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测孔突涌封堵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9318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3 0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勘测孔突涌封堵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作水压平衡漏斗和封堵隔离桩;步骤2:将所述水压平衡漏斗插入所述勘测孔内,使所述勘测孔内的承压水头保持平衡、稳定;步骤3:通过所述水压平衡漏斗向所述勘测孔内投入隔离物质,以在所述勘测孔底端形成隔离层将所述承压水阻断;步骤4:将所述封堵隔离桩插入所述勘测孔内,使所述勘测孔封闭。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勘测孔突涌封堵施工方法,通过利用水压平衡漏斗和封堵隔离桩,一方面有效地实现了对勘测孔中突涌的承压水的控制,确保了勘测孔中承压水的水压平衡,另一方面实现了对发生突涌的勘测孔的有效隔离与封堵,防止了勘测孔发生突涌对工程与环境造成危害。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outburst and plugging of survey hol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inrush plugging of a survey hole,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tep 1: making a water pressure balance funnel and sealing isolation pile; step 2: inserting the water pressure balance funnel into the survey hole to keep the confined water head in the survey hole balanced and stable; step 3: making the water pressure balance leakage through the said water pressure balance funnel; The bucket injects an isolating material into the survey hole to form an isolating layer at the bottom of the survey hole to block the confined water; step 4: The sealing isolating pile is inserted into the survey hole to seal the survey hole. By using the water pressure balance funnel and the sealing isolation pile,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he inrush sealing of the survey hole in the invention effectively realizes the control of the inrush confined water in the survey hole, ensures the water pressure balance of the confined water in the survey hole, and on the other hand realizes the effective isolation and sealing of the inrush survey hole, and prevents the inrush. The surge in the survey hole has caused damage to the project and the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勘测孔突涌封堵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勘测孔突涌封堵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超深基坑施工时,一般会采取围护结构对基坑形成封闭的围护止水帷幕,然后在基坑内进行土方开挖与结构施工,但在施工前需了解施工区域的地下土层与含水层情况,为基坑围护与降水提供设计依据;勘察单位为了提供比较客观准确的勘察结论,会在基坑内部进行钻孔、取样,钻孔后由于封堵不及时或未进行封孔,会在基坑内形成上下贯通的孔道,当基坑开挖面以下有承压含水层时,承压水会通过贯通孔道涌入开挖的基坑内,形成基坑底部承压水突涌的趋势,对正在开挖的超深基坑及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勘测孔突涌封堵施工方法,旨在解决施工过程中超深基坑内部勘测孔发生突涌对工程与环境造成危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勘测孔突涌封堵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作水压平衡漏斗和封堵隔离桩;步骤2:将所述水压平衡漏斗插入所述勘测孔内,使所述勘测孔内的承压水头保持平衡、稳定;步骤3:通过所述水压平衡漏斗向所述勘测孔内投入隔离物质,以在所述勘测孔底端形成隔离层将所述承压水阻断;步骤4:将所述封堵隔离桩插入所述勘测孔内,使所述勘测孔封闭。进一步地,上述勘测孔突涌封堵施工方法中,在上述步骤1中,所述水压平衡漏斗和封堵隔离桩制作之前,需要先进行所述勘测孔的孔径和孔深的测定。进一步地,上述勘测孔突涌封堵施工方法中,所述水压平衡漏斗的导管下端设置有密封底拖,所述密封底拖用于封闭所述导管与所述勘测孔之间的缝隙。进一步地,上述勘测孔突涌封堵施工方法中,所述密封底拖包括:密封板和隔离环,所述密封板用于连接所述导管与所述隔离环、并封闭所述导管与所述勘测孔之间的缝隙,所述隔离环用于嵌入所述勘测孔周围的土体。进一步地,上述勘测孔突涌封堵施工方法中,所述封堵隔离桩的桩身上设置有若干数量的封闭环,所述封闭环用于加强所述封堵隔离桩对所述勘测孔的封闭作用。进一步地,上述勘测孔突涌封堵施工方法中,在上述步骤3中,所述隔离物质为块状粘性物。进一步地,上述勘测孔突涌封堵施工方法中,所述块状粘性物为粘土球。进一步地,上述勘测孔突涌封堵施工方法中,在上述步骤4中,所述封堵隔离桩在插入所述勘测孔之前需先拔除所述水压平衡漏斗。