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提式钢管转运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8756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2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提式钢管转运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横杆和两对卡箍,两对卡箍分别位于支撑横杆的两端,所述支撑横杆两端下杆壁上均设置有固定杆,所述支撑横杆下侧设置有与之向平平行的握持杆,所述握持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导向滑动机构与固定杆相连接,所述握持杆上还设置有两个以握持杆中部为对称线的两个对称的限定螺杆,所述限定螺杆的顶端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螺套,所述螺套的两侧均设置有拨杆,所述导向通孔两边侧均设置用以两个拨杆穿过的通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卡紧不同直径的钢管,方便操作,同时避免手掌始终握紧才能卡紧钢管,较为省力,卡紧牢固,可避免钢管抬运时掉落,体积较小,方便携带,实用性较强。

Portable steel pipe transfer clamp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ortable steel pipe transfer and clamp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ing crossbar and two pairs of clamps, which are respectively located at two ends of the supporting crossbar. Fixed rods are arranged on the lower rod wall of both ends of the supporting crossbar, and the lower side of the supporting crossbar is provided with a holding rod parallel to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holding rod ar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holding rod is also provided with two symmetrical limiting screws symmetrical to the middle of the holding rod. The top of the limiting screw is provided with a matching screw sleeve. The two sides of the screw sleeve are provided with a switching rod, and both sides of the guiding through hole are provided with a switching rod. Two through grooves.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lamping steel pipes of different diameters,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avoiding clamping steel pipes only when the palm is always tightened. It is more labor-saving and firmly clamped. It can avoid dropping of steel pipes when lifting and transporting, has small volume, is convenient to carry and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提式钢管转运夹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夹持装置,具体是一种手提式钢管转运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钢管(Steelpipe)生产技术的发展开始于自行车制造业的兴起、19世纪初期石油的开发、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舰船、锅炉、飞机的制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火电锅炉的制造,化学工业的发展以及石油天然气的钻采和运输等,都有力地推动着钢管工业在品种、产量和质量上的发展。钢管不仅用于输送流体和粉状固体、交换热能、制造机械零件和容器,它还是一种经济钢材。用钢管制造建筑结构网架、支柱和机械支架,可以减轻重量,节省金属20~40%,而且可实现工厂化机械化施工。用钢管制造公路桥梁不但可节省钢材、简化施工,而且可大大减少涂保护层的面积,节约投资和维护费用。