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枕木支承用衬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9130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在桥枕木或加强板的背面形成与桥桁的铆钉的凸部对应的凹坑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为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桥桁和桥枕木之间夹装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其中,具有采用合成树脂制的片材为材料制作的袋本体(1)以及在该袋本体(1)中收纳的第一内袋(7)、第二内袋(8),在所述第一内袋(7)中注入作为主剂的第一反应溶液,在第二内袋(8)中注入作为硬化剂的第二反应溶液,所述第一以及第二内袋(8)由外压使至少一部分开口而构成,副袋(2)与所述袋本体(1)连通而设置,在所述副袋(2)中形成有由具有容易剥离的密封部分(4a)的密封部(4)分隔内部而成的多个分隔空间(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铁路轨道中为了承接栽置于桥桁上的桥枕木而 夹装在桥桁和桥枕木之间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
技术介绍
从现有技术可知,桥枕木如特开2005-113984号公报中公开的那 样,被栽置在具有铆钉的桥桁上。如所述特开2005-113984号公报中公开的那样,有在桥枕木的背 面与桥桁上端的铆钉的凸部对应地形成凹坑的必要,而存在其加工耗 费功夫的问题。另外共知的是,在桥枕木的背面中载置于桥桁的位置,以从桥枕 木向下方突出厚度的大致一半的方式嵌入由木材制得的加强板,该加 强板与桥桁抵接而被栽置,但是,也有在该加强板的背面与桥桁上端 的铆钉的凸部对应地形成凹坑的必要,存在其加工花费功夫的问题。 而且,该加强板从背面腐烂时要替换新的加强板等,而此时也有必须 与桥桁的铆钉的凸部对应地在新的加强板背面形成凹坑,存在其加工 花费功夫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解决这样课题的专利技术,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在桥枕木 衬垫。为达成该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要旨如下所述。技术方案1: 一种桥枕木支承用衬垫,为在桥衔和桥枕木之间夹 装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在采用合成树脂制的片材为材料制作的袋本体中收納作为主剂的第 一反应溶液和作为硬化刑的第二反应溶液,由 来自袋本体外侧的外压混合第 一反应溶液和第二反应溶液而构成,与 所述袋本体连通地设置有副袋,在所述副袋中形成多个分隔空间,相 邻的分隔空间彼此相互连通而构成。技术方案2:如技术方案1中记述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副袋的 分隔空间由具有容易剥离的密封部分的密封部分隔。技术方案3:如技术方案1中记述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在副袋 的各分隔空间的中央部以将各分隔空间二等分的状态由容易剥离的密 封部分隔断,另外相邻的分隔空间之间在各分隔空间的下游侧位置由 在所述密封部形成的通路连通。技术方案4:如技术方案1中记述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在袋本 体中具有内袋,该内袋采用合成树脂制的片材为材料制作,由外压使 至少一部分开口而构成,在所述袋本体中注入作为主剂的第一反应溶 液或者作为硬化剂的第二反应溶液,在该袋本体中设置的内袋中注入 作为硬化剂的第二反应溶液或者作为主剂的第一反应溶液。技术方案5:如技术方案2中记述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在袋本 体中具有内袋,该内袋采用合成树脂制的片材为材料制作,由外压使 至少一部分开口而构成,在所述袋本体中注入作为主剂的第一反应溶 液或者作为硬化剂的第二反应溶液,在该袋本体中设置的内袋中注入 作为硬化剂的第二反应溶液或者作为主剂的第 一反应溶液。技术方案6:如技术方案3中记述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在袋本 体中具有内袋,该内袋采用合成树脂制的片材为材料制作,由外压使 至少一部分开口而构成,在所述袋本体中注入作为主剂的第一反应溶 液或者作为硬化剂的第二反应溶液,在该袋本体中设置的内袋中注入 作为硬化剂的第二反应溶液或者作为主剂的第 一反应溶液。技术方案7:如技术方案1中记述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在袋本 体中具有第一内袋以及第二内袋,该第一内袋以及笫二内袋采用合成 树脂制的片材为材料制作,由外压使至少一部分开口而构成,在第一 内袋中注入作为主剂的第 一反应溶液,在第二内袋中注入作为硬化剂的第二反应溶液。