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检测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7494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7:27
在温度检测模块(HM)中,具备:热敏电阻(20),其对单电池(11)的温度进行检测;热敏电阻电线(25),其从热敏电阻(20)引出;热敏电阻保持部(35),其以将热敏电阻(20)朝向单电池(11)侧移动弹压的状态而将热敏电阻(20)以能在向单电池(11)接近或分离的方向上移动的方式保持;以及电线布设通道(37),热敏电阻电线(25)在电线布设通道(37)朝向一个方向布设。在电线布设通道(37)设置有保持单元(69),保持单元(69)以为了允许热敏电阻(20)的移动而在热敏电阻电线(25)的引出端侧设置预定量的余长部(26)的方式对从热敏电阻(20)引出并沿电线布设通道(37)布设的热敏电阻电线(25)的中途位置进行保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温度检测模块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被设置于蓄电模块的温度检测模块。
技术介绍
作为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的电源装置,采用一种将多个单电池排列连接的电池模块。在这样的电池模块中,因为若单电池升温为高温则会给寿命等带来坏影响,所以采用如下结构:使用配备有热敏电阻的温度检测模块对单电池的温度进行监视,例如已知有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温度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具有如下结构:具备合成树脂制的热敏电阻装配部件,在热敏电阻装配部件设置有多个热敏电阻保持部和电线布设通道,热敏电阻以朝向单电池侧被弹性地移动弹压的方式被收纳于各个热敏电阻保持部,并且从各个热敏电阻引出的热敏电阻电线(导线)沿电线布设通道朝向一个方向布设。伴随该温度检测模块装配到电池模块的上表面,各个热敏电阻被弹性地按压至对应的单电池,而适当地分别检测多个单电池的温度。在此,在热敏电阻电线的从热敏电阻引出导线的引出端侧设置有余长部,以便允许热敏电阻的移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5712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现有构成中,被设置于热敏电阻电线的引出端侧的余长部成为自由状态、所谓的没有进行管理的状态,所以例如在热敏电阻电线被非故意地拉伸的情况等,余长消失而使得来自电线的拉伸力作用于热敏电阻,这有可能导致热敏电阻与单电池的接触压力不足等,因此迫切希望实施其对策。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是基于如上述的实情而完成的。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为一种温度检测模块,其装配于蓄电元件组,所述蓄电元件组由多个蓄电元件以排列的状态连接而成,其中,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具备:热敏电阻,其与所述蓄电元件抵接而对该蓄电元件的温度进行检测;热敏电阻电线,其从所述热敏电阻引出;热敏电阻保持部,其以将所述热敏电阻向所述蓄电元件侧移动弹压的状态而将所述热敏电阻以能在向所述蓄电元件接近或分离的方向上移动地保持;以及电线布设通道,所述热敏电阻电线在所述电线布设通道朝向一个方向布设,在所述电线布设通道设置有保持单元,该保持单元以为了允许所述热敏电阻移动而在所述热敏电阻电线的引出端侧设置预定量的余长部的方式对从所述热敏电阻引出而沿所述电线布设通道布设的所述热敏电阻电线的中途位置进行保持。因为热敏电阻电线的中途位置被保持单元保持在电线布设通道上,所以即使拉伸力作用于热敏电阻电线也被保持的部分遮断,这样不仅对设置于热敏电阻电线的引出端侧的余长部不产生影响而且确保一定长度的余长部。通过在热敏电阻向蓄电元件接近/分离时所需要的热敏电阻的移动量被余长部确实地吸收,从而担保热敏电阻在从热敏电阻电线不受到负载的情况下进行移动,其结果,能够在热敏电阻抵接于蓄电元件的情况下得到稳定的接触压力。另外,还可以形成为如下构成。所述热敏电阻电线以在从所述热敏电阻的周面向从所述电线布设通道离开的方向引出后向所述电线布设通道侧折返的方式布设。热敏电阻使热敏电阻电线中的折返部弹性变形的同时与蓄电元件抵接,热敏电阻受到该折返部的复原弹力而被牢固地按压到蓄电元件。能够在热敏电阻与蓄电元件之间得到更加稳定的接触状态。所述保持单元构成为布设于所述电线布设通道的所述热敏电阻电线的中途位置被捆扎件捆扎,并且在所述电线布设通道设置有限制部,该限制部与所述捆扎件卡合而对该捆扎件在沿所述电线布设通道的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通过将捆扎件钩挂于限制部,从而热敏电阻电线的中途位置被保持于电线布设通道上。能够简单的进行保持作业。在所述热敏电阻保持部设置有临时挂止部,该临时挂止部以在将所述热敏电阻电线的引出端向所述热敏电阻侧拉回的状态下能装卸的方式钩挂所述热敏电阻电线。在将热敏电阻保持于热敏电阻保持部后将从热敏电阻引出的热敏电阻电线布设于电线布设通道时,在将热敏电阻电线的引出端以向热敏电阻侧拉回的方式与被设置于热敏电阻保持部的临时挂止部钩挂后布设于电线布设通道而对中途位置进行保持。然后,在将钩挂于临时挂止部的热敏电阻电线的引出端卸下时,卸下的部分松弛,由该松弛的部分形成余长部。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确实地形成一定长度的余长部。从被装配于所述电线布设通道的出口侧的所述热敏电阻引出的所述热敏电阻电线以在朝向所述电线布设通道的入口侧布设后在中途形成朝向所述出口侧折返的折返部的方式布设,所述热敏电阻电线中的朝向所述电线布设通道的入口侧布设的部分的中途位置被所述保持单元保持。在拉伸力作用于热敏电阻电线的情况下,折返部变形并且拉伸力被缓和。