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充电机构及用于充电桩的智能收放线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8698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2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充电机构及用于充电桩的智能收放线机器人,该自动充电机构包括驱动装置、连杆和伸缩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杆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端部设置有充电插头。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驱动装置驱动,通过连杆带动伸缩杆前后移动,实现充电插头和待充电机器的通断连接,从而达到给待充电机器自动充电的目的,充电过程无需人工操作,方便快捷,简单实用。

An automatic charging mechanism and an intelligent retractable line robot for charging piles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harging piles, in particular to an automatic charging mechanism and an intelligent wire-collecting and placing robot for charging piles. The automatic charg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driving device, a connecting rod and a telescopic rod.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end of the driving devic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extension. The end of the telescopic rod is provided with a charging plug.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utility model is driven by a driving device, and the connecting rod drives the telescopic rod to move forward and backward to realize the on-off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harging plug and the machine to be charged, thereby realizing the purpose of automatically charging the machine to be charged. The charging process needs no manual operation, and is convenient, quick and simple and pract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充电机构及用于充电桩的智能收放线机器人
本技术属于充电桩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充电机构及用于充电桩的智能收放线机器人。
技术介绍
充电桩是电动汽车重要的基础配套充电设施,具有收线和放线功能的充电桩的使用过程和汽车加油过程十分相似,在电动汽车充电操作中,人们需要将充电枪头从具有收线和放线功能的充电桩上取下来,与电动汽车的充电端口连接,充电结束后,操作人员要将充电电缆整理好后,再将充电枪头放回充电桩。然而,现有的充电桩存在以下不足:1)目前市场上的直流充电枪电缆、三相交流充电枪电缆线径过粗,电缆过重,在使用过程中,都是在地上拖扯移动,但这对于力气不大的女性用户来说,拖扯笨重的充电枪电缆十分不便;2)目前市场上的充电桩在长时间、多频次使用下,容易造成电缆的绝缘破损,引发触电危险;并且,直接缩短了电缆的使用寿命,增加了运营维护的成本;3)在使用过程中,大部分情况下电缆都直接摆在地上,造成现场混乱、电缆易污易脏易腐蚀等问题;并且,充电区域是人员走动密集区,电缆凌乱摆放,存在挂拌人员的安全隐患。其中,针对现有的充电桩的不足,我司研发了一款智能充电桩,其通过增设智能收放线机器人,从而实现智能收放线,免去使用者亲自拖线取枪的麻烦,并且能够有效保护充电线缆。然而,当该智能收放线机器人电量不足时,必然需要对其进行充电,因此确有必要研发一款与智能收放线机器人相适配的自动充电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动充电机构,其能够给所需充电的机器进行自动充电,无需人工操作,方便快捷,简单实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充电机构,包括驱动装置、连杆和伸缩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杆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端部设置有充电插头。作为本技术所述的自动充电机构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充电支架,所述充电支架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滑动设置在所述充电支架内。作为本技术所述的自动充电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弹片,所述充电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连接弹片相适配的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作为本技术所述的自动充电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充电支架的中部开设有条形槽,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和所述第二行程开关分别设置在条形槽的两端,所述连接弹片设置在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之间。作为本技术所述的自动充电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杆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所述的自动充电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伸缩杆内部设置有充电线,所述充电线与所述充电插头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所述的自动充电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装置为气压缸、液压缸或电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一种自动充电机构,包括驱动装置、连杆和伸缩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杆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端部设置有充电插头。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由驱动装置驱动,通过连杆带动伸缩杆前后移动,实现充电插头和待充电机器的通断连接,从而达到给待充电机器自动充电的目的,充电过程无需人工操作,方便快捷,简单实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充电桩的智能收放线机器人,包括机壳和安装在机壳上的机盖,所述机盖设置有用于容置充电枪的容纳腔,还包括上述任一段所述的自动充电机构,所述机壳设置有与充电插头相适配的充电插座。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用于充电桩的智能收放线机器人的优选方案,所述机壳的底端安装有移动轮,所述机壳内设置有控制模块、电源模块、雷达探测器模块和图像采集模块,所述电源模块、所述雷达探测器模块和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用于充电桩的智能收放线机器人的优选方案,所述充电插座滑动设置于所述机壳,所述充电插座可沿所述机壳上下滑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一种用于充电桩的智能收放线机器人,包括机壳和安装在机壳上的机盖,所述机盖设置有用于容置充电枪的容纳腔,还包括上述任一段所述的自动充电机构,所述机壳设置有与充电插头相适配的充电插座。一方面,本技术可以实现自动收取枪线,从而免去用户亲自拖线取枪的麻烦,而且还可以避免传统拖线取枪过程中易造成的充电线缆破损,引发触电危险的问题,有效保证了使用充电桩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通过配置自动充电机构,当智能收放线机器人电量不足时,本技术可以给智能收放线机器人自动充电,充电过程无需人工操作,方便快捷,简单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自动充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自动充电机构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智能收放线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驱动装置;2-连杆;21-第一连杆;22-第二连杆;3-伸缩杆;4-充电插头;5-连接弹片;6-充电线;7-充电支架;71-条形槽;8-第一行程开关;9-第二行程开关;10-机壳;101-充电插座;20-机盖;201-容纳腔;30-充电枪。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及其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2所示,一种自动充电机构,包括驱动装置1、连杆2和伸缩杆3,驱动装置1为气压缸、液压缸或电机;连杆2的一端与驱动装置1的输出端活动连接,连杆2的另一端与伸缩杆3活动连接,伸缩杆3的端部设置有充电插头4,伸缩杆3内部设置有充电线6,充电线6与充电插头4电性连接。还包括充电支架7,充电支架7与驱动装置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伸缩杆3滑动设置在充电支架7内;伸缩杆3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弹片5,充电支架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连接弹片5相适配的第一行程开关8和第二行程开关9。优选地,充电支架7的中部开设有条形槽71,第一行程开关8和第二行程开关9分别设置在条形槽71的两端,连接弹片5设置在第一行程开关8和第二行程开关9之间。优选地,连杆2包括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第一连杆21的一端与驱动装置1的输出端活动连接,第一连杆21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杆22的一端活动连接,第二连杆22的另一端与伸缩杆3活动连接。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充电时,由驱动装置1驱动,通过连杆2带动伸缩杆3在充电支架7内向前移动,当连接弹片5接触第一行程开关8时,实现充电插头4和待充电机器的充电连接,充电机构给待充电机器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由驱动装置1驱动,通过连杆2带动伸缩杆3在充电支架7内向后移动,当连接弹片5接触第二行程开关9时,驱动装置1停止工作;因此,本技术能够实现给待充电机器自动充电的目的,充电过程无需人工操作,方便快捷,简单实用。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3所示,一种用于充电桩的智能收放线机器人,包括机壳10和安装在机壳10上的机盖20,机盖20设置有用于容置充电枪30的容纳腔201,还包括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自动充电机构,机壳10设置有与充电插头4相适配的充电插座101;优选地,充电插座101可沿机壳10上下滑动。其中,机壳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连杆和伸缩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杆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端部设置有充电插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连杆和伸缩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杆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端部设置有充电插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支架,所述充电支架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滑动设置在所述充电支架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弹片,所述充电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连接弹片相适配的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支架的中部开设有条形槽,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和所述第二行程开关分别设置在条形槽的两端,所述连接弹片设置在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胜军刘悦钟荣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趣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