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配件的电连接器及其移动终端配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0223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3 0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配件的电连接器及其移动终端配件,属于移动终端配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电连接器结构复杂、装配麻烦等问题。本移动终端配件的电连接器包括线路板、连接头和插座,线路板的上表面连接有连接板,连接头安装于连接板上,插座固定安装于线路板下表面,连接板为电路板,连接头用于插入移动终端连接口,插座用于供移动终端的连接线插入,连接头与连接板之间电连接,连接板与线路板之间电连接,插座与线路板之间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终端配件的电连接器及其移动终端配件
本技术属于移动终端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配件的电连接器及其移动终端配件。
技术介绍
移动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通常是指手机或者平板电脑,随着网络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终端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处理能力,移动终端已变为一个综合信息处理平台,不仅可以通话、拍照、听音乐、玩游戏,而且可以实现包括定位、信息处理、条码扫描等丰富的功能,移动终端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但是由于其独特的视听、游戏等娱乐功能导致其电量巨大,需要及时进行扩展电能,以及大量应用的下载和安装等容易导致存储空间不足,需要进行扩展存储,另外使用者往往在其表面套上一个保护壳,可以保护移动终端,也起到了美观的作用。针对上述问题,人们设计了具有扩展电能、扩展存储空间的保护壳作为配件,主要在保壳壳内加入电池、存储卡、电路板等元件,但是这些元件需要和移动终端进行电连接才能发挥其作用,这时就需要引入一个电连接器,使移动端与其配件进行电连接。现有的电连接器往往安装于壳体内部,电连接器包括线路板以及与线路板连接的连接头和插座,而连接头通常使用柔性电路板与线路板导通,使得该种设计结构复杂,柔性电路板安装固难,柔性电路板容易损坏,且更改和修补比较困难,也导致壳体厚度较大,使得配件不够轻薄,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的移动终端配件的电连接器及其移动终端配件。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移动终端配件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路板、连接头和插座,所述线路板的上表面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的连接头安装于连接板上,所述的插座固定安装于线路板下表面,所述连接板为硬质电路板,所述的连接头用于插入移动终端连接口,所述的插座用于供移动终端的连接线插入,所述的连接头与连接板之间电连接,所述的连接板与线路板之间电连接,所述的插座与线路板之间电连接。本电连接器的工作原理:连接头用于插入移动终端中、插座用于移动终端连接线的插入,且连接头通过连接板与线路板固连,插座与连接板固连。由于连接板边电路板,使得连接板即可起到导通线路板与连接头的作用,取代了现有技术中使用柔性线路板连接的技术,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仅需将连接板与线路板装配完毕即可,无需再安装柔性电板板,大幅降低了安装难度,从而也能够缩小电连接器的厚度,使得配件更加轻薄,提升了用户体验,且硬质电路板的强度大,质量好,不易损坏,即使损坏后也容易更换、方便维修。在上述的移动终端配件的电连接器中,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具有连接耳,所述的连接板通过连接耳与线路板固连。在上述的移动终端配件的电连接器中,所述的连接耳上设有连接线路,所述连接线路的一端与连接头导通,所述的连接线路的另一端与线路板导通。在上述的移动终端配件的电连接器中,所述的线路板上下设置有第一焊接区域,所述的第一焊接区域与连接耳邻接,所述的线路板上设置有控制线路,所述的控制线路均与第一焊接区域连接,所述的第一焊接区域用于填充焊料并使得线路板与连接板固定。在上述的移动终端配件的电连接器中,所述的线路板上开设有供连接耳插入的连接孔。在上述的移动终端配件的电连接器中,所述连接板上也设置有第二焊接区域,所述的第二焊接区域与线路板邻接,所述的第二焊接区域用于填充焊料使得线路板与连接板固定并电连接。在上述的移动终端配件的电连接器中,所述的连接板垂直设置于线路板的上表面上,所述的连接头垂直安装于连接板上,所述的插座与连接头相互平行。在上述的移动终端配件的电连接器中,所述连接头的顶端为插入移动终端的插入端,所述的插入端朝向线路板内侧,所述插座的顶端开设有供连接线插入的插座口,所述的插座口朝向线路板外侧。在上述的移动终端配件的电连接器中,所述线路板靠近移动终端连接口一侧的边部为连接边部,所述连接板与连接边部的距离不超过5毫米,所述连接头与线路板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的距离为3~10毫米,所述的插座口超出连接边部,所述插座口与连接边部的距离不超过5毫米。