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加热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69586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加热模具,在电磁加热模具的模具本体内部设置由导磁陶瓷材料制备的导磁槽来容纳通电线圈,通电线圈能够与模具本体外部的中高频电源电连接,从而获得中高频电流以产生交变磁场。由于通电线圈直接设置在模具本体的内部,且至于导磁槽中,因此其产生的交变磁场被束缚于模具本体的内部,避免交变磁场只作用于模具本体。通过上述方案能够使中高频交变磁场全部用于对待加热部件直接加热,具有非常好的加热效果,可大大缩短加热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加热模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磁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电磁场对模具内部部件直接加热的电磁加热模具。
技术介绍
在不同行业中经常会遇到对材料进行加热的需求,根据需求场景的不同也设计出多种加热方式。最为常见的加热方式是通过中间介质(例如导热油)实现热传导,即先对中间介质进行加热使其达到高温,然后将需要加热的材料与中间介质进行接触,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令材料升温到需求温度,但是上述加热方法应用于一些特殊结构或特殊材料的加热时效率低、均匀性差。例如对一些热传导性能较差的材料进行加热时,一般是将其置于金属材质的模具中,通过导热油等高温介质将热量通过金属材质模具传导递给待加热材料。此时,待加热材料与金属模具接触的位置容易被加热,而与金属模具较远的位置则很难被被加热到,加热均匀性难以保证。而且当需求温度较高的情况下,需要加热的时间非常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很多公开文献中提出电磁加热方法,在模具外侧布置与中高频发生器连通的通电线圈,启动中高频发生器在通电线圈中通入中高频电流,由通电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对模具内部的材料加热。专利技术人经过实际试验后发现,这种加热方式效果并不理想,因为模具本身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加热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具有适于放置待加热部件的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内壁的设定位置处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开口朝向所述中空腔体的内部且绕其内壁一周布置;导磁槽,固定于所述容纳槽内且其开口朝向所述中空腔体内部,由导磁陶瓷材料制备得到;导线,盘设于所述导磁槽内部形成至少一个通电线圈,其两端穿过所述导磁槽及所述模具本体与模具本体外部的中高频电源电连接;封胶层,将所述导磁槽及所述通电线圈完全覆盖,其表面与所述中空腔体的内壁形成平整的模具内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加热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具有适于放置待加热部件的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内壁的设定位置处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开口朝向所述中空腔体的内部且绕其内壁一周布置;导磁槽,固定于所述容纳槽内且其开口朝向所述中空腔体内部,由导磁陶瓷材料制备得到;导线,盘设于所述导磁槽内部形成至少一个通电线圈,其两端穿过所述导磁槽及所述模具本体与模具本体外部的中高频电源电连接;封胶层,将所述导磁槽及所述通电线圈完全覆盖,其表面与所述中空腔体的内壁形成平整的模具内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其侧壁上设有接插件;所述导线的两端穿过所述导磁槽及所述模具本体后与所述接插件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中高频电源与所述接插件的第二端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槽的槽口处向所述导磁槽外侧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槽的槽底涂覆有第一粘贴层,所述导线通过所述第一粘贴层固定于所述导磁槽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瑞祥李炯李晓明赵前程刘驰秦倞韩文涛张亚军王晶
申请(专利权)人:丰泽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赵前程刘驰秦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