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透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7671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透水装置。该透水装置包括:排水沟,由沟壁和沟底构成一侧透水的结构;路缘石,为透水结构;所述的路缘石设置在所述的排水沟的透水侧形成一侧透水的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透水装置采用排水沟与路缘石合成为一体的结构,且排水沟一侧可以透水及该沟壁上设置的路缘石也采用透水结构,当排水沟排水过程中,可通过排水沟的透水侧及透水路缘石向道路两侧的土地内渗水,保证道路两侧土地内的含水量,使该土地上绿化的植被和树木有充足的水分供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可以对路面的积水等废水进行充分的利用,节省了浇灌用水,有利于道路两侧绿化的植被和树木的生长,且减少了人工浇灌,节省了人力。(*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在道路排水系统中具有 透水功能的排水装置。技术背景目前,城市道路的建设中,考虑下雨、雪融等情况的排水,常在道路两侧的地面下间隔设置u型排水沟,在排水沟上设置隔离脏物的铁箅子,在地下 通过连接管路或连接通道将多个u型沟连通起来,使它们通入地下排水管网。同时在道路两侧还设置路缘石,防止地面积水过多流到道路两侧的土地上, 同时又可以对道路进行分界,应用中路缘石埋设在u型排水沟的外侧。现有的U型排水沟和路缘石的具体结构如图1、图2所示,其中U型排水沟 大多为水泥预制件,其沟体1为一U型槽,沟体两端面均为U形开口,开口部位 用于与管路或通道连接,当积水流入排水沟的U型槽中则向两侧的U形开口自 由流动,并通过连接的管路或通道流入地下排水管网。如图2所示,路缘石2 一般为长方体结构,使用中将它埋设在U型排水沟的外侧,可以起到阻挡路面 积水和对道路分界的作用,这样在U型排水沟和路缘石的配合下达到排除路面 积水的目的。从上述的现有U型排水沟和路缘石的具体结构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 少存在下述问题由于现有的U型排水沟的两侧沟壁均为不透水沟壁,且埋设在U型排水沟 一侧沟壁外的路缘石也为不透水路缘石,因此进入排水沟的U型槽中的路面积 水,只能由沟体两侧的U形开口及与其连接的管路或通道排入地下排水管网, 而不能通过排水沟的沟壁及其相邻的路缘石向所在道路两侧的土地内渗透 水,也无法为该土地上绿化的植被、树木提供生长用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道路透水装置,其解决了现有应用在道路 排水系统中由排水沟与路缘石组合而成的排水装置不能侧向透水的问题,本 技术透水装置可以侧向透水从而向道路两侧的土地内渗透水,保证道路 两侧土地内的水分,进而达到为土地上绿化的植被和树木提供生长用水的目 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道路透水装置,包括 排水沟,由沟壁和沟底构成一侧透水的结构; 路缘石,为透水结构;所述的路缘石设置在所述的排水沟的透水侧形成一侧透水的装置。 所述的排水沟包括该排水沟由两侧沟壁和沟底构成, 一侧沟壁为具有透水结构的沟壁。所述的路缘石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排水沟的透水结构沟壁上。 所述的透水结构的沟壁包括设置多个透水孔的透水壁。 所述的透水结构的沟壁包括由颗粒状的骨料通过透水性粘结剂粘结成孔隙度在9 ~ 19°/ 之间的透水壁。所述的排水沟包括该排水沟由一侧沟壁和沟底构成,形成L形排水沟。所述的路缘石由本体内设置透水芯层构成,本体与透水芯层均为透水结构。所述路缘石的透水结构的本体包括由颗粒状的骨料通过透水性粘结剂 粘结成孔隙度在9 ~ 19%之间的透水方形体。所述 路缘石的透水结构的透水芯层包括设置多个透水孔的透水方形芯层。所述路缘石的透水结构的透水芯层包括由颗粒状的骨料通过透水性粘 结剂粘结成孔隙度在9 ~ 19%之间的透水方形芯层。 所述的排水沟上设有透水盖板。所述的透水盖板为由颗粒状的骨料通过透水性粘结剂粘结成孔隙度在 9 ~ 19°/。之间的方形盖板,透水盖板的尺寸与排水沟的上开口相适应。 所述的排水沟内设置过滤体。 所述的过滤体为多个,填充在排水沟的沟体内。由上述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透水装置采用 排水沟与路缘石合成为一体的结构,且排水沟一侧可以透水及该沟壁上设置 的路缘石也采用透水结构,当排水沟排水过程中,可通过排水沟的透水侧及 透水路缘石向道路两侧的土地内渗水,保证道路两侧土地内的含水量,使该 土地上绿化的植被和树木有充足的水分供给,本技术结构简单,可以对 路面的积水等废水进行充分的利用,节省了浇灌用水,有利于道路两侧绿化 的植被和树木的生长,且减少了人工浇灌,节省了人力。