一种移动终端配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池,所述的壳体内安装有上述的移动终端配件的电连接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减少厚度、用户体验好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移动终端配件的电连接器的上表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移动终端配件的电连接器的下表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移动终端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线路板;2、连接头;3、插座;4、连接边部;5、连接板;6、连接耳;7、连接孔;8、插入端;9、插座口;10、壳体;11、电池;12、第一焊接区域;13、第二焊接区域;14、连接线路;15、控制线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移动终端配件的电连接器包括线路板1、连接头2和插座3,线路板1的上表面连接有连接板5,连接头2安装于连接板5上,插座3固定安装于线路板1下表面,连接板5为硬质电路板,连接头2用于插入移动终端连接口,插座3用于供移动终端的连接线插入,连接头2与连接板5之间电连接,连接板5与线路板1之间电连接,插座3与线路板1之间电连接。作为优选,硬质电板板为PCB基板。进一步细说,连接板5的底部具有连接耳6,连接板5通过连接耳6与线路板1固连,连接耳6上设有连接线路14,连接线路14的一端与连接头2导通,连接线路14的另一端与线路板1导通,线路板1上下设置有第一焊接区域12,第一焊接区域12与连接耳6邻接,线路板1上设置有控制线路15,控制线路15均与第一焊接区域12连接,第一焊接区域12用于填充焊料并使得线路板1与连接板5固定。第一焊接区域12位于线路板1的反面。本技术将焊料填充至第一焊接区域12,该区域中的焊料起到了固定连接板5与线路板1的作用,而由于线路板1控制线路15均延伸至第一焊接区域12中,连接耳6上也设置有连接线路14,由于焊料通够导电,即起到了导通控制线路15与连接线路14的作用,使得在安装过程中,仅需将连接板5与线路板1焊接固定即可,消除了使用柔性线路板1时存在的装配复杂、结构不紧凑、容易脱落等缺点,能够提升装配速度,也使得电连接器更加牢固,延长使用寿命。进一步细说,线路板1上开设有供连接耳6插入的连接孔7。本设置使得在焊接的过程中,连接板5插入连接孔7中并固定,再进行焊接,无需操作人员扶持,降低了焊接难度,还能提升连接板5与线路板1之间的牢固度,延长使用寿命。进一步细说,连接板5上也设置有第二焊接区域13,第二焊接区域13与线路板1邻接,第二焊接区域13用于填充焊料使得线路板1与连接板5固定并电连接。本设置使得线路板1的两侧均通过焊料固定,进一步提升了电连接器的牢固程度,也增加了连接板5与线路板1之间的导电区域,能够根据需求实现更多的功能。进一步细说,连接板5垂直设置于线路板1的上表面上,连接头2垂直安装于连接板5上,插座3与连接头2相互平行,连接头2的顶端为插入移动终端的插入端8,插入端8朝向线路板1内侧,插座3的顶端开设有供连接线插入的插座口9,插座口9朝向线路板1外侧。本设置使得电连接器的结构紧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终端配件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路板(1)、连接头(2)和插座(3),所述线路板(1)的上表面连接有连接板(5),所述的连接头(2)安装于连接板(5)上,所述的插座(3)固定安装于线路板(1)下表面,所述连接板(5)为硬质电路板,所述的连接头(2)用于插入移动终端连接口,所述的插座(3)用于供移动终端的连接线插入,所述的连接头(2)与连接板(5)之间电连接,所述的连接板(5)与线路板(1)之间电连接,所述的插座(3)与线路板(1)之间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1.06 CN 20172146364731.一种移动终端配件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路板(1)、连接头(2)和插座(3),所述线路板(1)的上表面连接有连接板(5),所述的连接头(2)安装于连接板(5)上,所述的插座(3)固定安装于线路板(1)下表面,所述连接板(5)为硬质电路板,所述的连接头(2)用于插入移动终端连接口,所述的插座(3)用于供移动终端的连接线插入,所述的连接头(2)与连接板(5)之间电连接,所述的连接板(5)与线路板(1)之间电连接,所述的插座(3)与线路板(1)之间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配件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5)的底部具有连接耳(6),所述的连接板(5)通过连接耳(6)与线路板(1)固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配件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耳(6)上设有连接线路(14),所述连接线路(14)的一端与连接头(2)导通,所述的连接线路(14)的另一端与线路板(1)导通。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配件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路板(1)上下设置有第一焊接区域(12),所述的第一焊接区域(12)与连接耳(6)邻接,所述的线路板(1)上设置有控制线路(15),所述的控制线路(15)均与第一焊接区域(12)连接,所述的第一焊接区域(12)用于填充焊料并使得线路板(1)与连接板(5)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冻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小橙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