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基坑综合在线监测云平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09319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3 0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基坑综合在线监测云平台系统,包括前端数据采集、物联网大数据云中心和用户客户端,所述前端数据采集包括综合采集仪,所述综合采集仪通过基坑传感器采集信息,所述综合采集仪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传输装置传送到物联网大数据云中心,所述物联网大数据云中心将信息通过功能化处理后输送到用户客户端,所述基坑传感器包括全站仪、水位仪、测斜仪、轴力计和钢筋计,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岩土工程领域基坑安全监测领域。该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基坑综合在线监测云平台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工程风险,大幅度降低人工成本,幅度减少提供虚假数据,编制报告等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使信息传递更加及时。

An integrated online monitoring cloud platform system based on big data of Internet of thing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oundation pit comprehensive on-line monitoring cloud platform system based on large data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which comprises a front-end data acquisition, a large data cloud center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a user client. The front-end data acquisition includes a comprehensive acquisition instrument. The comprehensive acquisition instrument collects information through a foundation pit sensor. The comprehensive acquisition instrument will collect information from the foundation pit sensor. The collected information is transmitted to the big data cloud center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hrough a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the big data cloud center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ransmits the information to the user's client after being functionalized. The foundation pit sensor comprises a total station, a water level meter, a inclinometer, an axial force meter and a steel bar met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building engineering,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 the field of foundation pit safety monitoring. The comprehensive online monitoring cloud platform system for foundation pit based on large data of Internet of Thing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engineering risks, greatly reduce labor costs, greatly reduce the provision of false data, prepare reports and other behaviors,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and mak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ore tim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基坑综合在线监测云平台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岩土工程领域基坑安全监测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基坑综合在线监测云平台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基坑监测由人工读取数据,然后进行内业处理、编写监测报告,人工校核、审核,最后签章发布。传统监测存在以下问题:(1)高风险:检测所处环境复杂险恶,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2)高成本:长期监测等于长期投入,成本较高,难以维系;(3)不规范:部分检测单位、检测人员不按规范标准作业,现场少测、不测、在室内编造数据、提供虚假报告,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堪忧;(4)低效率:人工检测频率受限,受干扰因素多;(5)及时性差:测试数据难以评估结构健康状况,内业需1-2个天完成,时效性无法保障;在特殊情况如极端天气条件下,难以获取有效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基坑综合在线监测云平台系统,解决了现有的基坑监测高风险、高成本、不规范、低效率和及时性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基坑综合在线监测云平台系统,包括前端数据采集、物联网大数据云中心和用户客户端,所述前端数据采集包括综合采集仪,所述综合采集仪通过基坑传感器采集信息,所述综合采集仪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传输装置传送到物联网大数据云中心,所述物联网大数据云中心将信息通过功能化处理后输送到用户客户端。优选的,所述基坑传感器包括全站仪、水位仪、测斜仪、轴力计和钢筋计。优选的,所述传输装置包括有线传输装置和无线传输装置,所述有线传输装置包括传输线,所述无线传输装置包括zigbee、4G模块和DTU。优选的,所述物联网大数据云中心包括基础设施、数据库、业务逻辑层和应用层,所述业务逻辑层包括系统数据管理、监测数据管理、预警机制管理、地图操作管理、图表分析管理、巡检情况管理、报告报表管理和三维图像管理。优选的,所述用户客户端包括手机APP端和电脑WEB端。优选的,所述系统数据管理包括工程项目管理、监督机构管理和监测机构管理,所述工程项目管理包括工程地理位置、基本信息、监测概况和监测方案,所述监督机构管理包括监督员角色管理、权限管理和安全管理,所述监测机构管理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系统设置和权限管理。优选的,所述监测数据管理包括数据处理分析、监测情况和巡检情况。