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料模块及包括该喷料模块的静电纺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7695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料模块及包括该喷料模块的静电纺丝装置,该喷料模块包括电极板、挤压机构,所述电极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板孔,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挤压板,所述挤压板包括水平部分,所述水平部分与侧面板、电极板围成容纳喷料的腔体,所述电极板作为腔体的上端面;所述挤压板沿着侧板内侧壁在靠近和远离电极板的方向上来回运动,所述电极板的上方还设置有与电极板极性相反的电极件。该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喷料模块通过挤压板的运动来改变腔体的体积,控制腔体内的压强大于外界时,腔体内的纺丝液从电极板的板孔中喷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料模块及包括该喷料模块的静电纺丝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静电纺丝领域,尤其是一种喷料模块及包括该喷料模块的静电纺丝装置。
技术介绍
静电纺丝技术是目前制备超细纤维和纳米纤维最直接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由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极大长径比、高表面活性、优越的机械性能(高强高韧)等特点,在纺织工程、环境工程、生物科技、医疗与卫生健康、能源贮存、军事与反恐安全等不同领域都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静电纺丝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己经有几十种聚合物成功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超细纤维,制备的超细纤维直径一般在几十纳米至一微米之间,纺丝条件适当时纤维直径可达1纳米。静电纺丝法制备超细纤维的基本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在高压静电场中电场力的作用下,从毛细管或者气泡的末端形成射流飞向接收装置,射流在到达接收装置的过程中产生高度拉伸,纤维变细,同时溶液中的溶剂蒸发或是熔体固化,最后纤维沉积在接收装置上。在生产的过程中怎么更好的控制溶液喷向两电极之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喷料模块及包括该喷料模块的静电纺丝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喷料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板、挤压机构,所述电极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板孔,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挤压板,所述挤压板包括水平部分,所述水平部分与侧面板、电极板围成容纳喷料的腔体,所述电极板作为腔体的上端面;所述挤压板沿着侧板内侧壁在靠近和远离电极板的方向上来回运动,所述电极板的上方还设置有与电极板极性相反的电极件。优化的,所述挤压板还包括垂直设置在水平部分下方的竖直部分,所述挤压机构还包括第一滑块、若干个螺纹块、第三电机,所述竖直部分的下表面为斜锲状,若干个螺纹块与第三电机的转轴螺纹连接,若干个螺纹块分别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第一滑块的上表面与竖直部分的下表面平行,所述第一滑块的上表面和竖直部分的下表面还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导槽和导轨。优化的,所述挤压机构还包括将第三电机固定在底板下表面的电机支撑块、固定在底板下表面且位于螺纹块上方的第一导向单元,所述第一导向单元为2个,分别位于第一滑块的两边,2个第一导向单元分别与第一滑块的两侧边对应位置均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导槽和导轨。优化的,所述挤压板的水平部分与侧面板内壁接触的外边缘设置有密封圈。一种包括上述的喷料模块的静电纺丝装置,所述电极件为电极卷,所述电极卷两侧边由平行设置的主动辊和从动辊支撑,所述电极卷绕在主动辊和从动辊上形成平面,该平面和电极板上下平行设置,所述主动辊由第二动力机构带动使电极卷转动从而置换与电极板平行的平面。优化的,装置还包括框架,框架由平行设置的底板和上板且垂直架设在两者之间的竖杆组成,框架上还设置有平行于底板且沿着竖杆上下运动的中板,所述电极卷设置在中板的下方,装置还包括带动中板上的电极卷沿着竖杆的轴线方向上来回运动的第一动力机构。优化的,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上的伸缩杆穿过上板向中板方向延伸,所述上板和中板之间的伸缩杆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多根连接在连接板和中板上表面的连接杆。优化的,所述中板的4个边角处开孔,孔内设置穿过竖杆的导向套筒,所述连接杆为4根,连接杆固定在中板处的位置均靠近相应的导向套筒。优化的,所述电极卷为环形结构。优化的,待替换的电极卷设置在从动辊上,被污染后的电极卷绕在主动辊上,正在工作的电极卷位于从动辊和主动辊之间。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喷料模块通过挤压板的运动来改变腔体的体积,控制腔体内的压强大于外界时,腔体内的纺丝液从电极板的板孔中喷出。(2)该挤压机构通过第三电机作为动力机构,第一导向单元作为限制第一滑块绕转轴转动的机构,最终使得固定在螺纹块上的第一滑块沿着转轴轴线方向来回移动,由于腔体侧壁的限制,并且挤压板的垂直部分为斜锲状,第一滑块上表面与之匹配设置,使得第三电机的转轴转动时,挤压板的水平部分只能上下运动,该挤压机构通过机械的方式来调节,简单方便且可靠。(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挤压板水平部分的外边缘设置密封圈,防止腔体内的纺丝液调入到底板上。(4)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导液管上设置单向阀的方式,当导液管持续性的向腔体内注入纺丝液时且腔体内的压强大于腔体外的压强时,纺丝液也会从腔体内喷出。(5)当静电纺丝时间过长,电极卷上会附着大量的纺丝液,这样会影响静电纺丝的效果,此时通过转动电极卷,更换电极卷工作面,从而提高纺丝后的物料合格率。