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图像识别的中小土石坝安全信息采集系统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中小土石坝安全相关的外观变形监测、水位监测、渗流渗压监测、巡视检查等信息采集的高效、低成本的集成系统,属于水利水电工程
技术介绍
土石坝是最普遍的一种水库大坝坝型。不论是在全世界,还是在中国,与其他坝型相比较,土石坝数量都占绝对优势,世界土石坝占大坝总数的82.9%,在中国土石坝数量则占到大坝总数的93%,且大多是在建国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和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大跃进时期以及十年“文革”期间修建,这些工程多是在“三边”(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工作方式下进行并完成的。特别是小型水库更是存在“四不清”(来水域、流域面积、库容、基础的地质情况均未调查清楚)就动工修建。不少工程虽然完成,但工程质量差,“后遗症”多,留下诸多隐患,经过了半个世纪左右的运行,形成了大批的病险水库。土石坝是以散粒体材料填筑碾压而成的挡水建筑物,相较于砼大坝,其材料强度低、坝身不能过洪,在极端气候越来越频仍的今天,其安全风险度高于砼大坝。随着社会的深入发展,各个行业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图像识别的中小土石坝安全信息采集系统,包含数码拍摄与图像识别技术,其特征是:程控的左岸采集数码相机(6)和右岸采集数码相机(7)分别对称架设在土石坝两坝肩的基岩稳定位置处的数码相机架设杆(5)的顶部,通过拍摄获得监控区域的3000万像素高分辨率数码图像,对图像进行智能识别获得土石坝安全相关的监测点变形、水库水位、渗流量水堰水位、安全巡视的各项信息,从而完成对土石坝安全信息的集成化采集。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图像识别的中小土石坝安全信息采集系统,包含数码拍摄与图像识别技术,其特征是:程控的左岸采集数码相机(6)和右岸采集数码相机(7)分别对称架设在土石坝两坝肩的基岩稳定位置处的数码相机架设杆(5)的顶部,通过拍摄获得监控区域的3000万像素高分辨率数码图像,对图像进行智能识别获得土石坝安全相关的监测点变形、水库水位、渗流量水堰水位、安全巡视的各项信息,从而完成对土石坝安全信息的集成化采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图像识别的中小土石坝安全信息采集系统,其特征是:本系统适用于坝轴线长度在300米以内的多数传统中、小型土石坝工程;当坝轴线长度在100m以内时,能够经过优化,在左岸或右岸单侧设置一套程控采集数码系统即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图像识别的中小土石坝安全信息采集系统,其特征是:数码相机架设杆(5)的高度以10~20m为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图像识别的中小土石坝安全信息采集系统,其特征是:在土石坝坝身水平、垂直变形监测点处布置与高空架设的程控左岸采集数码相机(6)或右岸采集数码相机(7)完全通视的标点,即本系统的变形监测点(2);在两岸岸坡稳定位置分别各设置2~5个可通视的左岸变形标定点(3)和右岸变形标定点(4);变形监测点和变形标定点均设置明显的固定标志,能够被光学精确识别。5.根据权利要求1和4所述的基于图像识别的中小土石坝安全信息采集系统,其特征是:根据程控设定,每一轮监测启动后,右岸采集数码相机(7)照准右岸采集数码相机照准范围(10),左岸采集数码相机(6)照准左岸采集数码相机照准范围(11),同步获得高分辨率图像,图像自动无线传输至后台进行图像识别处理;图像识别处理时以左岸变形标定点(3)和右岸变形标定点(4)为基准,批量解算获得各监测点当前坐标值,与本系统采集的各监测点初始坐标值相减,得到本次监测的变形量,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郭广鑫,周泽泽,项霞,李乾德,易恒如,陈玲,胡再国,彭鑫,金浩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