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蒸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9316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3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汽蒸设备,包括熨烫底板、中间层,所述中间层包括加热组件,所述中间层设置于所述熨烫底板的第一端面,所述中间层背离所述第一端面的一侧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加热组件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对进入所述容置槽的蒸汽和/或水进行加热,所述中间层与所述熨烫底板之间形成有导热间隙,利用空气的不良导热性,降低熨烫底板的温度变化速率,通过控制加热组件对中间层内的蒸汽和/或水进行加热,使熨烫底板一直保持在预设温度范围,提高了电子控温式汽蒸设备的恒温效果和温度可控性。

Steaming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team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ironing bottom plate and an intermediate layer, the intermediate layer comprising a heating component, the intermediate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end face of the ironing bottom plate, the intermediate layer is deviated from one side of the first end face to form a holding groove, and the heating component is partially accommodated in the holding groove and feeds into the holding groove. The steam and/or water entering the tank is heated, and a heat conduction gap is formed between the intermediate layer and the ironing base plate. The bad heat conductivity of the air is utilized to reduce the temperature change rate of the ironing base plate, and the steam and/or water in the middle layer are heated by controlling the heating assembly so that the ironing base plate is kept in the pre-heating position all the time. Set the temperature range to improve the thermostatic effect and temperature controllability of the electronic temperature controlled steam pl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蒸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熨斗
,尤其涉及一种汽蒸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蒸设备一般采用电子式控温装置,以便使汽蒸设备的熨烫底板的温度保持恒定。汽蒸设备通常包括具有加热器的蒸汽发生器、服装织物可抵靠的熨烫表面、及设置于蒸汽发生器和熨烫表面的中间部分,该汽蒸设备通过中间部分将热量从蒸汽发生器传递至熨烫表面,对熨烫表面间接加热。但是,在使用期间,用户通过控制蒸汽的温度来调节熨烫表面的工作温度时,控温难度较大,恒温效果较差,而熨烫表面的温度保持在90℃时也会出现滴水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蒸设备,旨在提高电子控温式汽蒸设备的恒温效果、及温度可控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汽蒸设备包括:熨烫底板,所述熨烫底板包括第一端面;中间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面,所述中间层包括加热组件,所述中间层背离所述第一端面的一侧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加热组件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置槽;所述中间层与所述熨烫底板之间形成有导热间隙。进一步地,界定所述导热间隙沿汽蒸设备上下方向延伸的尺寸为导热间隙的深度d,2mm≤d≤5mm。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层抵接所述第一端面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有多个相互连通的腔体,所述腔体在所述中间层和熨烫底板之间形成所述导热间隙。进一步地,所述腔体包括第一腔体、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相对两侧的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第二腔体靠近第一腔体的侧壁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三腔体靠近第一腔体的侧壁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延伸至所述第一腔体。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电热管,所述电热管内嵌于所述中间层,所述电热管的一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另一部分容置于所述腔体。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的底壁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于所述容置槽加热后的蒸汽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腔体;且/或,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若干挡墙,所述若干挡墙配合形成有将加热的蒸汽导流至所述第一通孔的蒸汽流道。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包括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所述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配合形成有环形凹槽,所述汽蒸设备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的周壁向下延伸形成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卡持于所述环形凹槽内;且/或,所述上盖的周缘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容置槽的底壁对应所述多个第一安装孔凸设多个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的第一凸台,所述多个第一凸台间隔设置于环形凹槽内,所述上盖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一安装孔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的第一凸台的配合固定于所述中间层。