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可精确调节尾门角度的撑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9498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3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用可精确调节尾门角度的撑杆,包括外撑杆、内撑杆和驱动装置,外撑杆的内部设有第一装置槽,内撑杆的一端套接在第一装置槽内,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丝杆、驱动块和支撑块,内撑杆的内部设有第二装置槽,驱动块固定在第二装置槽的开口处,驱动块的中部设有螺纹孔,驱动块通过螺纹孔与驱动丝杆活动连接,驱动丝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支撑块转动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驱动丝杆靠近支撑块的一端固定,驱动电机与支撑块均固定在第一装置槽内,此汽车用可精确调节尾门角度的撑杆,对尾门起到开启固定作用的同时,能够调节尾门打开的角度,使尾门可满足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A strut for precise adjustment of tail door angle in automobi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upport rod for automobile which can accurately adjust the angle of the tail door, including an external support rod, an internal support rod and a driving device. The internal part of the external support ro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device groove, and one end of the internal support rod is sleeved in the first device groove. The driving device comprises a driving motor, a driving screw rod, a driving block and a supporting block, and an internal support rod. The driving block is fixed at the opening of the slot of the second device. A threaded hol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driving block. The driving block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screw through the threaded hole. One end of the driving screw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ing block through a bearing,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driving motor is fixed with one end of the driving screw near the supporting block. The driving motor and the supporting block are fixed in the slot of the first device. The automobile uses a supporting rod which can accurately adjust the angle of the tail door to open and fix the tail door.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djust the angle of the tail door opening, so that the tail door can meet various requir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可精确调节尾门角度的撑杆
本技术涉及汽车尾门撑杆
,具体为一种汽车用可精确调节尾门角度的撑杆。
技术介绍
汽车尾门的开启传统是由驾乘者解锁后,手动开启尾门,是通过气动撑杆或四连杆铰链或鹅颈管铰链配合扭杆弹簧实现的;国内现有的汽车中,一般使用气动撑杆或四连杆铰链或鹅颈管铰链配合扭杆弹簧,只有较高规格的车使用电动尾门,是通过电动撑杆实现的;电动撑杆是传统气动撑杆改进的产物,是汽车尾门开闭实现舒适性发展的趋势,它具有结构紧凑、防尘防水优、性能稳定等优点。但是现有的电动撑杆无法调节汽车尾门的开启角度,在汽车尾箱内装置有超出尾门区域的物品时,汽车行驶过程中尾门易与物品发生碰撞,不利于对尾门边缘的保护。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用可精确调节尾门角度的撑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可精确调节尾门角度的撑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可精确调节尾门角度的撑杆,包括外撑杆、内撑杆和驱动装置,所述外撑杆的内部设有第一装置槽,所述内撑杆的一端套接在第一装置槽内,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丝杆、驱动块和支撑块,所述内撑杆的内部设有第二装置槽,所述驱动块固定在第二装置槽的开口处,所述驱动块的中部设有螺纹孔,所述驱动块通过螺纹孔与驱动丝杆活动连接,所述驱动丝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支撑块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驱动丝杆靠近支撑块的一端固定,所述驱动电机与支撑块均固定在第一装置槽内,所述外撑杆远离内撑杆的一端与内撑杆远离外撑杆的一端均固定有吊耳。优选的,所述内撑杆的外侧等角度固定有四个导轨,所述外撑杆内侧与导轨对应的位置设有滑槽,所述导轨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优选的,所述导轨的外侧与滑槽配合。优选的,所述内撑杆的外侧与第一装置槽配合。