技术方案8:如技术方案2中记述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在袋本 体中具有第一内袋以及第二内袋,该第一内袋以及第二内袋采用合成 树脂制的片材为材料制作,由外压使至少一部分开口而构成,在第一 内袋中注入作为主剂的第 一反应溶液,在第二内袋中注入作为硬化剂 的第二反应溶液。技术方案9:如技术方案3中记述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在袋本 体中具有第一内袋以及第二内袋,该第一内袋以及第二内袋采用合成 树脂制的片材为材料制作,由外压使至少一部分开口而构成,在第一 内袋中注入作为主剂的第一反应溶液,在第二内袋中注入作为硬化剂 的第二反应溶液。根据所述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的构成,能够使通过借助来自袋本 体外侧的外压在袋本体中混合第一反应溶液和第二反应溶液而得的混 合溶液硬化,另外可以将第 一反应溶液和第二反应溶液的化合物的剩 余部分导入副袋,将桥枕木支承用衬垫的厚度调整至必要的厚度。而 且,即使在桥桁的上面存在铆钉的凸部,也可通过使桥枕木支承用衬 垫夹装在桥桁和桥枕木之间,使桥枕木支承用衬垫与铆钉的凸部适配,坑。另外,通过在^1袋中形成由容易剥;的密封部分分隔;部二成的 多个分隔空间,在桥枕木支承用衬垫上施加有桥枕木或轨道的载荷时, 桥枕木支承用衬垫受到强力推压,第 一反应溶液和第二反应溶液的化 合物的无用部分作为剩余部分流入到副袋侧。此时,可借助由第一反 应溶液和第二反应溶液的化合物的无用部分对所述密封部分所施加的 压力,使密封部分开口而顺次压开分隔空间,从而从袋本体去除第一 反应溶液和第二反应溶液的化合物的无用部分。附图说明图1为构成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的袋本体、第 一内袋、第二内袋、玻璃纤维布的分解立体图。图2 (A)为第一内袋的俯视图、(B)为第二内袋的俯视图。 图3为第一以及第二内袋的放大剖视图。 图4为示出树脂的取向性的说明图。图5为示出热密封部中的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树脂部和聚丁烯-1树脂部的组合状态的说明图。图6为短边侧的热密封部分的密封边缘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7为长边侧的热密封部分的密封边缘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8为桥枕木支承用衬垫的立体图。图9为示出桥枕木支承用衬垫的使用中状态的正视图。图IO为示出桥枕木支承用衬垫的使用结束状态的正视图。图11为示出桥枕木支承用村垫的使用结束状态的斜面图。图12为构成本专利技术笫二实施例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的袋本体、内袋、玻璃纤维布的分解立体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的俯视图。 图14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的俯视图。 图15为示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的其他使用形态的使用中状态的正视图。图16为示出桥枕木支承用衬垫的使用结束状态的正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至图11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在图l至图ll中,1为平面形状是长方形的袋本体,在该袋本体 1的长边的方向连续地设有副袋2,整体一体地形成。3为关闭周边四 侧的热密封部。从容积来看,袋本体1制作得比副袋2大,副袋2内 形成有由密封部4在袋本体1的长边方向分隔出的多个分隔空间5。 而且,距袋本体l最近的位置的分隔空间5与袋本体1相向,分隔出 该分隔空间5和袋本体1密封部4的一端相对于长边侧的一个热密封 部3离开,形成了使袋本体1和副袋2连通的通路6。另外,相邻的 分隔空间5、 5间的密封部4的中央部构成容易剥离的密封部分4a,向位于上游侧的分隔空间5侧突出地形成。而且,在所述袋本体1中收纳有与袋本体1的内部尺寸大致相同 尺寸的第一内袋7、和比该第一内袋7小的第二内袋8。与所述的副袋 2呈一体的袋本体1、第一内袋7、第二内袋8采用合成树脂制的片材 为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第一以及第二内袋7及8与袋本体1同样的是其平面形状呈 长方形,通过四侧密封而制作。而且,在袋本体1 (也包含连续状态 的副袋2)、第一以及第二内袋7及8中,袋本体l是通过内层以低融 点的薄膜材料例如聚乙烯构成、而外层以相比内层高融点的薄膜材料 例如尼龙构成的一般片材材料制作形成的,通过将两张片材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桥枕木支承用衬垫,是夹装在桥桁和桥枕木之间的桥枕木支承用衬垫,其特征在于,在采用合成树脂制的片材为材料制作的袋本体中收纳有作为主剂的第一反应溶液和作为硬化剂的第二反应溶液,由来自袋本体外侧的外压使第一反应溶液和第二反应溶液混合地构成,在所述袋本体上连通地设置有副袋,在所述副袋中形成多个分隔空间,相邻的分隔空间彼此相互连通地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合昭司
申请(专利权)人:大和彩色凹版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