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与电热管电性连接的热敏电阻和热保护器,所述热敏电阻和热保护器均设置于所述上盖背离所述容置槽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汽蒸设备还包括介质输入接头,所述介质输入接头设置于所述上盖背离所述容置槽的一侧,所述上盖靠近第一通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上盖远离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还设置有介质入孔,所述介质输入接头装配于所述介质入孔。进一步地,所述熨烫底板设有若干蒸汽孔,所述若干蒸汽孔与所述导热间隙连通。本技术的汽蒸设备,包括熨烫底板、中间层,所述中间层包括加热组件,所述中间层设置于所述熨烫底板的第一端面,所述中间层背离所述第一端面的一侧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加热组件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对进入所述容置槽的蒸汽和/或水进行加热,所述中间层与所述熨烫底板之间形成有导热间隙,利用空气的不良导热性,降低熨烫底板的温度变化速率,通过控制加热组件对中间层内的蒸汽和/或水进行加热,使熨烫底板一直保持在预设温度范围,提高了电子控温式汽蒸设备的恒温效果和温度可控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汽蒸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汽蒸设备一实施例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汽蒸设备一实施例的剖面视图;图4为本技术汽蒸设备的中间层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汽蒸设备的中间层一实施例的俯视图。附图标号说明: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汽蒸设备,用来将蒸汽施加到服装的织物,以去除织物的折痕。参照图1,图1为本技术的汽蒸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该汽蒸设备100包括:熨烫底板10,所述熨烫底板10包括第一端面11;中间层30,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面11,所述中间层30包括加热组件31,所述中间层30背离所述第一端面11的一侧形成有容置槽33,所述加热组件31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置槽33;所述中间层30与所述熨烫底板10之间形成有导热间隙20。进一步参照图1至5,汽蒸设备100包括熨烫底板10、中间层30、及上盖50,所述蒸汽设备100还包括壳体(未图示)和手柄(未图示),所述壳体和手柄一体成型,并在使用期间供用户握持,以便用户操纵和定位所述蒸汽设备。所述熨烫底板10、中间层30、及上盖50均容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熨烫底板10包括第一端面11和第二端面12,所述第二端面12为一平滑的表面,用于与服装织物的表面直接接触,所述熨烫底板10优先采用铝制材料制作,所述熨烫底板10还可以在所述第二端面12上设置涂层,以减少其与服装织物的摩擦。所述中间层30设置于所述熨烫底板10的第一端面11,所述熨烫底板10的第一端面11的周壁向上延伸形成有环形凸筋(未图示),所述中间层30抵接所述第一端面11的一侧的周壁形成有与所述环形凸筋适配的第一凹槽(未图示),并且,所述第一凹槽内填充有耐高温的硅胶。所述第一端面11靠近所述环形凸筋形成有多个第三凸台(未图示),所述中间层30抵接所述第一端面11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有多个供所述第三凸台适配的第二凹槽(未图示),所述第三凸台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并用连接件固定为一体,所述连接件采用螺钉。所述中间层30包括加热组件31,并形成有容置槽33,所述中间层30采用金属、金属合金或导热聚合物之类的导热材料形成,所述容置槽33形成于所述中间层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蒸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汽蒸设备包括:熨烫底板,所述熨烫底板包括第一端面;中间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面,所述中间层包括加热组件,所述中间层背离所述第一端面的一侧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加热组件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置槽;所述中间层与所述熨烫底板之间形成有导热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蒸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汽蒸设备包括:熨烫底板,所述熨烫底板包括第一端面;中间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面,所述中间层包括加热组件,所述中间层背离所述第一端面的一侧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加热组件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置槽;所述中间层与所述熨烫底板之间形成有导热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蒸设备,其特征在于,界定所述导热间隙沿汽蒸设备上下方向延伸的尺寸为导热间隙的深度d,2mm≤d≤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抵接所述第一端面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有多个相互连通的腔体,所述腔体在所述中间层和熨烫底板之间形成所述导热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包括第一腔体、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相对两侧的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第二腔体靠近第一腔体的侧壁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三腔体靠近第一腔体的侧壁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延伸至所述第一腔体。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电热管,所述电热管内嵌于所述中间层,所述电热管的一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另一部分容置于所述腔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底壁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于所述容置槽加热后的蒸汽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明龙安勇魏再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