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潇专利>正文

一种三轮手推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8941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2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轮手推童车,包括车架及与车架前部转动连接的前叉,前叉的底部连接有一前车轮和驱动前车轮转动的驱动踏板,车架底部设有两后车轮,车架上部垂直向连接有两立管,两立管上安装有座椅、护栏、护颈、遮阳棚;车架的后端设有后套管,后套管内套装有一可沿后套管的中轴线旋转的旋转轴,旋转轴的底端设有一连板,连板的远离旋转轴端铰接有一连杆,连杆的远离连板端与前叉的前叉肩盖的左端或右端铰接;旋转轴的顶端的前方设有可驱动旋转轴转动的驱动杆;后套管上连接有童车推动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三轮手推童车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使用安全、方便,孩童乘坐舒适的特点。

A three wheeled hand pushing baby carri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hree-wheeled trolley,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nd a front fork which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part of the frame. The bottom of the front fork is connected with a front wheel and a driving pedal which drives the front wheel to rotate. The bottom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two rear wheels. The upper part of the frame is vertically connected with two standpipes, and the two standpipes are equipped with seats, guardrails and so on. The rear end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rear sleeve, and the inner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which can rotate along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rear sleeve. The bottom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connecting rod is hinged away from the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connecting rod is hinged away from the end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left or right end of the front fork shoulder cover of the front fork. A driving rod capable of driving the rotating shaft is arranged in front of the top, and a child carrier driving frame is connected to the rear sleev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af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comfortable ride for childr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轮手推童车
本技术涉及童车
,具体涉及三轮手推童车。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儿童三轮车主要包括前、后车架,在车架上装有前叉和手把,在前叉上装有前轮,前轮上装有脚踏,在后车架上装有后轮,在靠近后车架扣部上方设有车座,在靠近后车架的中部下方设有踏板,在后车架上还装有靠背支撑和推柄。这种童车,在孩子婴、幼儿时期,由于还没有完全掌握车把能力是时,不方便对推车行进控制。另外,现有技术中座椅与童车车架是固定连接的,使用时不能进行调节,对于同一辆童车,只能适合特定大小的儿童使用,当使用的儿童太大或者太小,其坐在座椅上都不能舒适、安全地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三轮手推童车。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三轮手推童车,包括车架、与车架前部转动连接的开口向下的前叉,前叉的顶部设有用于控制童车前行方向的把手,前叉的底部连接有一前车轮和驱动前车轮转动的驱动踏板,所述车架底部设有两后车轮,所述车架上部连接有座椅;所述车架上部垂直向连接有两立管,两立管上各设有若干不同高度的螺钉安装孔,座椅螺钉连接在两立管一定高度处的螺钉安装孔内;座椅的上方设有护栏,护栏螺钉连接在两立管一定高度处的螺钉安装孔内;护栏的上方设有护颈,护颈螺钉连接在两立管一定高度处的螺钉安装孔内;护栏的上方设有遮阳棚,遮阳棚活动连接在两立管上。