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春辉专利>正文

一种地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7203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地砖,其在厚度方向上包括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上半部分的前边缘和后边缘的全部或部分向外凸出,下半部分的前边缘和后边缘的全部或部分相对向外凸出的部分向内凹入,上半部分的左边缘和右边缘的全部或部分向内凹入,下半部分的左边缘和右边缘的全部或部分相对凹入的部分向外凸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地砖其四边缘具有防止错位、倾斜的凹凸结构,彻底避免了在人脚的踏动下,有时会产生错位、倾斜,给人行走造成不便,甚至在受力不均时,发生损坏或断裂的现象。(*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砖
技术介绍
现有的地砖,一块砖的边缘与其相连的另一块砖的边缘之间没有防止它们相互之间产生前后、左右、上下运动的结构,因此,将这种地砖铺在路面上后,有时会产生错位、倾斜,给人行走造成不便,甚至在受力不均时,发生损坏或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现有技术的地砖铺在路面上后,容易产生错位和倾斜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地砖。本技术的地砖,其特征在于,其在厚度方向上包括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上半部分的前边缘和后边缘的全部或部分向外凸出,下半部分的前边缘和后边缘的全部或部分相对向外凸出的部分向内凹入,上半部分的左边缘和右边缘的全部或部分向内凹入,下半部分的左边缘和右边缘的全部或部分相对凹入的部分向外凸出。本技术的地砖与现有的地转相比,由于其四边缘具有防止错位、倾斜的凹凸结构,彻底避免了在人脚的踏动下,有时会产生错位、倾斜,给人行走造成不便,甚至在受力不均时,发生损坏或断裂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地砖第一个实施例的透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地砖第二个实施例的透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地砖第三个实施例的透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地砖第四个实施例的透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地砖第五个实施例的透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地砖第六个实施例的透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地砖第七个实施例的透视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地砖第八个实施例的透视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地砖第九个实施例的透视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地砖第十个实施例的透视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地砖第十一个实施例的透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地砖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地砖的特征和优点会变得跟加明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地砖在厚度方向上包括上半部分1和下半部分2。上半部分1的全部前边缘和全部后边缘以长方体11向外凸出,下半部分2的全部前边缘和全部后边缘相对向外凸出的长方体11以长方体21向内凹入;上半部分2的全部左边缘和全部右边缘以长方体12向内凹入,下半部分2的全部左边缘和全部右边缘相对向内凹入的长方体12以长方体22向外凸出。该种地砖的四个角被切去。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地砖在厚度方向上包括上半部分3和下半部分4。上半部分3的全部前边缘和全部后边缘以长方体31向外凸出,下半部分4的全部前边缘和全部后边缘相对向外凸出的长方体31以斜面41向内倾斜凹入;上半部分3的全部左边缘和全部右边缘以长方体32向内凹入,下半部分4的全部左边缘和全部右边缘相对向内凹入的长方体32以斜面42向外倾斜凸出。该种地砖的四个角被切去。