而一般由于钢管较长且直径较大,在进行钢管转运上下料或抬起钢管一般通过人工手掌直接接触抬起,这样容易划破手掌以及钢管容易从手掌处脱落而砸伤腿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提式钢管转运夹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提式钢管转运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横杆和两对卡箍,两对卡箍分别位于支撑横杆的两端,且支撑横杆的两端分别伸入同一对的两个卡箍之间,所述支撑横杆两端下杆壁上均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轴,所述连接杆轴伸入同一侧的一对卡箍之间,两个卡箍之间中部内壁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转动套与连接杆轴转动连接,所述卡箍中部设置有内凹的凹弧,卡箍下端为弧形形状,卡箍顶端为线性形状,所述支撑横杆下侧设置有与之向平平行的握持杆,所述握持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导向滑动机构与固定杆相连接,所述握持杆位于两个卡箍内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对称的挤压推杆,同一对的两个卡箍顶端通过拉紧弹簧相连接,所述握持杆的两端还通过复位弹簧与支撑横杆下杆壁相连接,所述握持杆上还设置有两个以握持杆中部为对称线的两个对称的限定螺杆,所述限定螺杆上端穿过设置在支撑横杆杆壁上的导向通孔,所述限定螺杆的顶端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螺套,所述螺套的两侧均设置有拨杆,所述导向通孔两边侧均设置用以两个拨杆穿过的通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滑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杆杆壁上的导向滑槽和设置在导向滑槽内并与之滑动连接的导向连接滑块,所述导向连接滑块与握持杆的端侧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挤压推杆的端侧设置有辊轮。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通孔的孔径大于螺套的外径。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箍的底端开设有条形槽口,同一对的两个卡箍上的条形槽口相错位。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横杆上套有护手套,握持杆上套有手指握套。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护手套和手指握套均为橡胶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操作人员把持支撑横杆和握持杆,并手掌握紧,会使得握持杆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相支撑横杆靠近,而握持杆向支撑横杆靠近时,其两端的挤压推杆向上移动通过凹弧使得两个卡箍绕连接杆轴轴线转动,卡箍顶端克服拉紧弹簧的弹力张开,而卡箍底端相靠拢,且可通过条形槽口相交错,进而可以将钢管的一端卡紧,握持杆向支撑横杆靠近时,握持杆上的限定螺杆穿过导向通孔以及拨杆穿过通槽,然后旋拧螺套使得两个拨杆转动与通槽相错位,当松开手掌时,拨杆可以限制握持杆远离支撑横杆,进而避免手掌始终握紧才能卡紧钢管,当放下钢管时,再次旋拧螺套使得两个拨杆转动与通槽相对应,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握持杆远离支撑横杆,而在拉紧弹簧的拉力作用下,卡箍下端展开,进而方便使得钢管脱离。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卡紧不同直径的钢管,方便操作,同时避免手掌始终握紧才能卡紧钢管,较为省力,卡紧牢固,可避免钢管抬运时掉落,体积较小,方便携带,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图1为手提式钢管转运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手提式钢管转运夹持装置中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手提式钢管转运夹持装置中支撑横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支撑横杆1、卡箍2、固定杆3、连接杆轴4、握持杆5、导向滑槽6、导向连接滑块7、凹弧8、连接杆9、转动套10、挤压推杆11、辊轮12、拉紧弹簧13、条形槽口14、复位弹簧15、手指握套17、护手套18、限定螺杆19、螺套20、拨杆21、导向通孔22、通槽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手提式钢管转运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横杆1和两对卡箍2,两对卡箍2分别位于支撑横杆1的两端,且支撑横杆1的两端分别伸入同一对的两个卡箍2之间,所述支撑横杆1两端下杆壁上均设置有固定杆3,所述固定杆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轴4,所述连接杆轴4伸入同一侧的一对卡箍2之间,两个卡箍2之间中部内壁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一端通过转动套10与连接杆轴4转动连接,所述卡箍2中部设置有内凹的凹弧8,卡箍2下端为弧形形状,卡箍2顶端为线性形状,所述支撑横杆1下侧设置有与之向平平行的握持杆5,所述握持杆5的两端分别通过导向滑动机构与固定杆3相连接,所述导向滑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杆3杆壁上的导向滑槽6和设置在导向