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underwate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and delivery base station, which comprises a main frame and an adaptive guiding device arranged in the main frame. A cabin containing underwater equipment is provided in the main frame, and the cabin has an opening for the equipment to enter and exit under water supply. The adaptive guid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guiding wheel, elastic parts and a comparable main body. The sliding part of the frame slides, the first guide wheel is arranged on the sliding part and is located on the side of the main frame, and the elastic part provides the elastic force for the sliding part to slide outside the main frame. The underwater equipment installing and dropping base station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keep close to the inner wall by sliding the first guide wheel along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ield shaft, and the inner wall provides support for the base station, so that the base station can maintain a stable posture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current, and does not overturn or sway. In addition, the top contact between the first guide wheel and the inner wall drives the slider to slide, which makes the base station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aptive shield well actual wid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设备安装投放基站
本技术涉及机械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水下设备安装投放基站。
技术介绍
核电站取水隧洞在运行使用过程中内部会有海生物、沉沙、淤泥等聚集,海生物的附着和泥沙的沉积会影响取水隧洞的过水能力,因此需要定期派监测机器人对隧洞内的环境进行监测。隧洞两端有盾构井,其中适合监测机器人进出的盾构井如图1所示,该盾构井具有盾构井前壁201、盾构井侧壁202以及盾构井底部203,取水隧洞300的洞口位于前壁201底部,监测机器人投放至盾构井底部203后再从洞口进入取水隧洞300中。现有的用于设备投放的吊篮、吊具等一般都是在静水条件或无水条件下应用,但由于盾构井的水位深,取水隧洞300、盾构井内的水流速度高,且盾构井内流场复杂,如果使用现有的吊具直接将监测机器人吊装到盾构井底部很容易产生倾翻、偏转、打转等现象,监测机器人很难进入取水隧洞300进行监测作业。因此,亟需一种在水流作用下不发生倾翻、摆偏的水下设备安装投放基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水流作用下不发生倾翻、摆偏的水下设备安装投放基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下设备安装投放基站,包括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设备安装投放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与设于所述主体框架的自适应导向装置,所述主体框架内设有容纳水下设备的舱室,所述舱室具有供所述水下设备进出的开口,所述自适应导向装置包括第一导向轮、弹性件及可相对所述主体框架滑动的滑动件,所述第一导向轮设置于所述滑动件并位于所述主体框架的侧面,所述弹性件提供使所述滑动件向所述主体框架外滑动的弹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设备安装投放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与设于所述主体框架的自适应导向装置,所述主体框架内设有容纳水下设备的舱室,所述舱室具有供所述水下设备进出的开口,所述自适应导向装置包括第一导向轮、弹性件及可相对所述主体框架滑动的滑动件,所述第一导向轮设置于所述滑动件并位于所述主体框架的侧面,所述弹性件提供使所述滑动件向所述主体框架外滑动的弹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设备安装投放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导向装置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主体框架,所述滑动件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弹性件弹性抵顶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滑动件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设备安装投放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具有一套筒,所述滑动件的一端呈滑动地穿置于所述套筒内,所述滑动件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导向轮枢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上,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滑动件上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顶所述安装座和所述第一安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设备安装投放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位于所述滑动件的一端,所述滑动件的另一端设有抵顶所述套筒时限位所述滑动件的限位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设备安装投放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导向装置的数量至少有两个。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下设备安装投放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上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自适应导向结构,所述自适应导向结构包括至少一所述自适应导向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下设备安装投放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的侧面呈四边形,所述自适应导向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四边形四个角落的四个所述自适应导向装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设备安装投放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正面导向装置,所述正面导向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主体框架开设所述开口的一侧的第二导向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下设备安装投放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具有一正面,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二导向轮设于所述正面上,与所述正面相接的两侧面上设有所述第一导向轮。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下设备安装投放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正面导向装置。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下设备安装投放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导向装置包括呈直线排列的至少两所述第二导向轮。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下设备安装投放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导向装置还包括导向支撑杆,所述导向支撑杆立于所述主体框架的顶部,所述第二导向轮枢接于所述导向支撑杆上。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水下设备安装投放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支撑杆可收合或可拆卸地设于所述主体框架上。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水下设备安装投放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支撑杆的一端枢接于所述主体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河,巴金玉,邓志燕,王华刚,李兵,刘帅,余冰,张美玲,吴玉,陈少南,吴凤岐,李科,李海阳,陈智,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台山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岭东核电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