防止过负载施加到热敏电阻电线的保持位置。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在热敏电阻电线的从热敏电阻的引出端侧确保适当长度的余长部,从而担保热敏电阻的顺利的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处于已装配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温度检测单元的状态的单电池组的前侧部分的主视图。图2是示出单电池组的后侧部分的主视图。图3是示出单电池组的前侧部分的俯视图。图4是示出单电池组的前侧部分的侧视图。图5是示出前侧的2个分割装配部件已被连结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前侧部件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前侧部件的俯视图。图8是示出前侧部件的主视图。图9是示出热敏电阻首次装配到前侧部件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0是图9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1是图9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2是图9的状态的放大侧视图。图13是表示热敏电阻电线从临时挂止片卸下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4是图13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5是图13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6是示出已完成了相对于前侧的2个分割装配部件的热敏电阻的装配和热敏电阻电线的布设的状态的从上方观察的立体图。图17是在图16的状态下从下方观察的立体图。图18是图1的X-X线放大剖视图。图19是示出以完成了相对于后侧的2个分割装配部件的热敏电阻的装配和热敏电阻电线的布设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0是在图19的状态下从上方观察的立体图。图21是在图19的状态下从下方观察的立体图。图22是图2的Y-Y线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基于图1-图22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图4所示,电池模块BM具备单电池组10,单电池组10由多个单电池11(蓄电元件的一个例子)排列而成,单电池11具有正极以及负极的电极端子12,并且通过将相邻的单电池11的电极端子12彼此(正极和负极)用母线(未图示)依次连接,从而形成该电池模块BM。在上述的单电池组10的上表面装配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温度检测模块HM。如图3所示,温度检测模块HM构成为具备合成树脂制的热敏电阻装配部件30(以下、简称为装配部件30)和装配于该装配部件30的多个热敏电阻20(参照图9),并且温度检测模块HM在单电池组10的上表面的大致中央宽度位置遍及全长地配置。如图9所示,热敏电阻20形成为元件21被收纳于框状的壳体22内的长方体状,并且为从该热敏电阻20的一侧面引出成对的热敏电阻电线25(导线)的结构。另外,在热敏电阻20的上表面设置有施力弹簧23,施力弹簧23与壳体22形成为一体。装配部件30的整体形成为具有如上述的遍及单电池组10全长的长度的浅的槽状(channel)。装配部件30详细为,如图5以及图19所示将多个分割装配部件31相连而形成。在装配部件30中,作为分割装配部件31,包括:前侧部件31F,其配置于装配部件30的前端部;后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度检测模块,其装配于蓄电元件组,所述蓄电元件组由多个蓄电元件以排列的状态连接而成,其中,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具备:热敏电阻,其与所述蓄电元件抵接而对该蓄电元件的温度进行检测;热敏电阻电线,其从所述热敏电阻引出;热敏电阻保持部,其以将所述热敏电阻向所述蓄电元件侧移动弹压的状态而将所述热敏电阻以能在向所述蓄电元件接近或分离的方向上移动地保持;以及电线布设通道,所述热敏电阻电线在所述电线布设通道朝向一个方向布设,在所述电线布设通道设置有保持单元,该保持单元以为了允许所述热敏电阻移动而在所述热敏电阻电线的引出端侧设置预定量的余长部的方式对从所述热敏电阻引出而沿所述电线布设通道布设的所述热敏电阻电线的中途位置进行保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2.01 JP 2016-0168731.一种温度检测模块,其装配于蓄电元件组,所述蓄电元件组由多个蓄电元件以排列的状态连接而成,其中,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具备:热敏电阻,其与所述蓄电元件抵接而对该蓄电元件的温度进行检测;热敏电阻电线,其从所述热敏电阻引出;热敏电阻保持部,其以将所述热敏电阻向所述蓄电元件侧移动弹压的状态而将所述热敏电阻以能在向所述蓄电元件接近或分离的方向上移动地保持;以及电线布设通道,所述热敏电阻电线在所述电线布设通道朝向一个方向布设,在所述电线布设通道设置有保持单元,该保持单元以为了允许所述热敏电阻移动而在所述热敏电阻电线的引出端侧设置预定量的余长部的方式对从所述热敏电阻引出而沿所述电线布设通道布设的所述热敏电阻电线的中途位置进行保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检测模块,其中,所述热敏电阻电线以在从所述热敏电阻的周面向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下田洋树高濑慎一松村畅之伊藤良典高桥秀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