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白国华专利>正文

一种超薄抗EMI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103690 阅读:3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3 0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抗EMI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结构为基材/金属反射层/复合梯度层。超薄的复合梯度层具有磁性颗粒弥散在介电体基体中的结构,且沿着薄膜厚度方向呈现梯度分布,有利于实现阻抗匹配,提高适用频率和抗EMI效率。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制备厚度12um以下的超薄抗EMI薄膜,并且可以在1GHz以上的频段内具有良好的抗EMI性能,十分有利于电子产品的小型化、集成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抗EMI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薄抗EMI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子元器件新材料新工艺领域。
技术介绍
电磁干扰(EMI)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电磁污染源。电子器件在交流状态下,会向环境辐射电磁波,从而会对周边电子部件或产品造成干扰。随着电子技术快速发展,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要求器件集成度、工作频率越来越高,同时需要将设备小型化,使得EMI的问题愈来愈突出,严重影响到器件的正常工作。迫切需要具有轻、薄、宽频带特性的抗EMI材料。抗EMI包括电磁屏蔽和电磁波吸收两种途径,前者将需要保护的器件隔离起来,电磁波本身还会在空间中多次反射,影响其他未隔离的器件;后者则是将电磁波直接吸收,彻底消除电磁波的干扰。传统的电磁吸波材料为高磁导率铁氧体磁环、平板复合材料、涂层等,这些材料要获得有效的吸波和抗EMI效果,往往需要毫米以上的厚度,无法在平板显示、柔性线路板、便携式穿戴设备等高精尖电子产品中使用。新型的吸波材料采用片状FeSiAl粉末和压延工艺,使得吸波材料的厚度降低到最低50μm,能够在MHz的范围内获得较好的吸波性能,且已经实现了商业化生产,但是近年来随着5G通信和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抗EMI薄膜,其特征在于:其结构为基材/金属反射层/复合梯度层;所述的基材为PE、PVC、PET、OPP、PP、PA、PC、PU、PPO、PI、PTFE、铜箔、铝箔、锡箔中的一种,或玻璃基板,或电子元器件;所述的金属反射层为Ag、Cu、Al、Au、Ni、石墨中的一种,厚度为0.05~2μm;所述的复合梯度层具有亚层结构,厚度为0.5~10μm,包含多层磁性体和介电体的复合层;所述的复合梯度层,磁性体体积分数由内向外递减;所述的磁性体和介电体的复合层中,磁性体以纳米颗粒的形式弥散在介电体基体中,纳米颗粒尺寸为2~100nm;所述的磁性体为过渡族金属Fe、Co、Ni、Mn及其与其他元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抗EMI薄膜,其特征在于:其结构为基材/金属反射层/复合梯度层;所述的基材为PE、PVC、PET、OPP、PP、PA、PC、PU、PPO、PI、PTFE、铜箔、铝箔、锡箔中的一种,或玻璃基板,或电子元器件;所述的金属反射层为Ag、Cu、Al、Au、Ni、石墨中的一种,厚度为0.05~2μm;所述的复合梯度层具有亚层结构,厚度为0.5~10μm,包含多层磁性体和介电体的复合层;所述的复合梯度层,磁性体体积分数由内向外递减;所述的磁性体和介电体的复合层中,磁性体以纳米颗粒的形式弥散在介电体基体中,纳米颗粒尺寸为2~100nm;所述的磁性体为过渡族金属Fe、Co、Ni、Mn及其与其他元素形成的合金,或者稀土软磁合金;所述的介电体为氧化物、氮化物、氟化物、硼化物或者有机大分子高聚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抗EMI薄膜,其特征在于其磁性能为:截止频率fr高于1GHz,磁导率μi高于100,吸收带宽Δf不小于1GHz。3.一种超薄抗EMI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磁控溅射、脉冲激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白国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