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锁手柄游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7905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锁手柄游离装置,包括前面板和后面板,上述前面板和后面板穿插有方棒,上述方棒用于开锁,上述前面板转动连接有前手柄,上述前手柄包括前转轴和前手持部,上述前转轴为中空腔转轴,上述前手持部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前连接杆,上述前连接杆的第一端设有前连接头,上述前连接头的第一端与上述方棒的端部对应,上述前连接头的第二端与上述前手柄的中空腔对应,上述前连接杆的第二端通过弹簧与上述前手持部弹性连接;上述后手柄的设置与前手柄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锁手柄游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锁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锁手柄游离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智能锁是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目前市场上的电子锁为了增加用户的使用便利性,一般采用前后手柄游离的结构,也就是按压门内或门外的手柄时候,另外一个手柄不会动,这种结构可以减少用户开门时使用的力量。市场上一般有两种方式来实现。第一种是将锁体的转动块分成两块,分别和前手柄、后手柄连接。第二种方式,采用一个前面板方向拨盘和后手柄方棒的组件来实现。传统方案主要存在以下缺点:第一种方案中因为锁体的转体分成了两块,方棒不能贯通,容易导致方棒脱离锁体的转体从而导致门无法开启。第二种方案虽然实现了功能,但是结构复杂,为了保证结构的坚固强度,一般要采用不锈钢紧密浇铸的工艺,工艺要求高,成本高,安装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锁手柄游离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锁手柄游离装置,包括前面板和后面板,上述前面板和后面板固定连接,上述前面板和后面板穿插有方棒,上述方棒用于开锁,上述前面板转动连接有前手柄,上述前手柄包括前转轴和前手持部,上述前转轴为中空腔转轴,上述前手持部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前连接杆,上述前连接杆与上述前手持部的转动部位位于前连接杆的中部,上述前连接杆的第一端设有前连接头,上述前连接头的第一端与上述方棒的端部对应,上述前连接头的第二端与上述前手柄的中空腔对应,上述前连接杆的第二端通过弹簧与上述前手持部弹性连接;上述后面板转动连接有后手柄,上述后手柄包括后转轴和后手持部,上述后转轴为中空腔转轴,上述后手持部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后连接杆,上述后连接杆与上述后手持部的转动部位位于后连接杆的中部,上述后连接杆的第一端设有后连接头,上述后连接头的第一端与上述方棒的端部对应,上述后连接头的第二端与上述后手柄的中空腔对应,上述后连接杆的第二端通过弹簧与上述后手持部弹性连接。优选地,上述中空腔为方形中空腔。优选地,上述前连接头和后连接头均设有减重孔。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当转动前手柄时,由于弹簧的作用,前连接头与方棒成分离状态,当手握住前手持部时,由于前连接杆位于前手持部内侧,所以手握住前手持部的同时也握住了前连接杆的第二端,压紧了弹簧,使得前连接头的第一端与方棒对应,旋转前手柄,方棒跟着转动,后手柄由于后连接头的第一端与方棒处在分离状态,因此后手柄不动;当转动后手柄时,前手柄亦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锁手柄游离装置,包括前面板1和后面板6,上述前面板1和后面板6固定连接,上述前面板1和后面板6穿插有方棒7,上述方棒7用于开锁,上述前面板1转动连接有前手柄2,上述前手柄2包括前转轴22和前手持部21,上述前转轴22为中空腔转轴,上述前手持部2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前连接杆3,上述前连接杆3与上述前手持部21的转动部位位于前连接杆3的中部,上述前连接杆3的第一端设有前连接头4,上述前连接头4的第一端与上述方棒7的端部对应,上述前连接头4的第二端与上述前手柄2的中空腔对应,上述前连接杆3的第二端通过弹簧5与上述前手持部21弹性连接;上述后面板6转动连接有后手柄9,上述后手柄9包括后转轴92和后手持部91,上述后转轴92为中空腔转轴,上述后手持部9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后连接杆10,上述后连接杆10与上述后手持部91的转动部位位于后连接杆10的中部,上述后连接杆10的第一端设有后连接头8,上述后连接头8的第一端与上述方棒7的端部对应,上述后连接头8的第二端与上述后手柄9的中空腔对应,上述后连接杆10的第二端通过弹簧5与上述后手持部91弹性连接。上述中空腔为方形中空腔。上述前连接头4和后连接头8均设有减重孔。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当转动前手柄2时,由于弹簧5的作用,前连接头4与方棒7成分离状态,当手握住前手持部21时,由于前连接杆3位于前手持部21内侧,所以手握住前手持部21的同时也握住了前连接杆3的第二端,压紧了弹簧5,使得前连接头4的第一端与方棒7对应,旋转前手柄2,方棒7跟着转动,后手柄9由于后连接头8的第一端与方棒7处在分离状态,因此后手柄9不动;当转动后手柄9时,前手柄2亦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锁手柄游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面板和后面板,上述前面板和后面板固定连接,上述前面板和后面板穿插有方棒,上述方棒用于开锁,上述前面板转动连接有前手柄,上述前手柄包括前转轴和前手持部,上述前转轴为中空腔转轴,上述前手持部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前连接杆,上述前连接杆与上述前手持部的转动部位位于前连接杆的中部,上述前连接杆的第一端设有前连接头,上述前连接头的第一端与上述方棒的端部对应,上述前连接头的第二端与上述前手柄的中空腔对应,上述前连接杆的第二端通过弹簧与上述前手持部弹性连接;上述后面板转动连接有后手柄,上述后手柄包括后转轴和后手持部,上述后转轴为中空腔转轴,上述后手持部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后连接杆,上述后连接杆与上述后手持部的转动部位位于后连接杆的中部,上述后连接杆的第一端设有后连接头,上述后连接头的第一端与上述方棒的端部对应,上述后连接头的第二端与上述后手柄的中空腔对应,上述后连接杆的第二端通过弹簧与上述后手持部弹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锁手柄游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面板和后面板,上述前面板和后面板固定连接,上述前面板和后面板穿插有方棒,上述方棒用于开锁,上述前面板转动连接有前手柄,上述前手柄包括前转轴和前手持部,上述前转轴为中空腔转轴,上述前手持部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前连接杆,上述前连接杆与上述前手持部的转动部位位于前连接杆的中部,上述前连接杆的第一端设有前连接头,上述前连接头的第一端与上述方棒的端部对应,上述前连接头的第二端与上述前手柄的中空腔对应,上述前连接杆的第二端通过弹簧与上述前手持部弹性连接;上述后面板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市金毅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