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上开关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00226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3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柱上开关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包括:外绝缘壳体、内绝缘体、三个相序测保一体铁心、一个零序测保一体铁心、三个相序二次绕组、一个零序二次绕组和电流电压转换器,二次绕组均匀绕制在相应功能的铁心上,绕制好的二次绕组两端与电流电压转换器连接,组成二次单元,二次单元放置在外绝缘壳体内,外绝缘壳体与二次单元之间为内绝缘体,外绝缘壳体中心位置留有一次导线过线孔,一次导线过线孔根据柱上开关内套管外径设计,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套装在柱上开关内套管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柱上开关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可靠性高、安全性高、测量范围大、成本低、体积小、线性度好、精度高,同时提供相序、零序测量和保护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柱上开关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电力系统电气检测
,具体为一种柱上开关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柱上开关作为配网分段、分支、分界、联络的重要设备,需要具有自适应综合型就地馈线自动化功能,短路/接地故障检测,实现单相接地故障就地选线、区段定位与隔离,配合变电站出线开关一次合闸及出线开关二次合闸,为保证上述设备电气性能稳定可靠,提供电流测量、保护信号的电流互感器应当充分体现“低损耗、节能环保、高效、经济、性能稳定可靠和小型化”的特点和需求。目前,柱上开关主要采用传统电磁式电流互感器,传统电磁式电流互感器虽然经过长期运行实践验证可以满足目前运行的需要,但随着电网结构日趋复杂,系统容量不断增加,系统短路电流越来越大,信息化、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传统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传统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在柱上开关应用中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磁饱和现象,传统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在运行中系统发生短路时,在强大的短路电流作用下,互感器铁心将保留较大剩磁,铁心饱和严重,使互感器暂态性能恶化,不能正确反映一次电流,造成保护拒动或误动;频率响应范围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柱上开关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绝缘壳体、内绝缘体、三个相序测保一体铁心、一个零序测保一体铁心、三个相序二次绕组、一个零序二次绕组和电流电压转换器,二次绕组均匀绕制在相应功能的铁心上,绕制好的所述二次绕组两端与所述电流电压转换器连接,组成二次单元,所述二次单元放置在所述外绝缘壳体内,所述外绝缘壳体与所述二次单元之间为所述内绝缘体,所述外绝缘壳体中心位置留有一次导线过线孔,所述一次导线过线孔根据柱上开关内套管外径设计,柱上开关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套装在所述柱上开关内套管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柱上开关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绝缘壳体、内绝缘体、三个相序测保一体铁心、一个零序测保一体铁心、三个相序二次绕组、一个零序二次绕组和电流电压转换器,二次绕组均匀绕制在相应功能的铁心上,绕制好的所述二次绕组两端与所述电流电压转换器连接,组成二次单元,所述二次单元放置在所述外绝缘壳体内,所述外绝缘壳体与所述二次单元之间为所述内绝缘体,所述外绝缘壳体中心位置留有一次导线过线孔,所述一次导线过线孔根据柱上开关内套管外径设计,柱上开关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套装在所述柱上开关内套管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上开关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序测保一体铁心的形状为环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上开关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零序测保一体铁心的形状为跑道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明张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微能汇通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