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地砖在厚度方向上包括上半部分5和下半部分6。上半部分5的全部前边缘和全部后边缘以斜面51向外倾斜凸出,下半部分6的全部前边缘和全部后边缘相对向外倾斜凸出的斜面51以斜面61向内倾斜凹入,上半部分5的全部前边缘的斜面51和下半部分6的全部前边缘的斜面61在同一个平面上,上半部分5的全部后边缘的斜面51和下半部分6的全部后边缘的斜面61在同一个平面上;上半部分5的全部左边缘和全部右边缘以斜面52向内倾斜凹入,下半部分6的全部左边缘和全部右边缘相对向内倾斜凹入的斜面52以斜面62向外倾斜凸出,上半部分5的全部左边缘的斜面52和下半部分6的全部左边缘的斜面62在同一平面上,上半部分5的全部右边缘的斜面52和下半部分6的全部右边缘的斜面62在同一平面上。该种地砖的四个角被切去。如图4所示,本技术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地砖在厚度方向上包括上半部分7和下半部分8。上半部分7的前边缘和后边缘以中间一个长方体71向外凸出,下半部分8的前边缘和后边缘相对向外凸出的长方体71以中间一个长方体81向内凹入;上半部分7的左边缘和右边缘72以中间一个长方体72向内凹入,下半部分8的左边缘和右边缘相对向内凹入的长方体72以一个长方体82向外凸出。如图5所示,本技术的第五个实施例的地砖在厚度方向上包括上半部分9和下半部分10。上半部分9的前边缘和后边缘以三个相互间隔开的长方体91向外凸出,下半部分10的前边缘和后边缘相对向外凸出的长方体91以三个相互间隔开的长方体101向内凹入;上半部分9的左边缘和右边缘以三个相互间隔开的长方体92向内凹入,下半部分10的左边缘和右边缘相对向内凹入的长方体92以三个相互间隔开的长方体102向外凸出。如图6所示,本技术的第六个实施例的地砖在厚度方向上包括上半部分110和下半部分120。上半部分110的前边缘和后边缘以一个前窄后宽的梯形体111向外凸出,下半部分120的前边缘和后边缘相对向外凸出的梯形体111以一个前宽后窄的梯形体121向内凹入;上半部分110的左边缘和右边缘以一个前宽后窄的梯形体112向内凹入,下半部分120的左边缘和右边缘相对向内凹入的梯形体112以一个前窄后宽的梯形体122向外凸出。如图7所示,本技术的第七个实施例的地砖在厚度方向上包括上半部分130和下半部分140。上半部分130的前边缘和后边缘以一个上窄下宽的梯形体131向外凸出,下半部分140的前边缘和后边缘相对向外凸出的梯形体131以一个上宽下窄的梯形体141向内凹入;上半部分130的左边缘和右边缘以一个上窄下宽的梯形体132向内凹入,下半部分140的左边缘和右边缘相对向内凹入的梯形体132以一个上宽下窄的梯形体142向外凸出。如图8所示,本技术的第八个实施例的地砖在厚度方向上包括上半部分150和下半部分160。上半部分150的前边缘和后边缘以一个上部为长方体下部为上窄下宽的梯形体的组合形体151向外凸出,下半部分160的前边缘和后边缘相对向外凸出的组合形体151以一个上部为上宽下窄的梯形体下部为长方体的组合形体161向内凹入;上半部分150的左边缘和右边缘以一个上部为长方体下部为上窄下宽的梯形体的组合形体152向内凹入,下半部分160的左边缘和右边缘相对向内凹入的组合形体152以一个上部为上宽下窄的梯形体下部为长方体的组合形体162向外凸出。如图9所示,本技术的第九个实施例的地砖在厚度方向上包括上半部分170和下半部分180。上半部分170的全部前边缘和全部后边缘除中间的半圆体171外向外凸出,下半部分180的全部前边缘和全部后边缘相对向外凸出的部分以长方体181向内凹入;上半部分170的全部左边缘和全部右边缘除中间的半圆体172外向内凹入,下半部分180的全部左边缘和全部右边缘相对向内凹入的部分以长方体182向外凸出。该种地砖的四个角被切去。如图10所示,本技术的第十个实施例的地砖在厚度方向上包括上半部分190和下半部分200。上半部分190的全部前边缘和全部后边缘以长方体191向外凸出,下半部分200的全部前边缘和全部后边缘相对向外凸出的长方体191除中间的半圆体201外向内凹入;上半部分190的全部左边缘和全部右边缘以长方体192向内凹入,下半部分200的全部左边缘和全部右边缘相对向内凹入的长方体192除中间的半圆体202外向外凸出。该种地砖的四个角被切去。如图11所示,本技术的第十一个实施例的地砖边缘的凹凸结构与图1相同,中间有一梅花形规则形状的通孔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砖,其特征在于,其在厚度方向上包括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上半部分的前边缘和后边缘的全部或部分向外凸出,下半部分的前边缘和后边缘的全部或部分相对向外凸出的部分向内凹入,上半部分的左边缘和右边缘的全部或部分向内凹入,下半部分的左边缘和右边缘的全部或部分相对凹入的部分向外凸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春辉
申请(专利权)人:金春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