优选的,所述监测情况包括照片、工程进度情况、施工日志和监测数据统计。优选的,所述巡检情况包括巡检日期、巡检人、巡检详情、上传时间、上传地点和巡检操作。优选的,所述预警机制管理包括警报信息管理和警报处理管理,所述警报信息管理设有警报级别。(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基坑综合在线监测云平台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基坑综合在线监测云平台系统,通过前端数据采集包括综合采集仪,所述综合采集仪通过基坑传感器采集信息,综合采集仪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传输装置传送到物联网大数据云中心,所述基坑传感器包括全站仪、水位仪、测斜仪、轴力计和钢筋计,通过智能化的传感设备感知建构筑物信息,无需人员在场,能够有效降低工程风险,同时使用后80%成本为软/硬件成本,大幅度降低人工成本,同时实现软/硬件的在多个项目重复使用。(2)、该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基坑综合在线监测云平台系统,通过监测数据管理包括数据处理分析、监测情况和巡检情况,所述监测情况包括照片、工程进度情况、施工日志和监测数据统计,所述巡检情况包括巡检日期、巡检人、巡检详情、上传时间、上传地点和巡检操作,通过项目全过程监控,规范现场及内业人员的作业方式,大幅度减少提供虚假数据,编制报告等行为。(3)、该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基坑综合在线监测云平台系统,通过前端数据采集包括综合采集仪,所述综合采集仪通过基坑传感器采集信息,综合采集仪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传输装置传送到物联网大数据云中心,所述物联网大数据云中心将信息通过功能化处理后输送到用户客户端,实现24小时实时监测,以自动化、信息化技术代替部分作业人员现场作业,解放主要技术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报告生成,缩短从采集数据到提交报告的生产周期,同时出现超限、预报警的项目及时以多种手段通知相关责任人及时采取相应解决措施,使信息传递更加及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结构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系统数据管理结构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监测数据管理结构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预警机制管理结构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传输装置结构框图。图中:1-前端数据采集、2-物联网大数据云中心、3-用户客户端、4-综合采集仪、5-基坑传感器、6-传输装置、7-全站仪、8-水位仪、9-测斜仪、10-轴力计、11-钢筋计、12-有线传输装置、121-传输线、13-无线传输装置、14-zigbee、15-4G模块、16-DTU、17-基础设施、18-数据库、19-业务逻辑层、20-应用层、21-系统数据管理、22-监测数据管理、23-预警机制管理、24-地图操作管理、25-图表分析管理、26-巡检情况管理、27-报告报表管理、28-三维图像管理、29-手机APP端、30-电脑WEB端、31-工程项目管理、32-监督机构管理、33-监测机构管理、34-工程地理位置、35-基本信息、36-监测概况、37-监测方案、38-监督员角色管理、39-权限管理、40-安全管理、41-人员管理、42-设备管理、43-系统设置、44-权限管理、45-数据处理分析、46-监测情况、47-巡检情况、48-照片、49-工程进度情况、50-施工日志、51-监测数据统计、52-巡检日期、53-巡检人、54-巡检详情、55-上传时间、56-上传地点、57-巡检操作、58-警报信息管理、59-警报处理管理、60-警报级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基坑综合在线监测云平台系统,包括前端数据采集1、物联网大数据云中心2和用户客户端3,前端数据采集1包括综合采集仪4,综合采集仪4兼容电流式、电压式、振弦式多种类型的传感器采集装置设备,对工程项目所有传感器数据采集,综合采集仪4通过基坑传感器5采集信息,综合采集仪4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传输装置6传送到物联网大数据云中心2,传输装置6现场通过传输线121或zigbee13、4G模块14,DTU15等无线传输装置进行数据传输,物联网大数据云中心2将信息通过功能化处理后输送到用户客户端3,物联网大数据云中心2实现对前端数据的过滤、计算处理、存储分发、分析评价,以图形、表单等多种方式呈现。基坑传感器5包括全站仪7、水位仪8、测斜仪9、轴力计10和钢筋计11。传输装置6包括有线传输装置12和无线传输装置13,有线传输装置12包括传输线121,无线传输装置13包括zigbee14、4G模块15和DTU16。物联网大数据云中心2包括基础设施17、数据库18、业务逻辑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基坑综合在线监测云平台系统,包括前端数据采集(1)、物联网大数据云中心(2)和用户客户端(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数据采集(1)包括综合采集仪(4),所述综合采集仪(4)通过基坑传感器(5)采集信息,所述综合采集仪(4)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传输装置(6)传送到物联网大数据云中心(2),所述物联网大数据云中心(2)将信息通过功能化处理后输送到用户客户端(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基坑综合在线监测云平台系统,包括前端数据采集(1)、物联网大数据云中心(2)和用户客户端(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数据采集(1)包括综合采集仪(4),所述综合采集仪(4)通过基坑传感器(5)采集信息,所述综合采集仪(4)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传输装置(6)传送到物联网大数据云中心(2),所述物联网大数据云中心(2)将信息通过功能化处理后输送到用户客户端(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基坑综合在线监测云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传感器(5)包括全站仪(7)、水位仪(8)、测斜仪(9)、轴力计(10)和钢筋计(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基坑综合在线监测云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6)包括有线传输装置(12)和无线传输装置(13),所述有线传输装置(12)包括传输线(121),所述无线传输装置(13)包括zigbee(14)、4G模块(15)和DTU(1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基坑综合在线监测云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大数据云中心(2)包括基础设施(17)、数据库(18)、业务逻辑层(19)和应用层(20),所述业务逻辑层(19)包括系统数据管理(21)、监测数据管理(22)、预警机制管理(23)、地图操作管理(24)、图表分析管理(25)、巡检情况管理(26)、报告报表管理(27)和三维图像管理(2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基坑综合在线监测云平台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薇刁伟东冯剑辉袁远吴雨霏刘思波王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