车架的前端设有前套管;前叉包括前叉插杆、开口向下的呈“U”字形的前叉肩盖、两外杆,前叉插杆的下端固定于前叉肩盖上,前叉肩盖的两臂各固定一外杆;前叉插杆套装在前套管内;把手安装在前叉插杆的顶端。车架的后端设有后套管,后套管内套装有一可沿后套管的中轴线旋转的旋转轴,后套管的中轴线与地面的夹角为45-85度,旋转轴的底端设有一连板,连板的远离旋转轴端铰接有一连杆,连杆的远离连板端与前叉肩盖的左端或右端铰接;旋转轴的顶端的前方设有可驱动旋转轴转动的驱动杆。后套管上连接有童车推动架。车架的底部的左右两侧各连接有一用于脚休息的脚踏且两脚踏均位于座椅的前端的下方。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前叉肩盖的左端或右端设有一拉环,连杆的远离连板端安装有一所述拉环相扣的圆环。采用这一技术方案,从后方把控童车的方向比较自如。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两立管之间设有若干加强连接板;后套管的中部的径向外周表面通过两加强连接杆分别于与两立管相连。采用这一技术方案,童车整体刚度好。作为优选技术方案,童车推动架包括两插杆、两插接管、一手握杆,后套管的顶部的径向外周表面的左右两侧各连接有一插接管,两插接管上各插接有一插杆,两插杆的顶端通过手握杆相连。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各插接管、插杆上各设有若干高度不同的螺栓连接孔,各插接管与插入其上的插杆通过若干连接螺栓相连。采用这一技术方案,可调整童车推动架的高度,提高推车者推车时的舒适性。作为优选技术方案,遮阳棚安装在一开口向下的U型插管上,U型插管的两侧壁分别插入两立管的顶部。作为优选技术方案,U型插管的两侧壁、两立管的顶部各设有若干销钉孔,U型插管的两侧壁分别与两立管通过若干连接销钉相连。采用这一技术方案,可以调整遮阳棚的高度。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车架的前端安装有前篮筐。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车架的后端安装有后篮筐。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车架上前车轮的上方安装有挡泥板。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把手上设有车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孩童没有完全掌握车把能力时或在孩童运动可能遇到阻碍时,大人利用驱动杆从车后掌控方向时,而在孩童运动没有阻碍或正确的把控方向时,大人从车后对童车推动架的推动并不影响孩子对车的方向的把控,便与其学习掌握方向能力、玩的尽兴;座椅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可以适当地调节座椅、童车推动架、遮阳棚的高度,满足同一辆童车,可以供不同大小的儿童使用,实现高利用率。设有脚踏,可以在孩童需要休息时把脚放在上面休息;设有高度可微调的护栏、护颈,孩子运动比较安全。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使用安全、方便,孩童乘坐舒适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三轮手推童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的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4的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三轮手推童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E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图6的F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本技术三轮手推童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G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11是图9的H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其中:车架-1;前叉-2;把手-3;前车轮-4;踏板-5;后车轮-6;座椅-7;立管-8;螺钉安装孔-9;护栏-10;护颈-11;遮阳棚-12;后套管-13;旋转轴-14;连杆-15;连板-16;驱动杆-17;前套管-18;前叉插杆-19;前叉肩盖-20;外杆-21;童车推动架-22;脚踏-23;加强连接杆-24;加强连接板-25;拉环-26;圆环-27;插杆-28;手握杆-29;插接管-30;螺栓连接孔-31;连接螺栓-32;U型插管-33;螺钉孔-34;前篮筐-35;后篮筐-36;挡泥板-37;车铃-38;连接销钉-39;螺钉-4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三轮手推童车,包括车架1、与车架1前部转动连接的开口向下的前叉2,前叉2的顶部设有用于控制童车前行方向的把手3,前叉2的底部连接有一前车轮4和驱动前车轮4转动的驱动踏板5,所述车架1底部设有两后车轮6,所述车架1上部连接有座椅7,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上部垂直向连接有两立管8,两立管8上各设有若干不同高度的螺钉安装孔9,座椅7螺钉连接在两立管8一定高度处的螺钉安装孔9内;座椅7的上方设有护栏10,护栏10螺钉连接在两立管8一定高度处的螺钉安装孔9内;护栏10的上方设有护颈11,护颈11螺钉连接在两立管8一定高度处的螺钉安装孔9内;护栏10的上方设有遮阳棚12,遮阳棚12活动连接在两立管8上。