进一步地,上述勘测孔突涌封堵施工方法中,在上述步骤4中,所述封堵隔离桩在插入所述勘测孔之后需向所述勘测孔剩余段内浇筑混凝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勘测孔突涌封堵施工方法,通过利用水压平衡漏斗和封堵隔离桩,一方面有效地实现了对勘测孔中突涌的承压水的控制,确保了勘测孔中承压水的水压平衡,另一方面实现了对发生突涌的勘测孔的有效隔离与封堵,防止了勘测孔发生突涌对工程与环境造成危害。尤其是,本专利技术的勘测孔突涌封堵施工方法,通过在漏斗的导管下端设置密封底拖,一方面有效地实现了对勘测孔与漏斗导管之间间隙的彻底封闭,防止了突涌的承压水通过勘测孔与导管之间的间隙涌出,保证了水压平衡漏斗对承压水的稳定调节;另一方面极大地增强水压平衡漏斗与其周围土体的紧密结合,确保了水压平衡漏斗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进一步保证了水压平衡漏斗水压调节作用的充分发挥。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勘测孔突涌封堵施工方法,通过对桩体设置倒圆台状锤击部和带有封闭环的封闭部,在使用的过程中仅需通过下压或锤击桩体的锤击部将封闭部推动至预设位置,以实现对突涌勘测孔的充分有效封闭,一方面确保了勘测孔突涌封堵隔离桩在下设过程中桩体对下压力的承受和传递,另一方面确保了对勘测孔的有效封堵与隔离,进而实现了对地下承压水的封堵与隔离。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勘测孔突涌封堵施工方法,通过向勘测孔内投入黏土球以在勘测孔的底部形成隔离层,进而阻断勘测孔内的承压水,一方面确保了勘测孔内承压水的稳定,一定程度防止了勘测孔内的承压水的突涌,另一方面极大地提升了封堵隔离桩的封闭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压平衡漏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压平和漏斗的使用状态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封堵隔离桩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封堵隔离桩的锤击部的骨架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封堵隔离桩的封闭部的骨架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封堵隔离桩的使用状态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勘测孔突涌封堵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阅图1-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压平衡漏斗,其包括:漏斗11和密封底拖12。其中,漏斗11,在使用的过程中设置在勘测孔3上端,用于盛装、输送介质,并平衡勘测孔内的承压水5;密封底拖12设置在漏斗11的下端,使用的过程中嵌入土体4中,一方面用于密封漏斗11与勘测孔3之间的间隙,另一方面用于固定水压平衡漏斗,保证水压平衡漏斗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具体而言,漏斗11作为水压平衡漏斗的主要构成部件,其主要包括:漏体111和导管112,其中,漏体111为漏斗11盛装介质的构件,其主要作用在于增大漏斗11的盛装体积,用于在使用过程中的盛装所需盛装的介质,至于其具体形状可以为任意形状,例如圆形、矩形、锥形等,只要可以提供足够的盛装空间,满足盛装作用即可。导管112为一管状构件,其连接在漏体111的下端,在使用的过程中插入勘测孔3中用于输送介质,并平衡勘测孔3中的承压水5。同时,为了进一步方便漏斗11在施工过程中的灵活使用,可以选择质量较轻,且硬度较大的制作材料进行制作,例如硬度较大的塑料或合金。当然,也可以使用传统的材料进行漏斗11的制作。至于,漏体111与导管112的连接方式,可以通过一体铸造的方式进行制作,也可以通过分体制作的方式进行制作,并进行组装。本实施例中,漏斗11作为水压平衡漏斗的主要构成部件,其包括:一倒圆锥形壳体结构的漏体111和一截面为圆形的导管112,漏体111的下端部与导管112的上端贯通的相连接,其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也即漏体111与导管112一体制造。具体而言,密封底拖12作为水压平衡漏斗的另一主要构成部件,在使用的过程中,一方面用于密封漏斗11与勘测孔之间的间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勘测孔突涌封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作水压平衡漏斗和封堵隔离桩;步骤2:将所述水压平衡漏斗插入所述勘测孔内,使所述勘测孔内的承压水头保持平衡、稳定;步骤3:通过所述水压平衡漏斗向所述勘测孔内投入隔离物质,以在所述勘测孔底端形成隔离层将所述承压水阻断;步骤4:将所述封堵隔离桩插入所述勘测孔内,使所述勘测孔封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勘测孔突涌封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作水压平衡漏斗和封堵隔离桩;步骤2:将所述水压平衡漏斗插入所述勘测孔内,使所述勘测孔内的承压水头保持平衡、稳定;步骤3:通过所述水压平衡漏斗向所述勘测孔内投入隔离物质,以在所述勘测孔底端形成隔离层将所述承压水阻断;步骤4:将所述封堵隔离桩插入所述勘测孔内,使所述勘测孔封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勘测孔突涌封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1中,所述水压平衡漏斗和封堵隔离桩制作之前,需要先进行所述勘测孔的孔径和孔深的测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勘测孔突涌封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压平衡漏斗的导管下端设置有密封底拖,所述密封底拖用于封闭所述导管与所述勘测孔之间的缝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勘测孔突涌封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底拖包括:密封板和隔离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前崔芳魏宏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