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8347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2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过滤装置,包括:具有空心内腔的本体;设置在空心内腔中的第一筛网以及第二筛网,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将空心内腔分隔成位于第一筛网上方的第一空间、位于第二筛网下方的第二空间以及位于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之间的第三空间;设置在本体侧壁上且与第一空间相连通的排气管,排气管上设置有排气阀;设置在本体侧壁上且与第二空间相连通的排液管,排液管上设置有排液阀;设置在本体侧壁上且与第三空间相连通的进气管,进气管上设置有进气阀;第三空间中容置有气体吸附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过滤装置能有效地将离心泵在排空过程中的硫化氢等有毒气体过滤掉。

Filter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ilter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ody with a hollow inner cavity, a first screen and a second screen arranged in the hollow inner cavity, a first screen and a second screen separating the hollow inner cavity into a first space above the first screen, a second space below the second screen and a first screen. The third space between the mesh and the second sieve mesh; the exhaust pipe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body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pace, and the exhaust pipe is provided with an exhaust valve; the exhaust pipe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body and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space, and the exhaust pipe is provided with an exhaust valve; and the inlet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body and connected with the third space is arranged. An air inlet valve is arranged on the air inlet pipe, and a gas adsorption part is accommodated in the third space. The filtering device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filter out toxic gases such as hydrogen sulfide in the process of the centrifugal pump empty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采油工程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技术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现有技术的外输离心泵在排空时,使用胶管与离心泵的出口放空阀门直接连接,胶管的末端插入装有清水的桶内,以过滤离心泵在排空过程中的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然而,硫化氢溶于水达到饱和状态后,将无法再进行过滤,如此,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的过滤达不到理想效果。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技术的
技术介绍
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缺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滤装置,其可以有效将离心泵在排空过程中的硫化氢等有毒气体过滤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过滤装置,包括:具有空心内腔的本体;设置在所述空心内腔中的第一筛网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筛网下方的第二筛网,所述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将所述空心内腔分隔成位于所述第一筛网上方的第一空间、位于所述第二筛网下方的第二空间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之间的第三空间;设置在所述本体侧壁上且与所述第一空间相连通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排气阀;设置在所述本体侧壁上且与所述第二空间相连通的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排液阀;设置在所述本体侧壁上且与所述第三空间相连通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进气阀;所述第三空间中容置有气体吸附部。优选地,所述第三空间中填充有固态活性碳以形成所述气体吸附部。优选地,所述空心内腔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卡槽和位于所述第一卡槽下方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分别嵌设在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中。优选地,所述本体包括第一本体段和位于所述第一本体段下方的第二本体段,所述第一本体段的下端和第二本体段的上端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排气管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段的侧壁上,所述第一筛网、第二筛网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段内,所述进气管以及所述排液管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段的侧壁上。优选地,所述第二本体段的外壁固定设置有便于握持的操作手柄。优选地,所述进气管的端部设置有快速接头。优选地,所述本体对应于所述第一空间的侧壁上设置有压力表。优选地,所述本体对应于所述第二空间的侧壁上设置有液位计,所述液位计与所述第三空间相连通。优选地,还包括:底座,所述本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本技术实施例的过滤装置,通过在本体的空心内腔中设置第一筛网以及位于第一筛网下方的第二筛网,并在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之间形成的第三空间中容置气体吸附部,从而离心泵在排空过程产生的气体可以经进气管进入到第三空间中,进而气体中携带的硫化氢等有毒气体能有效地被气体吸附部过滤掉,避免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发生逸散造成环境污染以及人员伤害等事故。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技术的特定实施例,指明了本技术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技术的实施例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针对一种实施例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例中使用,与其它实施例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例中的特征。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附图说明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技术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技术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技术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技术。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例。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滤装置,其可以包括:具有空心内腔的本体1;设置在所述空心内腔中的第一筛网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筛网2下方的第二筛网3,所述第一筛网2和第二筛网3将所述空心内腔分隔成位于所述第一筛网2上方的第一空间4、位于所述第二筛网3下方的第二空间5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筛网2和第二筛网3之间的第三空间6;设置在所述本体1侧壁上且与所述第一空间4相连通的排气管7,所述排气管7上设置有排气阀8;设置在所述本体1侧壁上且与所述第二空间5相连通的排液管9,所述排液管9上设置有排液阀10;设置在所述本体1侧壁上且与所述第三空间6相连通的进气管11,所述进气管11上设置有进气阀12;所述第三空间6中容置有气体吸附部13。本技术实施例的过滤装置,通过在本体1的空心内腔中设置第一筛网2以及位于第一筛网2下方的第二筛网3,并在第一筛网2和第二筛网3之间形成的第三空间6中容置气体吸附部13,从而离心泵在排空过程产生的气体可以经进气管11进入到第三空间6中,进而气体中携带的硫化氢等有毒气体能有效地被气体吸附部13过滤掉,避免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发生逸散造成环境污染以及人员伤害等事故。经过滤后的气体可以经排气管7排出,第一筛网2和第二筛网3以及气体吸附部13还可以实现气液分离,分离后的液体可以存储在第二空间5中并最终可以经排液管9排出。本体1大致可呈空心圆柱体状,其可以有两部分套固欧克拆卸组装的方式形成。具体的,本体1可以包括第一本体段101和位于第一本体段101下方的第二本体段102,第一本体段101的下端可以和第二本体段102的上端通过螺纹的方式实现连接。通过螺纹旋合的方式,可以将第一本体段101安装至第二本体段102上,或者,从第二本体段102上拆卸下来,以实现气体吸附部13的更换以及第一筛网2和第二筛网3的维护等作业。其中,排气管7可以设置在第一本体段101的侧壁上,第一筛网2、第二筛网3可以设置在第二本体段102内,进气管11以及排液管9可以设置在第二本体段102的侧壁上。进一步地,第二本体段102的外壁可以固定设置有便于握持的操作手柄14,以方便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空心内腔的本体;设置在所述空心内腔中的第一筛网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筛网下方的第二筛网,所述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将所述空心内腔分隔成位于所述第一筛网上方的第一空间、位于所述第二筛网下方的第二空间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之间的第三空间;设置在所述本体侧壁上且与所述第一空间相连通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排气阀;设置在所述本体侧壁上且与所述第二空间相连通的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排液阀;设置在所述本体侧壁上且与所述第三空间相连通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进气阀;所述第三空间中容置有气体吸附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空心内腔的本体;设置在所述空心内腔中的第一筛网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筛网下方的第二筛网,所述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将所述空心内腔分隔成位于所述第一筛网上方的第一空间、位于所述第二筛网下方的第二空间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之间的第三空间;设置在所述本体侧壁上且与所述第一空间相连通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排气阀;设置在所述本体侧壁上且与所述第二空间相连通的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排液阀;设置在所述本体侧壁上且与所述第三空间相连通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进气阀;所述第三空间中容置有气体吸附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空间中填充有固态活性碳以形成所述气体吸附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内腔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卡槽和位于所述第一卡槽下方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分别嵌设在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中。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士军黄建陈雷尹淋淋马梦玉陆杨李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