优选的,所述驱动块的一侧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中部设有螺纹孔,所述导向块通过螺纹孔与驱动丝杆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驱动丝杆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对尾门起到开启固定作用的同时,能够调节尾门打开的角度,使尾门可满足多样化的使用需求,在使用时,将外撑杆与内撑杆分别通过吊耳与车体和尾门连接,通过驱动电机输出轴的转动带动驱动丝杆的转动,驱动丝杆的转动使驱动块在其外侧移动,驱动块的外侧与第二装置槽固定,从而实现了内撑杆的伸缩运动,并通过对驱动电机工作的控制,实现了内撑杆的伸缩长度。2、本技术内撑杆的外侧等角度固定有四个导轨,外撑杆内侧与导轨对应的位置设有滑槽,导轨滑动连接在滑槽内,通过导轨对内撑杆的伸缩运动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内撑杆运动过程中的转动,导轨的外侧与滑槽配合,避免了内撑杆伸缩时的晃动,内撑杆的外侧与第一装置槽配合,避免了内撑杆在第一装置槽内的偏移,驱动块的一侧设有导向块,导向块的中部设有螺纹孔,导向块通过螺纹孔与驱动丝杆活动连接,通过导向块对驱动丝杆起到导向作用,防止了驱动丝杆尾端的摆动,驱动丝杆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板,对内撑杆伸出的位置起到限制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限位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导轨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撑杆;2-第一装置槽;3-内撑杆;4-驱动装置;5-驱动电机;6-驱动丝杆;7-驱动块;8-支撑块;9-第二装置槽;10-吊耳;11-导轨;12-滑槽;13-导向块;14-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可精确调节尾门角度的撑杆,包括外撑杆1、内撑杆3和驱动装置4,所述外撑杆1的内部设有第一装置槽2,所述内撑杆3的一端套接在第一装置槽2内,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驱动电机5、驱动丝杆6、驱动块7和支撑块8,所述内撑杆3的内部设有第二装置槽9,所述驱动块7固定在第二装置槽9的开口处,所述驱动块7的中部设有螺纹孔,所述驱动块7通过螺纹孔与驱动丝杆6活动连接,所述驱动丝杆6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支撑块8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与驱动丝杆6靠近支撑块8的一端固定,所述驱动电机5与支撑块8均固定在第一装置槽2内,所述外撑杆1远离内撑杆3的一端与内撑杆3远离外撑杆1的一端均固定有吊耳10。所述内撑杆3的外侧等角度固定有四个导轨11,所述外撑杆1内侧与导轨11对应的位置设有滑槽12,所述导轨11滑动连接在滑槽12内,通过导轨11对内撑杆3的伸缩运动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内撑杆3运动过程中的转动。所述导轨11的外侧与滑槽12配合,避免了内撑杆3伸缩时的晃动。所述内撑杆3的外侧与第一装置槽2配合,避免了内撑杆3在第一装置槽2内的偏移。所述驱动块7的一侧设有导向块13,所述导向块13的中部设有螺纹孔,所述导向块13通过螺纹孔与驱动丝杆6活动连接,通过导向块13对驱动丝杆6起到导向作用,防止了驱动丝杆6尾端的摆动。所述驱动丝杆6远离驱动电机5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板14,对内撑杆3伸出的位置起到限制的作用。工作原理:对尾门起到开启固定作用的同时,能够调节尾门打开的角度,使尾门可满足多样化的使用需求,在使用时,将外撑杆1与内撑杆3分别通过吊耳10与车体和尾门连接,通过驱动电机5输出轴的转动带动驱动丝杆6的转动,驱动丝杆6的转动使驱动块7在其外侧移动,驱动块7的外侧与第二装置槽9固定,从而实现了内撑杆3的伸缩运动,并通过对驱动电机5工作的控制,实现了内撑杆3的伸缩长度。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用可精确调节尾门角度的撑杆,包括外撑杆(1)、内撑杆(3)和驱动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撑杆(1)的内部设有第一装置槽(2),所述内撑杆(3)的一端套接在第一装置槽(2)内,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驱动电机(5)、驱动丝杆(6)、驱动块(7)和支撑块(8),所述内撑杆(3)的内部设有第二装置槽(9),所述驱动块(7)固定在第二装置槽(9)的开口处,所述驱动块(7)的中部设有螺纹孔,所述驱动块(7)通过螺纹孔与驱动丝杆(6)活动连接,所述驱动丝杆(6)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支撑块(8)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与驱动丝杆(6)靠近支撑块(8)的一端固定,所述驱动电机(5)与支撑块(8)均固定在第一装置槽(2)内,所述外撑杆(1)远离内撑杆(3)的一端与内撑杆(3)远离外撑杆(1)的一端均固定有吊耳(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可精确调节尾门角度的撑杆,包括外撑杆(1)、内撑杆(3)和驱动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撑杆(1)的内部设有第一装置槽(2),所述内撑杆(3)的一端套接在第一装置槽(2)内,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驱动电机(5)、驱动丝杆(6)、驱动块(7)和支撑块(8),所述内撑杆(3)的内部设有第二装置槽(9),所述驱动块(7)固定在第二装置槽(9)的开口处,所述驱动块(7)的中部设有螺纹孔,所述驱动块(7)通过螺纹孔与驱动丝杆(6)活动连接,所述驱动丝杆(6)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支撑块(8)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与驱动丝杆(6)靠近支撑块(8)的一端固定,所述驱动电机(5)与支撑块(8)均固定在第一装置槽(2)内,所述外撑杆(1)远离内撑杆(3)的一端与内撑杆(3)远离外撑杆(1)的一端均固定有吊耳(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作鹏雍俊
申请(专利权)人:安普勒格汽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