滑槽6内并与之滑动连接的导向连接滑块7,所述导向连接滑块7与握持杆5的端侧固定连接,所述握持杆5位于两个卡箍2内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对称的挤压推杆11,所述挤压推杆11的端侧设置有辊轮12,同一对的两个卡箍2顶端通过拉紧弹簧13相连接,所述握持杆5的两端还通过复位弹簧15与支撑横杆1下杆壁相连接,所述握持杆5上还设置有两个以握持杆5中部为对称线的两个对称的限定螺杆19,所述限定螺杆19上端穿过设置在支撑横杆1杆壁上的导向通孔22,所述限定螺杆19的顶端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螺套20,所述螺套20的两侧均设置有拨杆21,所述导向通孔22两边侧均设置用以两个拨杆21穿过的通槽23,所述导向通孔22的孔径大于螺套20的外径,所述支撑横杆1上套有护手套18,握持杆5上套有手指握套17,所述护手套18和手指握套17均为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卡箍2的底端开设有条形槽口14,同一对的两个卡箍2上的条形槽口14相错位。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操作人员把持支撑横杆1和握持杆5,并手掌握紧,会使得握持杆5克服复位弹簧15的弹力相支撑横杆1靠近,而握持杆5向支撑横杆1靠近时,其两端的挤压推杆11向上移动通过凹弧8使得两个卡箍2绕连接杆轴4轴线转动,卡箍2顶端克服拉紧弹簧13的弹力张开,而卡箍2底端相靠拢,且可通过条形槽口14相交错,进而可以将钢管的一端卡紧,握持杆5向支撑横杆1靠近时,握持杆5上的限定螺杆19穿过导向通孔22以及拨杆21穿过通槽23,然后旋拧螺套20使得两个拨杆21转动与通槽23相错位,当松开手掌时,拨杆21可以限制握持杆5远离支撑横杆1,进而避免手掌始终握紧才能卡紧钢管,当放下钢管时,再次旋拧螺套20使得两个拨杆21转动与通槽23相对应,在复位弹簧15的弹力作用下握持杆5远离支撑横杆1,而在拉紧弹簧13的拉力作用下,卡箍2下端展开,进而方便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提式钢管转运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横杆(1)和两对卡箍(2),其特征在于,两对卡箍(2)分别位于支撑横杆(1)的两端,且支撑横杆(1)的两端分别伸入同一对的两个卡箍(2)之间,所述支撑横杆(1)两端下杆壁上均设置有固定杆(3),所述固定杆(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轴(4),所述连接杆轴(4)伸入同一侧的一对卡箍(2)之间,两个卡箍(2)之间中部内壁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一端通过转动套(10)与连接杆轴(4)转动连接,所述卡箍(2)中部设置有内凹的凹弧(8),卡箍(2)下端为弧形形状,卡箍(2)顶端为线性形状,所述支撑横杆(1)下侧设置有与之向平平行的握持杆(5),所述握持杆(5)的两端分别通过导向滑动机构与固定杆(3)相连接,所述握持杆(5)位于两个卡箍(2)内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对称的挤压推杆(11),同一对的两个卡箍(2)顶端通过拉紧弹簧(13)相连接,所述握持杆(5)的两端还通过复位弹簧(15)与支撑横杆(1)下杆壁相连接,所述握持杆(5)上还设置有两个以握持杆(5)中部为对称线的两个对称的限定螺杆(19),所述限定螺杆(19)上端穿过设置在支撑横杆(1)杆壁上的导向通孔(22),所述限定螺杆(19)的顶端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螺套(20),所述螺套(20)的两侧均设置有拨杆(21),所述导向通孔(22)两边侧均设置用以两个拨杆(21)穿过的通槽(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提式钢管转运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横杆(1)和两对卡箍(2),其特征在于,两对卡箍(2)分别位于支撑横杆(1)的两端,且支撑横杆(1)的两端分别伸入同一对的两个卡箍(2)之间,所述支撑横杆(1)两端下杆壁上均设置有固定杆(3),所述固定杆(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轴(4),所述连接杆轴(4)伸入同一侧的一对卡箍(2)之间,两个卡箍(2)之间中部内壁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一端通过转动套(10)与连接杆轴(4)转动连接,所述卡箍(2)中部设置有内凹的凹弧(8),卡箍(2)下端为弧形形状,卡箍(2)顶端为线性形状,所述支撑横杆(1)下侧设置有与之向平平行的握持杆(5),所述握持杆(5)的两端分别通过导向滑动机构与固定杆(3)相连接,所述握持杆(5)位于两个卡箍(2)内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对称的挤压推杆(11),同一对的两个卡箍(2)顶端通过拉紧弹簧(13)相连接,所述握持杆(5)的两端还通过复位弹簧(15)与支撑横杆(1)下杆壁相连接,所述握持杆(5)上还设置有两个以握持杆(5)中部为对称线的两个对称的限定螺杆(19),所述限定螺杆(19)上端穿过设置在支撑横杆(1)杆壁上的导向通孔(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坤坚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匡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