(6)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电极板上设孔,并且电极板作为容纳纺丝液腔体的上端面,这样纺丝液从板孔喷至电极板和电机卷之间,经过电极板和电机卷实现静电纺丝,电极板实现纺丝液的第一次大面积的细化,细化后的纺丝液再次经过静电后对待纺丝物料纺丝。(7)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动力机构来调节电极卷和电极板之间的距离,这样可以调节均匀电极场,从而调节不同的静电纺丝效果。(8)导向套筒、连接杆位置的个数和位置的设置可以使得中板在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与上板和下板平行。(9)本专利技术中电极卷的两种设置方式在第二电机的作用下很容易替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包括实施例1和实施例3的静电纺丝装置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1中容纳纺丝液的腔体和挤压机构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包括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静电纺丝装置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喷料模块的第一种结构的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喷料模块的第二种结构的立体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喷料模块的第三种结构的立体图。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1-底板2-中板3-上板4-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导向套筒71-电极板711-板孔72-侧面板731-水平部分732-竖直部分74-螺纹块75-第一导向单元76-第一滑块77-电机支撑块78-第三电机781-转轴8-竖杆91-主动辊92-从动辊10-电极卷11-支撑板12-连接杆13-连接板141-第四电机142-导液管143-电极喷嘴144-固定座145-支撑块146-第二滑块147-第二导向单元148-正极导电线具体实施方式在该具体实施方式中披露两种结构不同的喷料模块和运用该两种喷料模块后的静电纺丝装置。两种不同的喷料模块分别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说明,包括喷料模块的静电纺丝装置还包括其他结构,其他结构在实施例3中说明。静电纺丝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喷料模块设置在底板1上。实施例1如图1-2所示,喷料模块包括电极板71、电极卷10、固定电极卷10的机构、容纳纺丝液的腔体、将纺丝液挤出腔体的挤压机构。在该实施例中电极卷10为负电极,电极板71为正电极。以下对固定电极卷10的机构、容纳纺丝液的腔体、将纺丝液挤出腔体的挤压机构分别进行描述。固定电极卷10的机构所述电极卷10两侧边由平行设置的主动辊91和从动辊92支撑,所述电极卷10绕在主动辊91和从动辊92上形成平面,该平面和电极板71上下平行设置,所述主动辊91由第二动力机构带动使电极卷10转动从而置换与电极板10平行的平面。在该实施例中,第二动力机构为第二电机5。电极卷10为环形结构。也可以是将新的电极卷10大部分卷在从动辊92上,另一端卷在主动辊91上,当从动辊92和主动辊91之间的电极卷10被物料污染到不符合加工要求后,第二电机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料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板(71)、挤压机构,所述电极板(71)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板孔(711),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挤压板,所述挤压板包括水平部分(731),所述水平部分(731)与侧面板、电极板(71)围成容纳喷料的腔体,所述电极板(71)作为腔体的上端面,所述挤压板沿着侧板内侧壁在靠近和远离电极板(71)的方向上来回运动,所述电极板(71)的上方还设置有与电极板(71)极性相反的电极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料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板(71)、挤压机构,所述电极板(71)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板孔(711),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挤压板,所述挤压板包括水平部分(731),所述水平部分(731)与侧面板、电极板(71)围成容纳喷料的腔体,所述电极板(71)作为腔体的上端面,所述挤压板沿着侧板内侧壁在靠近和远离电极板(71)的方向上来回运动,所述电极板(71)的上方还设置有与电极板(71)极性相反的电极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板还包括垂直设置在水平部分(731)下方的竖直部分(732),所述挤压机构还包括第一滑块(76)、若干个螺纹块(74)、第三电机(78),所述竖直部分(732)的下表面为斜锲状,若干个螺纹块(74)与第三电机(78)的转轴(781)螺纹连接,若干个螺纹块(74)分别与第一滑块(76)固定连接,第一滑块(76)的上表面与竖直部分(732)的下表面平行,所述第一滑块(76)的上表面和竖直部分(732)的下表面还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导槽和导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还包括将第三电机(78)固定在底板(1)下表面的电机支撑块(77)、固定在底板(1)下表面且位于螺纹块(74)上方的第一导向单元(75),所述第一导向单元(75)为2个,分别位于第一滑块(76)的两边,2个第一导向单元(75)分别与第一滑块(76)的两侧边对应位置均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导槽和导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板的水平部分(731)与侧面板(72)内壁接触的外边缘设置有密封圈。5.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喷料模块的静电纺丝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奇龙朱小飞陈旸胡琳顾佩乾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苏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