车架1的前端设有前套管18;前叉2包括前叉插杆19、开口向下的呈“U”字形的前叉肩盖20、两外杆21,前叉插杆19的下端固定于前叉肩盖20上,前叉肩盖20的两臂各固定一外杆21;前叉插杆19套装在前套管18内;把手3安装在前叉插杆19的顶端。车架1的后端设有后套管13,后套管13内套装有一可沿后套管13的中轴线旋转的旋转轴14,后套管13向后倾且后套管13的中轴线与地面的夹角为45-85度,旋转轴14的底端设有一连板16,连板16的远离旋转轴14端铰接有一连杆15,连杆15的远离连板16端与前叉肩盖20的右端铰接;旋转轴14的顶端的前方设有可驱动旋转轴14转动的驱动杆17。后套管13上连接有童车推动架22。车架1的底部的左右两侧各连接有一用于脚休息的脚踏23且两脚踏23均位于座椅7的前端的下方。本实施例可以在孩童没有完全掌握车把能力时或在孩童运动可能遇到阻碍时,大人利用驱动杆17从车后掌控方向时,而在孩童运动没有阻碍或正确的掌握方向时,大人从车后对童车推动架22的推动并不影响孩子对方向的把控;座椅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可以适当地调节座椅、童车推动架22、遮阳棚12的高度,满足同一辆童车,可以供不同大小的儿童使用,实现高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轮手推童车,包括车架(1)、与车架(1)前部转动连接的开口向下的前叉(2),前叉(2)的顶部设有用于控制童车前行方向的把手(3),前叉(2)的底部连接有一前车轮(4)和驱动前车轮(4)转动的驱动踏板(5),所述车架(1)底部设有两后车轮(6),所述车架(1)上部连接有座椅(7),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上部垂直向连接有两立管(8),两立管(8)上各设有若干不同高度的螺钉安装孔(9),座椅(7)螺钉连接在两立管(8)一定高度处的螺钉安装孔(9)内;座椅(7)的上方设有护栏(10),护栏(10)螺钉连接在两立管(8)一定高度处的螺钉安装孔(9)内;护栏(10)的上方设有护颈(11),护颈(11)螺钉连接在两立管(8)一定高度处的螺钉安装孔(9)内;护栏(10)的上方设有遮阳棚(12),遮阳棚(12)活动连接在两立管(8)上;车架(1)的前端设有前套管(18);前叉(2)包括前叉插杆(19)、开口向下的呈“U”字形的前叉肩盖(20)、两外杆(21),前叉插杆(19)的下端固定于前叉肩盖(20)上,前叉肩盖(20)的两臂各固定一外杆(21);前叉插杆(19)套装在前套管(18)内;把手(3)安装在前叉插杆(19)的顶端;车架(1)的后端设有后套管(13),后套管(13)内套装有一可沿后套管(13)的中轴线旋转的旋转轴(14),后套管(13)的中轴线与地面的夹角为45‑85度,旋转轴(14)的底端设有一连板(16),连板(16)的远离旋转轴(14)端铰接有一连杆(15),连杆(15)的远离连板(16)端与前叉肩盖(20)的左端或右端铰接;旋转轴(14)的顶端的前方设有可驱动旋转轴(14)转动的驱动杆(17);后套管(13)上连接有童车推动架(22);车架(1)的底部的左右两侧各连接有一用于脚休息的脚踏(23)且两脚踏(23)均位于座椅(7)的前端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轮手推童车,包括车架(1)、与车架(1)前部转动连接的开口向下的前叉(2),前叉(2)的顶部设有用于控制童车前行方向的把手(3),前叉(2)的底部连接有一前车轮(4)和驱动前车轮(4)转动的驱动踏板(5),所述车架(1)底部设有两后车轮(6),所述车架(1)上部连接有座椅(7),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上部垂直向连接有两立管(8),两立管(8)上各设有若干不同高度的螺钉安装孔(9),座椅(7)螺钉连接在两立管(8)一定高度处的螺钉安装孔(9)内;座椅(7)的上方设有护栏(10),护栏(10)螺钉连接在两立管(8)一定高度处的螺钉安装孔(9)内;护栏(10)的上方设有护颈(11),护颈(11)螺钉连接在两立管(8)一定高度处的螺钉安装孔(9)内;护栏(10)的上方设有遮阳棚(12),遮阳棚(12)活动连接在两立管(8)上;车架(1)的前端设有前套管(18);前叉(2)包括前叉插杆(19)、开口向下的呈“U”字形的前叉肩盖(20)、两外杆(21),前叉插杆(19)的下端固定于前叉肩盖(20)上,前叉肩盖(20)的两臂各固定一外杆(21);前叉插杆(19)套装在前套管(18)内;把手(3)安装在前叉插杆(19)的顶端;车架(1)的后端设有后套管(13),后套管(13)内套装有一可沿后套管(13)的中轴线旋转的旋转轴(14),后套管(13)的中轴线与地面的夹角为45-85度,旋转轴(14)的底端设有一连板(16),连板(16)的远离旋转轴(14)端铰接有一连杆(15),连杆(15)的远离连板(16)端与前叉肩盖(20)的左端或右端铰接;旋转轴(14)的顶端的前方设有可驱动旋转轴(14)转动的驱动杆(17);后套管(13)上连接有童车推动架(22);车架(1)的底部的左右两侧各连接有一用于脚休息的脚踏(23)且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潇
申请(专利权)人:刘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