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高稳定性层状岩盐结构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近年来,AV设备、个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便携化、无线化急速发展,作为这些设备的驱动电源,对小型、轻量且具有高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的要求提高。在此情况下,具有充放电电压高、充放电容量大的优点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备受注目。以往,作为可用于具有4V级电压的高能量型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通常已知尖晶石型结构的LiMn2O4、以及岩盐型结构的LiMnO2、LiCoO2、LiCo1-XNiXO2和LiNiO2等。其中,LiCoO2的优点是具有高电压和高容量,但仍存在钴原料的供给量少而导致制造成本高的问题、以及废弃电池在环境安全方面的问题。因此,通用性优异的Ni、Co和Mn的固溶体即具有层状岩盐结构的三元系正极活性物质颗粒(基本组成:Li(NixCoyMnz)O2,以下相同)的研究盛行。众所周知,层状岩盐结构的该三元系正极活性物质颗粒可通过将Ni化合物、Co化合物、Mn化合物和L ...
【技术保护点】
1.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颗粒,其是具有层状岩盐结构、至少包含以Li、Ni、Co和Mn为主要成分的锂复合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颗粒,其特征在于,Li/(Ni+Co+Mn)的摩尔比率为1.09以上1.15以下,将所述正极活性物质颗粒用于正极、将Li用作负极组成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60℃环境下进行初始充电至4.6V,横轴代表电压、纵轴代表以电压对初始充电容量进行微分所得的值即dQ/dV绘制dQ/dV曲线图时,在电压为4.3V以上4.5V以下范围内的峰高为100mAh/g/V以上200mAh/g/V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2.22 JP 2016-031406;2016.10.12 JP 2016-201261.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颗粒,其是具有层状岩盐结构、至少包含以Li、Ni、Co和Mn为主要成分的锂复合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颗粒,其特征在于,Li/(Ni+Co+Mn)的摩尔比率为1.09以上1.15以下,将所述正极活性物质颗粒用于正极、将Li用作负极组成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60℃环境下进行初始充电至4.6V,横轴代表电压、纵轴代表以电压对初始充电容量进行微分所得的值即dQ/dV绘制dQ/dV曲线图时,在电压为4.3V以上4.5V以下范围内的峰高为100mAh/g/V以上200mAh/g/V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颗粒,其特征在于,通过X射线衍射的特沃尔德解析所得的微晶尺寸为400nm以上1000nm以下,平均二次粒径(D50)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村贵幸,鹿岛彻也,正木龙太,古贺一路,佐佐木修,
申请(专利权)人:巴斯夫户田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