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排水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路缘石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道路透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道路透水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道路透水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道路透水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道路透水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8本技术实施例四的道路透水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9本技术实施例四的带有盖板的道路透水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一种用于道路的排水系统中的道路透水装置,该透水装置 将排水沟与路缘石有机合成为一体,可形成固定结构的透水装置,也可以采 用分立组合后形成透水装置,该透水装置可实现侧向透水。具体是通过排水 沟的透水侧,及透水侧设置的具有透水功能的透水路缘石来实现的,该透水 装置可在排水过程中通过排水沟的透水侧和透水路缘石,同时向道路旁的土 地内透水,保证了道路旁的土地内的水分,有利于土地上绿化的植被和树木 生长,并节省了人力进行浇灌,节约了浇灌用水。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透水装置的具体结构进 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3所示,本技术透水装置的具体结构包括一个排水沟和一个路缘石,其中排水沟的沟体是由两侧沟壁21、 22和弧 形沟底23构成的U型槽,其中一侧的沟壁22为具有透水结构的沟壁;该沟壁22 是由颗粒状的骨料通过透水性粘结剂粘结成孔隙度在9 ~ 19%之间的透水壁, 其中骨料采用颗粒状的砂粒,透水性粘结剂采用透水混凝土、亲水性树脂粘 结剂等,所述亲水性树脂粘结剂为环氧树脂、聚氨酯和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 或几种;上述环氧树脂、聚氨酯和丙烯酸树脂中的分子侧链含有亲水性的羧 酸盐、磺酸盐、铵盐、羟基或主链含有非离子型亲水链段。沟壁22在具体制 备时是用颗粒状的砂粒用透水混凝土粘结成孔隙度在9 ~ 19%之间的透水壁。路缘石是由一个长方体的路缘石本体24内设置一个透水芯层25构成,本 体24和透水芯层25均为透水结构,如图4所示,其中透水芯层25采用在芯层基 体上设置多个透水孔来实现透水功能,本体24包覆在透水芯层25外面,它是 由颗粒状的骨料通过透水性粘结剂粘结成孔隙度在9 ~ 19%之间的透水壁,具 体制备时可由颗粒状的砂粒通过透水混凝土粘结成孔隙度在9 ~ 19°/。之间的透 水长方体结构,进而形成可透水的路缘石。具体使用中可采用透水性好的砂 粒等来制备路缘石本体。将透水的路缘石固定设置在U型的排水沟具有透水结构的沟壁2 2的外壁 上便形成了本技术的透水装置。 实施例二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不同透水结构的透水装置,如图5所 示,在透水装置中的U型的排水沟的沟壁22上设置多个透水孔进而形成了可渗 透的透水沟壁。而路缘石的透水芯层25是由颗粒状的妙-粒通过透水混凝土粘 结成孔隙度在9 ~ 12%之间的透水长方体芯层。该实施例透水装置的其它结构 同实施例一。实施例三如图6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透水装 置,在透水装置的排水沟的沟体U型槽内填充多块过滤体27,过滤体27可以是 不规则的小石块或鹅卵石等,如以小石块为例说明,将多个外形不规则的小 石块堆积填充在沟体U型槽内,则石块与石块之间形成了一定的间隙,这样排 水沟的U型槽沟体便具有了一定的过滤作用,同时具有支撑透水盖板26的作 用,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道路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水沟,由沟壁和沟底构成一侧透水的结构;    路缘石,为透水结构;    所述的路缘石设置在所述的排水沟的透水侧形成一侧透水的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升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仁创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