聚污陷阱系统内,让转移粪便的装置在聚污容器内移动,进行收集转移,大幅降低养殖水域的污染。一种聚污陷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一种由底板、框架结构及围隔材料构成的一个中空腔隙系统,三者相互连接相互依存,底板、框架结构支撑围隔材料确定中空腔隙形状;下部底板由硬质材料制作成为沉降区,汇聚集中粪便和/或残饵和/或污泥,同时作为吸污设备所属吸污口的移动走道;围隔材料为膜状和/或板状和/或小孔网格状和/或细缝材料;中空腔隙表面有孔洞和/或缝隙,让粪便残饵进入中空腔隙。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聚污陷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一种由底板(1)、框架结构(2)及围隔材料(3)构成的一个中空腔隙系统(4),三者相互连接相互依存,底板(1)、框架结构(2)支撑围隔材料(3)确定中空腔隙形状;下部底板(1)由硬质材料制作成为沉降区,汇聚集中粪便和/或残饵和/或污泥,同时作为吸污设备所属吸污口的移动走道;围隔材料为膜状和/或板状和/或小孔网格状和/或细缝材料;中空腔隙表面有孔洞和/或缝隙(6),让粪便残饵进入中空腔隙(4)。所述的一种聚污陷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中空腔隙(4)为槽状或管状或笼状,底板为平底和/或弧形底和/或锥底和/或倒梯形底,中空腔隙宽0.01-5.0m,高0.1-3.0m,底板上侧是框架结构支撑围隔材料,中空腔隙上表面和侧面分布有孔洞和/或缝隙(6),粪便残饵在自身质量和中空腔隙外水流作用下汇聚,进入和留存在中空腔隙中。所述的一种聚污陷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底板向中空腔隙两边扩展成为0.05-5.0m的延伸板(5),扩大沉降区范围,引导粪便残饵进入中空腔隙(4)。所述的一种聚污陷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中空腔隙的两侧近底板处设置为宽0.01-0.1m的缝隙(6),中空腔隙(4)表面的其它缝隙(6)纵向和/或横向,让粪便残饵进入中空腔隙(4)。所述的一种聚污陷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中空腔隙(4)的顶部近中间处设置宽0.05-0.5m的缝隙(6),方便吸污头和/或吸污设备工作时沿中空腔隙的底板(1)上移动,清除转移中空腔隙内板状走道上沉降积累的粪便残饵。所述的一种聚污陷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底板(1)、框架结构(2)及围隔材料(3)的材质为金属材料和/或硬质塑料材料和/或玻璃钢材料。所述的一种聚污陷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聚污陷阱系统设置在养殖设施设备内的相对低处,淹没于水中,顺着水流方向或与水流方向交叉设置,密度较大的粪便自然沉降汇聚于底部,进入中空腔隙(4),储存和等待转移。所述的一种聚污陷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中空腔隙(4)的横切面为弧顶或平顶或塌陷顶或向上的尖顶或向下的尖顶,上部的粪便残饵沉降进入中空腔隙(4)的通道包括顶端的缝隙、两侧的缝隙、表面的孔洞、表面的缝隙四种中1-4种。所述的一种聚污陷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聚污陷阱系统的中空腔隙(4)长度为0.2-8.0m,相互靠拢拼接在一起串联加长和/或并联加宽,更大范围的承接汇聚养殖粪便。所述的一种聚污陷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框架结构(2)和/或围隔材料(3)成为制约养殖生物进入中空腔隙(4)的屏障,减少养殖生物的运动对中空腔隙内粪便残饵的搅动影响,减少粪便的破碎和溶解,同时又不阻碍粪便残饵在中空腔隙内汇聚。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聚污陷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为槽状或管状或笼状的中空腔隙系统,硬质底板为平底和/或弧形底和/或锥底和/或倒梯形底,方便粪便充分沉降和集中。2.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聚污陷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设置到养殖区的下面或养殖区的后面,安装设置方便,使粪便短距离及时沉降汇聚储存,在养殖系统内形成水污分流,减少粪便受养殖生物搅动影响。3.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聚污陷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两侧和顶部有缝隙,两侧的缝隙方便粪便进入中空腔隙,顶部缝隙方便吸污头或吸污装置沿底板移动,方便粪便的转移。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聚污陷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可串联加长或并联加宽,承接更大范围的粪便。附图说明图1一种聚污陷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立体示意图1底板;2框架结构;3围隔材料;4中空腔隙;5延伸板;6缝隙。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实施实例进一步详述,但本实施实例所叙述的
技术实现思路
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不应以此来局限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水产养殖领域或环保水处理领域的从业者进行的适应性改变或变通依然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一种聚污陷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一种由底板(1)、框架结构(2)及围隔材料(3)构成的一个中空腔隙系统(4),三者相互连接相互依存,底板(1)、框架结构(2)支撑围隔材料(3)确定中空腔隙形状;下部底板(1)由硬质材料制作成为沉降区,汇聚集中粪便和/或残饵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聚污陷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污陷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由底板、框架结构及围隔材料构成的一个中空腔隙系统,三者相互连接相互依存,底板、框架结构支撑围隔材料确定中空腔隙形状;下部底板由硬质材料制作成为沉降区,汇聚集中粪便和/或残饵和/或污泥,同时作为吸污设备所属吸污口的移动走道;围隔材料为膜状和/或板状和/或小孔网格状和/或细缝材料;中空腔隙表面有孔洞和/或缝隙,让粪便残饵进入中空腔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污陷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由底板、框架结构及围隔材料构成的一个中空腔隙系统,三者相互连接相互依存,底板、框架结构支撑围隔材料确定中空腔隙形状;下部底板由硬质材料制作成为沉降区,汇聚集中粪便和/或残饵和/或污泥,同时作为吸污设备所属吸污口的移动走道;围隔材料为膜状和/或板状和/或小孔网格状和/或细缝材料;中空腔隙表面有孔洞和/或缝隙,让粪便残饵进入中空腔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污陷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中空腔隙为槽状或管状或笼状,底板为平底和/或弧形底和/或锥底和/或倒梯形底,中空腔隙宽0.01-5.0m,高0.1-3.0m,底板上侧是框架结构支撑围隔材料,中空腔隙上表面和侧面分布有孔洞和/或缝隙,粪便残饵在自身质量和中空腔隙外水流作用下汇聚,进入和留存在中空腔隙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污陷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底板向中空腔隙两边扩展成为0.05-5.0m的延伸板,扩大沉降区范围,引导粪便残饵进入中空腔隙。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一种聚污陷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中空腔隙的两侧近底板处设置为宽0.01-0.1m的缝隙,中空腔隙表面的其它缝隙纵向和/或横向,让粪便残饵进入中空腔隙。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一种聚污陷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中空腔隙的顶部近中间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清发马秋兰刘东陈洪斌唐贤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能正渔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